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路途1

尔雅一行人坐上船的第三天下起了细雨,斜斜打在乌木船舷上。+天.禧·小+说¢网* ~已?发*布~最′新+章?节_

尔雅在船舱外赏雨,卫岳怕她冻着,找出一件暗纹斗篷披在她身上。

平平安安做完功课也跑出来来看雨,安安拽着卫岳的袖口,仰头问他:

“祖父,这船真能载咱们到徽州吗?”

他的声音被江风撕得发飘,卫岳弯腰替他理了理歪斜的毡帽,目光掠过远方码头上堆叠的漕粮麻袋:

“水路一千五百里,过天津卫入齐鲁之地,穿江苏地界便到徽州了。”

他指尖抚过船身斑驳的“安远”二字,他们乘坐的这艘船原是官船。

现如今虽己改作商船,舱内的紫檀木桌椅仍透着旧年的沉光。

船篙轻点,乌木船缓缓滑入浑浊的潞河。

尔雅怕两个孩子在外站久了被冻着,便拉着他们进进舱内暖阁。

铜鹤炉里燃着银丝炭,把寒气挡在雕花窗棂外。

平平安安自长大后有记忆以来,还是头一回远行,所以在外看到什么都稀奇。

平平趴在窗上数过往的漕船,忽然指着远处一片白帆惊呼:

“祖母快看,那帆布上有字!”

尔雅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漕帮粮船的“顺”字在暮色里泛着冷光,她轻声道:

“过了天津卫换大船,往后见的船只会更多。·兰.兰′文!学` ′最*新~章.节-更`新*快?”

行至天津卫时,码头边的杨树叶落得只剩疏枝,像无数支蘸了墨的笔。

船停靠补充物资的时候,卫岳带着平平安安上岸买糖画。

街角糖画张捏的糖龙活灵活现,平平安安站着看了好一会儿。

要不是卫岳催着走,两人都不想上船,只想在此地多玩一会,船上无聊,哪有岸上热闹呢。

每日夜航时最是清静,尔雅便会守着两个孩子在灯下临摹字帖。

尔雅还会每日检查两个孩子的文章细读。

如今卫辞和夫子都不在,她只能先顶上。

水浪拍船时烛火会猛地跳动,安安起初还会吓得钻进尔雅怀里。

平平倒是胆大,不仅不怕,还会推开窗户往外看,然后惊喜的说着自己的发现:

“是驳船从旁驶过。”

后来这种景象遇的多了,安安也不怕了,还会跟平平一起推开窗户看驳船。

驳船是运河上的“载货能手”,在京杭大运河的航运图景里,驳船是专为载货而生的“水上马车”。

它不像客船那样讲究舱内陈设,也没有漕船的官办印记。

却凭着庞大的载货量,成为运河商贸的中坚力量。?/-狐u`恋ˉ:文,a¢学,u, :|?追-?最.÷+新?-:章.??节¨u

船过德州,两岸白杨己落尽了树叶,乍一看,一片凄凉的景象。

一日尔雅与爷孙三人正在舱内煮茶聊天时,忽闻舱外争执声。

原是船工正和纤夫讨价还价,前方河道浅滩需数十人拉纤才能过。

卫掀帘而出查看动静,尔雅也跟着出来看。

两人一眼便看到纤夫们单衣赤足在冷水里,浑身冻的发紫。

最前头有名纤夫还猛地打了个趔趄,脚踝在浅滩的冰碴子里划出红痕。

混着泥水渗出来,转眼就冻成了暗红的冰粒。

这些纤夫们大多披着破烂的单褂,有的甚至光着脊梁。

嶙峋的肋骨在青黑的皮肤下若隐若现,像是冻在皮肉里的鱼骨。

最年长的那个老汉,下巴上的胡须结着白霜。

还有个穿补丁棉裤的少年,看上去不比平平安安大多少,大约十三西岁,居然也被当做壮劳力来用。

尔雅看得指尖发冷,她知道古代底层人民的生活不好过,可亲眼看到这一幕还是觉得触目惊心。

这么冷的天她们坐在船舱暖阁尚且要穿着薄袄,烧着炭火喝热茶水。

可这些纤夫干苦力却连件厚点的衣服都没得穿。

平平安安也跟着卫岳与尔雅出来了,平平看着纤夫凄惨的模样,低声询问卫岳:

“祖父,那些人是干什么的?为什么和船工讨价还价?”

卫岳解释道:

“那是拉船的纤夫,前方河水浅,是个浅滩,需要纤夫拉船过河。”

许是年纪大了,心肠也软了,尔雅听不下去船工和纤夫们讨价还价的声音。

便低声告诉卫岳,让他去和船工说纤夫们的钱他们出了,不要再还价了。

反正这艘船她们的人最多,尔雅他们虽乘坐的这艘大客船客人虽多。

但客人中尔雅他们这一行人人数是最多的。

除了他们一家西口和松柏江锦娘外,卫辞还雇了一队走镖的人在船上护送他们回徽州。

虽说眼下是太平年间,运河上也没听说过水匪的消息,但卫辞还是不放心。

就怕遇到什么意外,所以找了靠谱的镖局在船上护送他们回去。

卫岳去

跟船工沟通纤夫们的赏钱一事,尔雅便推着跟过来看热闹的平平安安回船舱。

一低头却看到安安眼眶红红的,尔雅吓了一跳,忙问道:

“安安这是怎么了?”

安安眼神中满是怜悯之色,他哽咽着对尔雅道:

“祖母,纤夫好可怜,我将来一定好好读书。

然后做出一艘在前滩上不用人拉也能过的船,让他们再也不用干这么辛苦的活。”

尔雅闻言松了口气,原来安安是年纪小,看不得有人这么凄惨。

她伸手摸了摸安安的头,刚想鼓励他两句,却听平平训斥他道:

“蠢货!你要是真研制出了浅滩也能过的大船,纤夫只会更可怜。

他们本来还能干拉船的活计养活自己和家人,没了这个活计他们只能饿死。”

尔雅听到平平这话十分惊讶,她没想到平平年纪虽小,看事却挺长远。

怪不得卫辞曾经对她感叹,平平是天生从政型人才。

他嘴甜情商高,人机灵反应快,看事情又长远,确实是个能当官的人才。

安安被平平训斥后有些懵,他心有不忍的又看了纤夫们一眼,询问平平:

“那该怎么办?”

平平却说:

“不知道!起码现下这不是我们该操心的事,我们现在最重要的是好好读书。

等我们长大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许就知道该怎么办了。”

听完平平的话安安沉默了一会儿,随即眼神再次坚定起。

他一脸认真的看向远处那些拉船的纤夫道:

“不!等我长大了一定要研制出一艘不用纤夫拉船也能过浅滩的船。

让纤夫不再这么辛苦,至于他们没活计了怎么办,那就要靠哥哥想办法了。”

平平瞪了安安一眼,嘀咕道:

“死脑筋,现在知道我是你哥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