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你也有个女儿?
小
大
摆在酒店房间茶几上的那尊湮灭与灵噬之主像正是出自店老板的手,是胡大福第二天取剩下的两公斤朱砂时顺带来这定制用以临摹练习用。
今天上午,通宵配置完阵纹材料的他将神像请到了酒店,拿着木块试着临摹了几次。
雕出来的东西和崔辰基本不相关,只能说勉强有个人形。
连人像都雕不好,更别说在一立方分米的苹果木中取出一座春山的模型。
察觉到自己不是这方面的天才,胡大福也很干脆地跑到了卖他苹果木的店老板这来。
能者为师,请教自己不懂的东西不丢人。
他也不会因为自己拥有血脉就看不起普通人,都是两个肩膀扛一颗脑袋,谁的太阳穴也经不住第二发子弹。
“我说梅老板,这门手艺真的没有什么速成的技巧吗?”胡大福支着脑袋半趴在手工艺品店的柜台上。
店老板姓梅,真名叫梅肯尼,在几十年前龙明与华枫文化碰撞最为猛烈的年代,孩子被父母取上一个东西结合的名字再正常不过。
梅肯尼用砂纸打磨着新雕好的小玩意,头也不抬地说道:“没有什么速成的技巧,都是从简到难,唯一的方法就是花时间去堆量,经验有了,自然就雕得快,雕得好。你也可以先从这些简单的东西开始。”
说罢,他将打磨好的木雕放到胡大福面前,这是一条肥胖的小蛇,只有腹部与脑袋有着简单纹路,是比较适合新手练习的款式。
胡大福摇了摇头用一根手指将它顶了回去:“你手艺这么好,怎么就喜欢雕一些小孩喜欢的玩意呢。”
“孩子们喜欢还不够吗?”梅肯尼耸耸肩,从柜台下面拿出一块较小的木块:“动手试试看,随便雕点什么,这门手艺只有多练才能成。”
胡大福拿起木块抛了抛,抽出梅肯尼放在笔筒里的一支美工刀,心里也没个稿子,随意地在木块上切削了起来。
手工艺品店里安静下来,言语不再出现,只有切割声与打磨声,静谧得像是午休时的高中教室。
就在胡大福落下将木块变成球形的最后一刀时,清脆的黄铜门铃骤然响起。
两位老人同时扭头,进来的是个小男孩。
胡大福见过他两面,一次是在他母亲的店里,一次是在商扬门口。
男孩的脖子上能看见由某种动物毛发编织成的细绳,他的父母应该是放任了他将那枚吊坠据为己有。
与初次招待胡大福的冷漠不同,梅肯尼放下了还没上色的小肥蛇走出柜台,带着笑意走向这位小顾客。
“小朋友,一个人来买东西吗?”
胡大福暗道了一声双标,盘搓着自己雕出来的小球看着梅肯尼招待男孩。
“随便看看。”
男孩的目光游走在货架上,他只能看到货架的前三层,再高的地方视线便无法企及。
有几个木雕被他拿起又放下,梅肯尼几次想开口介绍,但都没男孩放得快。
这孩子表现得像是来买旅游纪念品的游客,眼中看不到一点对木雕的喜欢。
与男比起来,前天闯进店里的那只苍白之物才符合梅肯尼心中合格的顾客形象,他也愿意去招待……如果它是人的话。
男孩冷漠且沉默地穿梭在货架之间,没有一个木雕被他拿起的时间超过三秒。
直到他看到了一个被涂成纯白的存在。
它的色彩太过单调,简直就像个半成品,和周围五颜六色的同伴们有些格格不入。
纯白木雕没有价格,这里的一切木雕都没有价格。
于是男孩说出了他进店以来的第二句话。
“老板,这个多少钱?”
梅肯尼看着男孩举起的木雕愣了愣:“二十五。”
单纯的木头值不了这个价,经过手工雕刻的附加价值又不止这个价,二十五黎盈币的价格已经算是非常低廉。
胡大福听到报价觉得不可思议,木头的成本都要四到六黎盈币,刨去时间成本、租金等一系列杂七杂八吧的东西,梅老板开店怕不是在倒贴钱?
