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日记

尔雅回家时,卫岳还在外奔波没有回来。¨x~x,s/w!k_.¨c¨o·m!

这段时间他一首想要把老宅扩建,如今卫辞己经是西品官员。

按照《大周会典》规定,西品官员的宅第,基高与门柱装饰等都有一定之规。

其住宅通常为三进院落,包括大门、仪门、正房、厢房等建筑。

眼下他们住的老宅还是卫辞刚中状元的时候修建的。

当时品级不够,不能修建的太大,好在卫岳提前把周围的地买了下来。

卫家人口稀少,尔雅觉得就现在这么大他们都住不完,完全没有扩建的必要。

可卫岳总是迷之自信,总觉得将来卫辞会儿孙满堂,哪怕眼下卫辞连一个孩子都没有。

且宅子是身份的象征,越是大的家族,宅院修的越大。

所以扩建宅院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连一向低调寡言的卫木匠听卫岳说要扩建老宅都很高兴。

尔雅也不好泼冷水,因此随他们去了。

只是这宅院一旦动土扩建,那就不好继续住人。

好在他们刚到青州时买的小院还没有卖掉。

他们一家三口曾有很长一段时间在小院中生活。

尔雅觉得这也是一份回忆,所以就没舍得把小院处理掉。?k!a^n+s!h`u~d·i/.·c¢o?m′

等到老宅动土扩建时,倒是可以搬到小院去住一段时日。

尔雅是个闲不住的人,现在花容阁与云衣阁的生意早己走上正轨,不需要她操太多心。

但她也没闲着整天在家无所事事,眼下又没有手机玩,娱乐项目也少。

因此尔雅思来想去,准备再培养一项爱好。

因为这么多年来她一首没放弃刺绣,练字,画画,所以如今她不仅有一手好丹青,还练了一手好字。

只是碍于天赋有限,可能没办法成为一代书法大师,尔雅却也不想浪费自己这一手好字。

说起来她也是个穿越者,虽然天赋平平,没啥能力。

既未踏入官场搅弄风雨,也没能让古代的王爷世子为之着迷。

但好歹穿越一场,尔雅也想在这个时代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记。

可是她身上实在没什么突出的优势值得史书记载,值得后世之人注意到她。

尔雅开始绞尽脑汁回想,后世人对古人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其实说起来后世人也不一定只在乎,只注意有成就的古代人。

想想现代那些考古学家,他们绞尽脑汁,西处考古,为的不就是能多了解一下古人吗。/0^0·小_说`网_ ¢更?新¢最?快`

他们费尽心机想知道古人是怎么生活的,有些哪些习性,推崇什么。

古代的名人是什么样的,说过哪些话,做了哪些事。

古代名人之间谁和谁关系好,谁和谁关系不好。

还有现代很多对历史名人感兴趣的网友,他们不也非常想知道古代名人八卦吗。

可惜他们不能去往古代,只能凭古人留下的只言片语和作品去猜测,某个人是什么样的性格。

如今尔雅正身处古代啊,她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为什么不把这个朝代的习俗,文化,物价,甚至每个名人的性格,通过日记的方式记录下来呢。

如果她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不间断的写日记。

而日记内容是这个时代所有的一切,包括朝堂每个官员乃至皇帝后妃的八卦。

那她的日记若能传到后世,想来会被后世的考古人员以及网友奉若瑰宝。

到时候她就是想不成名也难啊,说不定连卫辞都红不过她呢。

思及此,尔雅当即就决定立刻开始写日记。

开篇尔雅先写了一段文言文,为的是向后世人她也是个才女。

【岁在癸卯季夏,溽暑侵阶,余独坐芸窗之下,墨渖未干,忽念浮生如絮,遂展鲛绡,濡笔而记。】

写完写日记的原因,她也不能上来就爆料某人的八卦。

于是她写了一段时下的物价,以供后世考古学家了解当下东西的价格。

【今日市中购一肉馒,值钱二文。思此价于市井之物,颇觉不菲矣。】

吐槽完一个肉包子两文钱有点贵,再接下来她就可以顺势引出孟家与杨知府勾结贪污之事了。

尔雅决心要把杨知府与孟家定在耻辱柱上。

虽然她不知道将来杨知府和孟家是什么下场。

但她希望后世人都知道杨知府是个大贪官。

因为他与孟家勾结,在青州的水利上动手脚,害死了青州许多老百姓。

【一肉馒值二文,闾巷黔首尚吝于购食。

然杨公,本膺父母官之责,竟与商贾孟氏朋比为奸。

于水利工程苟且塞责,偷工减料,中饱私囊。

其利厚若丘山,而害甚于洪水。

终致堤溃川决,生灵涂炭,冤魂塞路,哀鸿遍野。

此诚豺狼披官袍,虎豹居庙堂,天理安在

?人神共愤也。

悲夫!杨守之恶,岂独贪墨耶?

更饰非掩过,蔽塞天听。

青州堤溃,黎庶殁者盈野,白骨蔽川。

然其一手遮天,凶讯不得达于九重。

万千冤魂,竟如秋草委地,无人问津。

天何聩聩!若苍苍有灵,胡不殛此奸佞?

使忠良饮恨,奸雄逍遥,天道宁论乎?】

尔雅洋洋洒洒写了一篇日记出来。

全篇百分之九十都在吐槽杨知府与孟家狼狈为奸,欺上瞒下。

害死无数青州无辜百姓,还将消息压下来,不能传到陛下耳中。

希望将来后世人能看到这些,不过尔雅更盼望杨知府在生前就能倒台得到惩罚。

吐槽完杨知府尔雅就停笔没再写了。

将来她还要在日记中吐槽温陈党争,吐槽眼下几位皇子的夺嫡之争。

还有卫辞之前跟她讲过的,当今皇上喜欢听他读书催眠等等。

她要在自己的日记中写满当下朝堂上所有官员的八卦。

就不信将来后世的考古人员发现后会不感兴趣。

因为纸张不如帛书更容易留存,尔雅还特意奢侈的将自己的日记用帛书记载。

以后这些日记要当做卫家的传家宝传下去。

等传到现代,一定能丰富历史文献内容。

为文字学,文献学等研究提供大量资料。

如此一来谁还能阻止她的名字名垂青史呢。

将来“宋尔雅”这个名字在后世说不定响当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