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大周天子
紫薇宫,九洲池!
这座皇家的顶级园林,这个受两代皇帝喜欢的避暑之地,此时此刻,拥有了它的新皇帝李玄却是生不出半点赏景的心思来。-优*品~暁?说^徃′ ·埂,辛^最!快¨
他没法像阿爷和阿娘那样在这里体会到皇帝闲暇的乐趣,此时站在这里的他真正有种孤家寡人的感觉。
这个天下很大,可是他己经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命运对他或许是垂怜的,但同时也是残酷的。
他刚出世便没了母亲,可却遇到了视他如亲子的阿娘。
他小心翼翼,战战兢兢地长大,生怕哪天就被人处理,可最终等来的竟然是阿娘苦心孤诣地为他铺路,将这个江山交给了他。
他终于荣登九五,成了天子,可此时国境之外,那个北方的邻居却己经强大到了让他不安的地步。
中原和草原相邻千年,可是草原何曾强大到过这般地步?
偏偏是他……
能在开春就杀贪官为百姓出气的太子,心里终归是有百姓的,他知道和平的重要性,更知道轻启战端意味着什么。
可是他有的选吗?
如果不趁大乾最虚弱的时候捅刀子,一旦他们恢复过来,中原还能安稳吗?
如果和平的希望仅仅是希望对方不要打过来,那还能叫希望吗?
这些道理其实朝堂上那些人都明白,可他们都不愿意说,因为治天下离不开他们,真要是哪天大乾打进来了,他们大不了老母鸡变鸭,摇身一变去伺候新主子。
只要他们的官位,他们的利益不会有损失,什么国家的尊严,百姓的安稳,君王的脸面……
值几个子儿?
李玄是皇帝,大周的江山说到底是在他身上担着,所以他没得选。
他这么聪明的人怎么可能想不到打了这一仗未来会有什么名声?
可是他能怎么办?
说到底这只能怪他命不好。\2.c¢y,x~s?w-.?n¨e-t/
他和刘宇不该出现在同一个时空里。
此时听着影子劝他南迁,李玄几乎是想都没想就拒绝了。
他不会走,同时他也不能走。
“陛下……”
听着李玄的话,影子此时也是不知道该以怎样的态度去面对这个年轻皇帝了。
他感觉自己好像从来都没有看透过这个人,无论是从哪一方面。
最开始他也觉得李玄是在胡整,可是越靠后他越能体会到李玄的无奈和无助。
就对于大乾的这种情况,你换了任何一个皇帝恐怕都要动手吧?
一个只知道劫掠的草原民族固然可怕,可是一个开始尊崇汉家文化的草原帝国不是更吓人吗?
皇帝他……
李玄站在楼上,眺望着九洲池水面上的波纹,轻轻叹息:“交战以来半年不到,河北,山东,山西便基本己经尽数落于敌手,前些日子陇右那边儿凉州又失……”
“哎,朕己经把能做的都做了,可他却次次都能化险为夷。
粮草,人心这些能左右战局的东西都奈何不得他,再加上大乾军力本就强过我大周,时至此时就像朕说过的……
朕也己经无计可施了!”
说着李玄也是感慨地看着远方,眼神里没有哀怨和不甘,只是拼尽全力后的淡定和从容。
“看来这次,真的是连老天都不站在朕这边儿了……”
听着皇帝这般说,无心最终还是忍不住劝道:“陛下这番心意,天地自知,他日青史之上自有公论。
可大乾兵马此时占据三省之地,陇右兵马被牵制无法回援,秦远所带兵马基本都在安徽一带和山东境内乾军对峙。^看\书¨君¢ ·已′发+布¢最¨芯~璋`劫?
此时乾国驻扎山西的兵马己经逼近雒阳,一旦他们强渡黄河,到时候……”
无心终于是抬头看着皇帝:“陛下,若陛下不肯移驾,倘若您有了闪失,这天下登时便是大乱啊!
就算如陛下所说,您真的指定了新帝,可到了那时候,他能稳得住局势吗?”
说到这儿,无心也是诚恳规劝:“臣恳请陛下采纳李大人谏言,为天地,祖宗,江山,社稷为念……南迁……避祸!
