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交替2
卫辞刚踏入内阁前厅没多久,赵猛便提着长刀进来,甲胄上还沾着未干的血渍:
“卫大人,宫门方向己传来厮杀声,瑞王和康王的人在冲宫门了。~5¨2,s′h?u.c*h,e^n¨g`.+c`o′m¨”
黄首辅和沈思之到底是见过大世面的,两人还算稳得住。
黄首辅还有心情询问李吕二位阁老的下落。
沈思之则冷笑着猜测两人都是墙头草,眼下估计早就藏起来了,将来无论谁登基他们都有路走。
卫辞面色凝重,他从赵猛的侍卫手中要来一把剑,对赵猛道:
“太子安危要紧,你即刻带人去宫门口支援。
我跟你一起去,无论如何要守住宫门。”
赵猛盯着卫辞手中那柄泛着冷光的长剑,眉头瞬间拧成了疙瘩。
嗓门也不自觉拔高几分:
“卫大人,您这是作甚?”
他伸手按住卫辞握剑的手腕,指腹触到对方指节因用力而泛白,语气里满是诧异,
“您是太子太傅,是朝堂重臣,舞文弄墨才是您的本分。
刀剑无眼,宫门口的厮杀哪能让您去涉险?”
话落,黄首辅也连忙上前一步,花白的胡须随着急促的呼吸轻轻颤动:
“讼之,赵将军说得在理,你若有个三长两短,太子在密室中便没了主心骨。/第\一_看_书`网~ .无~错,内¢容·
不如留在此地,与我和思之一同等候消息,宫门那边有赵将军和侍卫们足矣。”
沈思之虽未多言,却也点头附和,目光落在卫辞紧握长剑的手上,眼神里带着几分担忧:
“讼之,你虽有胆识,可战场拼杀与朝堂论政不同,绝非仅凭一腔热血就能应付。
赵将军麾下皆是久经沙场的好手,守住宫门不成问题,你实在不必亲自犯险。”
卫辞猛地抽回被赵猛按住的手腕,剑身在空气中划出一道冷冽的弧线。
他抬眼看向赵猛,眼底没有半分退缩,
“赵将军,我知道你觉得文人手无缚鸡之力。
可今日之事关乎太子性命,关乎朝堂安危。
我身为太子太傅,岂能躲在后方坐以待毙?”
他又转向黄首辅与沈思之,语气稍缓却依旧坚定:
“二位大人放心,我心里有数,绝不会逞匹夫之勇。
我去宫门,并非要与叛军拼命,而是要让东宫侍卫们知道。
咱们内阁与他们共守太子陛下,也是要让太子知道,他的先生始终在护着他。”
话音未落,卫辞己提着剑转身朝门外走,步伐没有半分迟疑。/鸿¨特^小·说+网* -免+费^阅`读+
赵猛看着他挺拔的背影,愣了愣神。
往日里见卫辞,总是一身青衫和绯色官袍,温文尔雅得像株翠竹。
此刻的他握剑而立,竟透着股不容置疑的锐气。
赵猛撇了撇嘴,虽仍觉得估计待会卫辞看到厮杀的场景,恐怕会吓得站不住。
却也不再阻拦,提着重刀快步跟上:
“罢了罢了,你非要去,我便多派两个人护着你,可别真成了叛军的刀下鬼!”
黄首辅与沈思之望着两人离去的方向,相视一眼,皆是叹了口气。
沈思之走到内阁门口,望着远处东宫方向隐约传来的厮杀声,沉声道:
“但愿讼之能平安归来,但愿太子与陛下能躲过此劫。”
黄首辅点点头,转身吩咐侍卫:
“把内阁大门守好,任何人不得擅自出入。
密切关注宫门方向的动静,一有消息立刻禀报。”
卫辞与赵猛赶到东宫宫门时,局势己万分危急。
宫门的朱漆门板被砍得七零八落,木屑飞溅中,侍卫与叛军厮杀在一起。
鲜血顺着石阶往下淌,染红了宫门前的白玉栏杆。
瑞王身披银甲,手持长枪,正指挥叛军猛攻:
“给本王冲!今日不杀了太子,谁也别想活着离开!”
康王则躲在瑞王身后的阴影里,眼神阴鸷地盯着宫门内,时不时出声催促:
“快点,别等禁军来了!”
“杀!”
赵猛大喝一声,提刀率先冲入叛军之中,重刀落下,瞬间便有两名叛军倒地。
卫辞紧随其后,虽从未握剑杀过人,可看着叛军手中的刀枪朝着侍卫们砍去。
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倒下,心中的惧意竟被一股狠劲压了下去。
一名叛军见卫辞身着文官服饰,以为他好欺负,挥刀便朝他胸口砍来。
卫辞瞳孔骤缩,下意识地侧身躲避,同时握紧长剑,猛地朝叛军的腰侧刺去。
剑尖刺入皮肉的瞬间,温热的鲜血溅到了他的青衫上。
那触感让他胃里一阵翻涌,手也控制不住地颤抖起来。
“卫大人,小心!”
身边有人大声提醒,不远处的赵猛见他愣神,连忙挥刀逼退身边的叛军,也朝着他的方向赶来。
卫辞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收回目光。
此刻不是退缩的时候,太子还在密室里等着他。
身边的侍卫还在为守护宫门拼命,他不能怕。
他咬了咬牙,再次举起长剑,朝着冲过来的叛军刺去。
这一次,他不再犹豫,眼神里多了几分决绝。
长剑起落间,又有一名叛军倒在他的剑下。
虽然手臂因用力而酸痛,胃里的不适感仍未消散,可他的动作却越来越稳。
赵猛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
他这辈子最看不起的就是文人,总觉得那些酸儒只会吟诗作对。
遇到事便只会躲在后面,可卫辞却彻底打破了他的认知。
眼前的卫辞,虽一身青衫染血,脸上还沾着些许血污。
但他持剑的手稳如磐石,面对叛军的刀枪也没有半分怯意。
甚至比有些常年习武的侍卫还要勇猛。
“好!”
赵猛忍不住低喝一声,心中的轻视早己被敬佩取代。
他没想到,自己这辈子头一次佩服的文人,竟是看似文弱的卫辞。
这人不仅能在朝堂上运筹帷幄,还能在战场上披荆斩棘。
当真是文武双全,既能治国,亦能安邦。
卫辞没有察觉到了赵猛钦佩的目光,只不顾一切投入厮杀。
此刻的宫门,刀光剑影,喊杀震天,可卫辞的心中却异常清明。
他必须守住这里,必须护得太子周全,这不仅是他身为太子太傅的本分。
更是他对太子那句“先生,我还能回到东宫吗”的承诺。
随着时间推移,内阁调来的侍卫与东宫侍卫汇合,叛军的攻势渐渐弱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