在他看来,坐落在这种地段,而且纯手工的手工艺品店,货架上的这些小东西定价只要不超过五百黎盈币都属于正常范围。
男孩听到木雕的价格也有些意外,掐着它和身子一样大的脑袋走到柜台前,走到胡大福的身边,等着店老板来给自己打包。
无意间,胡大福瞥到了这Q版木雕的脸,一时间惊得张开了嘴。
这是能拿出来卖的?梅老板从哪弄来的形象?你小子能不能别掐这尊木雕的脑袋了?!
一连串的问题划过他的脑海,最后洒然一笑,不再多想。
相似的角色多了去了,一个纯白的Q版木雕娃娃也不一定是魏闻闻。
男孩将木雕放在柜台上,双手交叉在胸前做了一个奇怪的手势。
正在拿打包袋的梅肯尼莫名其妙地蹙眉,盘搓木球的胡大福心底生起一丝轻微的不安。
梅肯尼把木雕往打包袋内一装,提起袋子两侧的尼龙绳递给男孩:“包好了。”
男孩轻轻点头,道了一声谢,在柜台上留了一张面值五十的黎盈币。
等待找钱的空隙,他扭头看向一直在看自己的邋遢老人:“吊坠我没有交到失物招领处,妈妈也默认了。”
说的是黎盈话,而且语速很快,胡大福只听懂了几个词。
只当他在代其母亲向自己问好,微笑着点了点头,没再做其他交流。
男孩接过了梅肯尼递来的找零,提着打包袋在黄铜铃铛的脆响中离开了手工艺品店。
心底的不安随着男孩离开而消失,胡大福转头问道:“一个纯手工的木雕才卖25,你拿什么养活自己?店铺租金都不够吧。”
梅肯尼抓起小肥蛇,平淡地说道:“这家商扬的投资人是我女婿。”
“你女婿?!”胡大福猛地支楞起来,瞬间出现的抬头纹如同cpu散热铜片一般密集。
“姓李。”梅肯尼脸上出现了所有长辈提起优秀后辈都无法避免的自豪与骄傲。
全世界姓李的人何其多,但在银萨姓李,而且还是这家商扬的投资人,那么大概率是掌握着春山的那个李家。
今天上午,通宵配置完阵纹材料的他将神像请到了酒店,拿着木块试着临摹了几次。
雕出来的东西和崔辰基本不相关,只能说勉强有个人形。
连人像都雕不好,更别说在一立方分米的苹果木中取出一座春山的模型。
察觉到自己不是这方面的天才,胡大福也很干脆地跑到了卖他苹果木的店老板这来。
能者为师,请教自己不懂的东西不丢人。
他也不会因为自己拥有血脉就看不起普通人,都是两个肩膀扛一颗脑袋,谁的太阳穴也经不住第二发子弹。
“我说梅老板,这门手艺真的没有什么速成的技巧吗?”胡大福支着脑袋半趴在手工艺品店的柜台上。
店老板姓梅,真名叫梅肯尼,在几十年前龙明与华枫文化碰撞最为猛烈的年代,孩子被父母取上一个东西结合的名字再正常不过。
梅肯尼用砂纸打磨着新雕好的小玩意,头也不抬地说道:“没有什么速成的技巧,都是从简到难,唯一的方法就是花时间去堆量,经验有了,自然就雕得快,雕得好。你也可以先从这些简单的东西开始。”
说罢,他将打磨好的木雕放到胡大福面前,这是一条肥胖的小蛇,只有腹部与脑袋有着简单纹路,是比较适合新手练习的款式。
胡大福摇了摇头用一根手指将它顶了回去:“你手艺这么好,怎么就喜欢雕一些小孩喜欢的玩意呢。”
“孩子们喜欢还不够吗?”梅肯尼耸耸肩,从柜台下面拿出一块较小的木块:“动手试试看,随便雕点什么,这门手艺只有多练才能成。”
胡大福拿起木块抛了抛,抽出梅肯尼放在笔筒里的一支美工刀,心里也没个稿子,随意地在木块上切削了起来。
手工艺品店里安静下来,言语不再出现,只有切割声与打磨声,静谧得像是午休时的高中教室。
就在胡大福落下将木块变成球形的最后一刀时,清脆的黄铜门铃骤然响起。
两位老人同时扭头,进来的是个小男孩。
胡大福见过他两面,一次是在他母亲的店里,一次是在商扬门口。
男孩的脖子上能看见由某种动物毛发编织成的细绳,他的父母应该是放任了他将那枚吊坠据为己有。
与初次招待胡大福的冷漠不同,梅肯尼放下了还没上色的小肥蛇走出柜台,带着笑意走向这位小顾客。
“小朋友,一个人来买东西吗?”