陛下,臣恳求陛下暂忍一时之辱,静待天时。
只要您在,大周就不会乱,乾国纵是占了中原,可他们出身北方草原,麾下将士必然不通水战,届时陛下依仗长江天堑,便稳居不败之地。
若他们不来攻打,我们便可坐等乾国与中原百姓及世家生出间隙,届时再趁机攻打。
若他们攻打,那赤壁之战的故事也未必不能再重现,到时候我们依然……”
无心头一次说这般长篇大论的话,按理说他这身份,他的为人都不支持他这么话唠,可是当他感觉到李玄那求死的心后,他心里就是说不出的不好受。
听着无心的分析,李玄突然转过身来,走上前亲手扶起了他。
无心对此惶恐不安,但李玄却拉着他到一边儿硬拉着他坐下
。
“你的忠心朕是信得过的,但这些话可不像是你能说出来的。”
李玄此时眼里又有了笑意:“说说吧,这些话是你从哪儿听的?”
无心赶紧回应:“陛下英明,这些话臣自然是分析不出来的,这些都是李昭大人说的原话……陛下若是想看,李大人的奏疏还……”
自从李昭上了第一道奏疏,劝李玄南迁李玄不听之后,后面李昭的奏疏他就准备了两份,一份书面,一份口头。
口头这份由「影子」这个机构里的最核心人物带着信件见这个机构的头儿,也就是影子,然后让他看过后去跟皇帝转述。
只可惜前一阵子李玄因为战事根本没空和影子闲聊,所以这些话他就没有听到。
“朕不看了……”
李玄摇了摇头:“你首接转述吧,他那奏疏上肯定有朕看了不开心的东西,朕懒得看了!”
无心领命转述,就南迁这事儿跟李玄开始分析。
按照李昭说的,大乾虽然能依仗兵锋强占中原,但打天下和治天下毕竟是两回事。
大乾武将有余但文臣不足,再加上他们想要迅速稳住中原就必须借助世家的力量,所以到那时候世家林立的局面其实依旧没有变化。
而大乾所谓的仁政,那损害权贵利益反哺百姓的做法虽然算是菩萨心肠,可大周的权贵阶级未必吃他那套。
毕竟大周皇帝在的时候,他妈的剥削我们世家。
现在换了大乾皇帝,你还他妈剥削我们世家。
那他妈你这大乾皇帝,不是白他妈来了吗?
所以世家和皇权的根本冲突并不会被解决,再加上大乾皇帝反腐的高压手段,到时候他们之间裂痕必然会愈演愈烈。
到时候,本来就因为民族矛盾而头疼的大乾皇帝,同时还要再加上朝廷和世家的矛盾,就这些加一起,足够他头疼的。
只要耐心,总能等到他们翻脸那天,到时候便可以考虑北伐的事了。
当然如果大乾贪心不足,非要渡江,那历史上的赤壁之战恐怕也不是不能重新上演,无论如何只要南方基本盘在手,只要李玄这个正统皇帝在,事情就不会发展到无可挽回的局面。
听着无心绘声绘色地讲,李玄的脸色也是越发的柔和,眼里的笑意越来越重。
最后他不由得感慨:“显之……真乃我之良相也!”
李玄此时对李昭的能力越来越相信了,他此时几乎可以确定,如果未来大周真的还有翻盘的机会,那就一定是落在这个他选中的臣子身上。
看着皇帝面色缓和,无心也是赶紧劝道:“陛下既然如此说,可是……”
看着无心满脸希冀,李玄最后还是摇了摇头:“朕就是在这雒阳城长大的,其他地方……朕是真的住不惯。”
说着他站起身,沿着这层楼阁走了一圈,最后回到那临窗的位置,眺望远方。
“朕知道显之说的都对,也知道他敢这般说必然是有他的底气所在,只是朕怕朕若是离了神都,有生之年便再也看不到雒阳的城墙了。
而且……”
李玄突然孩子气地笑了笑:“说来也不怕你笑话,朕这个人自小被阿娘惯坏了,若是离她太远,朕怕是难以入睡的。
她埋在这儿,那朕就不能走的太远!”
这句话着实是把无心吓了一跳,毕竟满朝文武都知道是皇帝下旨得除了武皇的皇帝尊号,按理说他们应该是水火不容才对。
可现在李玄却对无心说了这话。
只是李玄没有转身,所以他没有看到无心那诚惶诚恐地表情。
李玄倚着窗户沉默了许久,良久之后他说出了他最后理由。
“而且自我朝高祖始,历太宗,高宗,她……乃至于朕……立国百年间……”
“我大周,岂有弃国而逃的天子?!
若真是江山崩裂,西乾坤倒悬,皇帝殉国,不也是应该的吗?”
李玄的声音很平静,风吹来时,他像是在说一件无关痛痒的小事。
这一刻,他身后的无心彻底惊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