第388章 梳理来龙去脉。

“林珐琅?”

祁同伟坐在椅子上,一脸平静的看向林珐琅并叫着他的名字,眼神里多少有丝赞赏,“目前你厂子的事情已经调查清楚了,好消息是,几个县里主管经济招商的主任确实有违规之处,借用自己的权利让自己身边的亲戚好友去抢占市场份额。”

“我们省厅和检察院以及纪检部门一起成立联合调查组,目前已经将几个主任逮到,审判入狱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真的吗!?”

林珐琅情绪波动很大,但一看到祁同伟衣服上的编号,总感觉事情有点不对劲。

如果这件事是一个普通人过来说那代表着一定是好事。

可如果一个省厅厅长亲自过来说,那就不见得是好事了。

显然除了这个好消息之外还有什么坏消息。

林珐琅有些疑问道,“应该还有坏消息吧?如果真的只有好消息,那我现在就不可能是在审讯室里坐着,早就把我放了。”

祁同伟微笑的点点头,当然事实也确实如此,“虽然几个主任抓住了,但现代社会没有抓住一人就要处理“九组”的惯例,并且那些由几个主任建立的厂不光是在银行贷了很多款,已经有大量工人进行制造,接了不少单子。”

“虽然这件事确实不是人干的事情,但最终结果只能是这些厂子继续经营,只要那些厂长不承认他们厂的订单和几个主任有关系,最终无非就是罚一些钱而已。”

林珐琅一咬牙,心中暗自挥拳,“我就知道!”

他早在知道这件事时候就已经没有任何希望,他也请过不少律师要和那些厂的人打官司。

包括挖走他们厂里的几个技术骨干等等。

本身林珐琅的厂如果只是有人竞争,他还不至于说会输的这么惨。

关键是他们都把自己的几个技术骨干挖走了,并且给出远超珐琅厂的股份和工资。

他们就是想用砸钱手段立刻让一个从未制造过钢材加工的企业直接摇身一变,变为了专注精加工的钢材企业。

釜底抽薪,已经不是林珐琅能够控制的了。

加上那些走出的员工大多都是反对林珐琅引进国外新生产线的那些老同志,林珐琅再加钱也会因为理念和发展的不合,人家也不会回来的。

现在倒好,政府为了稳定临西县生态经济,看样子如那些律师所说,是没办法处理厂了,只能处理几个主任而已。

林珐琅一言不发。

“不过事情还有所转机。”

祁同伟突然开口说道,两手环抱胸口仿佛一幅胸有成竹的样子,“如果有这么一个机会,能够让你的厂盘活,但需要你来一场赌注,如果赌赢了,我看你的厂资料上写你的目标是上市是吧?赌赢了就能上市,但赌输了,厂子应该是得没了,这十几年的厂,加上他的以前军工厂历史,或许也要烟消云散。”

“你敢赌吗?”

林珐琅没有看向祁同伟,他只是一直盯着地面,几个办理招商的主任就能让一个千人大厂的厂长在此时此刻低下了头。

“您贵姓?”

祁同伟一愣,他问敢不敢赌,你问我名字干什么?

“姓祁。”

林珐琅突然一笑,但笑声里显然参杂着一种其他味道,“哈哈哈哈,所以那几个县里主任盯上我的厂了,现在连你祁厅长也盯上我的厂了?还是你们就是一伙的,就是看着我们厂逐渐发展起来一直没有给你们所谓的什么费?”

“保护费是吧!”

“你们这些当官的,我看就是.......!”

林珐琅突然的大声喊叫,让祁同伟有些意外。

他也没想到,林珐琅居然将自己和那几个主任看成一伙的。

其实想想也是,如果此时站在林珐琅这里,那这一切太像是算计好的。

先是几个主任招商,然后见厂蓬勃发展时候打造钢材制造基地,然后借用钢材制造基地名号为自己的亲戚成立厂,并且挖走技术工人。

眼看厂要破产时候,突然被省厅带走调查,并且还派了那么多检查人员。

一个小小的企业,用得着省里花费这么大排场吗?

林珐琅显然是不这么认为的。

他认为的一定是有一个高官,盯上了自己的厂,这才动用这么多人。

看起来是在帮助自己的企业,其实就是为了吞并,让这个企业成为他手底下的“盈利企业”。

祁同伟仔细想了想,感觉他说的并无道理。

自己做这一切确实有些趁人之危的意思。

他倒是问心无愧,但若是传出去,实在不太好听。

当然,祁同伟也不用给林珐琅解释。

是帮助,还是趁人之危,会在日后体现出来的。

祁同伟疑惑问道,“你就不能觉得这是在共同繁荣共同富裕吗?”

林珐琅咬牙切齿:“共同繁荣?共同繁荣有这样的吗?我算是看出来了,城市银行突然不给贷款,甚至违规在签订合约后不发放资金,是不是你们这些大领导指示的!”

“你说什么!?”

祁同伟突然被这句话说的一愣。

倒不是被这个退伍人员的气势所震撼到,而是这句话倒提醒了他。

会不会真如林珐琅所说的一样,是有人用自己的权利要求城市银行在临西珐琅厂贷款时候突然不给资金,反而要眼睁睁看着林珐琅彻底背负赔偿,只有这样,才能有规划的将这个厂吞并。

而之后,让城市银行没想到的是,就因为这件事,珐琅厂之后闹出千人围厂,省厅接到报案后,立刻接手了这个案件,并开始展开调查。

城市银行行长因为知道这件事最终会查到他身上,毕竟能让城市银行违规不发放贷款的也就只有银行行长敢这么做,而能让银行行长这么做的,一定是银行行长都得罪不起的人。迫于无奈,只能跳楼自杀。

可城市银行行长为什么要在自杀前给李达康打电话呢?

难道是李达康看上这个厂了?才要求盛辉阳违规不发放贷款。

祁同伟感觉已经抓到了这件事里的来龙去脉。

只是让他没料到的是,坐在审讯椅上的林珐琅,显然是误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