胡大福暗道了一声双标,盘搓着自己雕出来的小球看着梅肯尼招待男孩。
“随便看看。”
男孩的目光游走在货架上,他只能看到货架的前三层,再高的地方视线便无法企及。
有几个木雕被他拿起又放下,梅肯尼几次想开口介绍,但都没男孩放得快。
这孩子表现得像是来买旅游纪念品的游客,眼中看不到一点对木雕的喜欢。
与男比起来,前天闯进店里的那只苍白之物才符合梅肯尼心中合格的顾客形象,他也愿意去招待……如果它是人的话。
男孩冷漠且沉默地穿梭在货架之间,没有一个木雕被他拿起的时间超过三秒。
直到他看到了一个被涂成纯白的存在。
它的色彩太过单调,简直就像个半成品,和周围五颜六色的同伴们有些格格不入。
纯白木雕没有价格,这里的一切木雕都没有价格。
于是男孩说出了他进店以来的第二句话。
“老板,这个多少钱?”
梅肯尼看着男孩举起的木雕愣了愣:“二十五。”
单纯的木头值不了这个价,经过手工雕刻的附加价值又不止这个价,二十五黎盈币的价格已经算是非常低廉。
胡大福听到报价觉得不可思议,木头的成本都要四到六黎盈币,刨去时间成本、租金等一系列杂七杂八吧的东西,梅老板开店怕不是在倒贴钱?
在他看来,坐落在这种地段,而且纯手工的手工艺品店,货架上的这些小东西定价只要不超过五百黎盈币都属于正常范围。
男孩听到木雕的价格也有些意外,掐着它和身子一样大的脑袋走到柜台前,走到胡大福的身边,等着店老板来给自己打包。
无意间,胡大福瞥到了这Q版木雕的脸,一时间惊得张开了嘴。
这是能拿出来卖的?梅老板从哪弄来的形象?你小子能不能别掐这尊木雕的脑袋了?!
一连串的问题划过他的脑海,最后洒然一笑,不再多想。
相似的角色多了去了,一个纯白的Q版木雕娃娃也不一定是魏闻闻。
男孩将木雕放在柜台上,双手交叉在胸前做了一个奇怪的手势。
正在拿打包袋的梅肯尼莫名其妙地蹙眉,盘搓木球的胡大福心底生起一丝轻微的不安。
梅肯尼把木雕往打包袋内一装,提起袋子两侧的尼龙绳递给男孩:“包好了。”
男孩轻轻点头,道了一声谢,在柜台上留了一张面值五十的黎盈币。
等待找钱的空隙,他扭头看向一直在看自己的邋遢老人:“吊坠我没有交到失物招领处,妈妈也默认了。”
说的是黎盈话,而且语速很快,胡大福只听懂了几个词。
只当他在代其母亲向自己问好,微笑着点了点头,没再做其他交流。
男孩接过了梅肯尼递来的找零,提着打包袋在黄铜铃铛的脆响中离开了手工艺品店。
心底的不安随着男孩离开而消失,胡大福转头问道:“一个纯手工的木雕才卖25,你拿什么养活自己?店铺租金都不够吧。”
梅肯尼抓起小肥蛇,平淡地说道:“这家商扬的投资人是我女婿。”
“你女婿?!”胡大福猛地支楞起来,瞬间出现的抬头纹如同cpu散热铜片一般密集。
“姓李。”梅肯尼脸上出现了所有长辈提起优秀后辈都无法避免的自豪与骄傲。
全世界姓李的人何其多,但在银萨姓李,而且还是这家商扬的投资人,那么大概率是掌握着春山的那个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