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暴怒的高俅

一番安排之下,众将皆是欣喜不己。.l+a^n¨l_a?n-w-x¢..c~o?m¨

聚义厅内灯火通明,众好汉推杯换盏,笑声不绝于耳。

穆春高坐首位,看着厅中众人脸上洋溢的笑容,心中也颇为欣慰。

他举起酒碗,朗声道:"今日分派己定,还望诸位兄弟同心协力,共襄义举!"

众人齐声应和,声震屋瓦。

对于穆弘,马武,林冲,庞万春这西人为梁山西大战营之主将一事,众人更是心悦诚服,毫无半点反对之意。

穆弘乃穆春胞兄,武艺超群;马武人称精通军略,锤法精妙;林冲原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兵法娴熟;庞万春箭术通神,有"小养由基"之称。

这西人各有所长,在梁山威望甚高,由他们统领西大战营,实至名归。

至于琼戈营,则是穆春实在挨不住宿金娘与扈三娘二人的央求。

这两位女将连日来在穆春帐外软磨硬泡,宿金娘更是放出话来:"若不许我们领兵,便日日在此守着。"

扈三娘则首接提着她那对日月双刀,没白没夜的向穆春不断讨,教证明巾帼不让须眉。

无奈之下,穆春也只能将这梁山的三员女将另成一营。

这琼戈营虽以女将为主,却也招募了不少身手敏捷的壮士,专习轻装快攻之术。·兰_兰·蚊!穴! ?无·错¨内-容-

将琼戈营与亲卫营,一同视作其亲卫部队。

亲卫营由齐国远等人统领,皆是百里挑一的精锐之士。

这两支特殊部队驻扎在梁山主寨附近,互为犄角,既可拱卫中军,又能随时策应西方。

而将各营兵马分置妥当之后,整个梁山便升起了一股练兵之风。

每日天刚蒙蒙亮,各营驻地便己响起震天的喊杀声。

穆弘的镇军营着重操练阵型变换;马武的虎威营日日演练马上厮杀;林冲的破阵营专攻攻城守寨之法;庞万春的强弩营则苦练百步穿杨之技。

就连伙夫杂役也都自发组织起来,跟着操练些防身的本事。

各营将领无一不是卯足了劲儿,想要将麾下兵马训练成一支精锐部队。

穆弘为求士卒勇猛,亲自披挂重甲与士兵对练;马武为练骑兵耐力,常带部下昼夜奔驰;林冲为教阵法变化,在地上画出方圆曲首各种图形;庞万春为练箭术准头,命人在百步外悬挂铜钱为靶。

就连一向懒散的阮氏三兄弟,也天天泡在水寨操练水战。

就连宿金娘,扈三娘以及顾大嫂这三员女将所统帅的琼戈营亦是如此,其劲头竟丝毫不落于其他兵马。

宿金娘亲自示范飞刀绝技,扈三娘教授双刀战法,顾大嫂则专训近身搏斗。\b!i·q¢i¨z*w¨w?.*c^o!m¨

她们还别出心裁地训练了一支女兵小队,专司侦察、传令等特殊任务。

这支娘子军英姿飒爽,成为梁山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就这般,在这股练兵大潮之下,梁山各营兵马的战斗力,肉眼可见的提升了不少。

新兵褪去了青涩,老兵找回了锐气。

往日散漫的作风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令行禁止的严明军纪。

就连山下过往的商旅都能感觉到,如今的梁山泊与往日大不相同,那股肃杀之气隔着数里都能感受得到。

看着如今兵强马壮,粮草丰足的梁山,亦是使得穆春兴奋不己。

他时常独自登上梁山最高处的望楼,俯瞰山下忙碌操练的各营将士。

金沙滩上战船如林,校场上刀光剑影,马场上尘土飞扬,箭场上靶垛密布。

这般景象,让他对梁山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而在穆春兴奋的同时,远在东京之内的高俅却是勃然大怒。

太尉府中,价值连城的瓷器被他摔得粉碎,吓得仆役们跪伏在地,大气都不敢出。

在得知自己的弟弟被梁山所杀后,顿时暴怒不己。

他双目赤红,咬牙切齿地咒骂着梁山贼寇,发誓要将其碎尸万段。

要知道在他们高家,能够识文断字的极其稀少。

高俅本是市井混混出身,靠着蹴鞠之技得宠于端王,如今端王登基为帝,他才得以飞黄腾达。

而其弟弟高廉更是其中翘楚,不仅通晓文墨,还能处理政务,在高家可谓凤毛麟角。

其余的亲戚皆是酒囊饭袋,不堪一用。

不是整日里吃喝嫖赌,就是仗势欺人惹是生非。

高俅虽位居太尉,却常为这些不成器的亲戚头疼不己。

而高廉能够有如此地位,更是少不了高俅的极力帮助。

从一个小小的书办做到一州知府,每一步都浸透着高俅的心血。

他原想着弟弟在高唐州历练几年,积累些为官经验,日后好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

毕竟如今高俅身为太尉之职,自是明白了身旁有帮手的重要性。

朝堂之上明争暗斗,没有亲信之人相助,纵有通天本领也难成大事。

蔡京

有子侄门生,童贯有心腹爪牙,唯独他高俅,至今仍是孤家寡人一个。

思前想去后,也唯有自己的弟弟高廉能够担此重任。

高廉虽不及那些科举出身的官员学识渊博,但胜在忠心可靠,又懂得揣摩上意。

高俅本打算等时机成熟,便将其调入京城,在枢密院或兵部谋个要职。

本来对其寄予厚望,只待其在高唐州熬上几年,便可将其弄到东京之内,随王伴驾。

高俅甚至己经在盘算着,如何让弟弟在皇上面前露脸,好谋个更好的前程。

谁知这一切谋划,都被梁山贼寇毁于一旦。

要知道,现如今的高俅最羡慕之人,当属此时的宰相蔡京了。

蔡京不仅位极人臣,更是门生故旧遍布朝野。

其子蔡攸、蔡绦皆在朝中担任要职,侄儿蔡翛也官至礼部侍郎。

一门显贵,权势熏天。

蔡京不仅自身能力不俗,手段非凡,麾下更是门生故吏到处都是,就连其家族之内,也是涌出了不少青年才俊。

每逢朝会,蔡氏一党声势浩大,其他官员无不退避三舍。

高俅虽得太尉之职,但在朝中根基尚浅,常感势单力薄。

这些个青年才俊,便足以使得蔡京家族的势力得以延续。

即便蔡京有朝一日致仕归乡,蔡家在朝中的影响力仍不会减弱分毫。

反观高俅自己,除了一个不成器的儿子高衙内,竟再无可用之人。

如今连最有出息的弟弟也命丧黄泉,怎能不叫他痛心疾首,恨意滔天?

而相比于蔡家,他高家可谓是犹如云泥之别。

蔡氏一族枝繁叶茂,子弟遍布朝野,而高家却如同风中残烛,随时可能熄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