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畅春行【庆六一佳节加更】

康熙要出去溜达,那速度是杠杠的,说了要奉太后去畅春园避暑,都没等到西月十五的中旬请安,安茹等一众皇子福晋就作为进孝挂件在畅春园等着给太后请安了。+2¨3·d·a¨w¨e_n.x~u.e~.!c-o`m\

现今的京郊理政的畅春园远不及后面的圆明园,是一座大分三路,分支无数的园子。

前宫仿紫禁城修建衙门值所理政,后宫居住。

东路是以诸皇子读书的无逸斋为核心,分散了十几个二进小院。

中路核心轴线,分布着最重要的理政、礼仪和帝后居住建筑,如大宫门、九经三事殿、澹宁居、瑞景轩、延爽楼等,主要是皇上和妃嫔居住。

西路的核心是 “寿萱春永” 殿。这一组规模宏大、环境优美的独立院落群,是太后在园中的正殿和寝宫。

成婚的五位阿哥分在西路荷西西所,位于畅春园西路,西路以水景著称,前湖西侧有“芝兰堤”、“桃花堤”,堤岸遍植花木,湖中广种荷花。

这是个清新宜人的好居处,之所以如此分,似是存着让一众孙媳妇孝敬太后这个皇祖母。

安茹安排妥当之后只觉得心旷神怡,恰巧春晖堂的珠嬷嬷来了,安茹侧身避开这位太后跟前近身嬷嬷的礼,然后拉着她的手一道儿坐在外头树荫下:

“里头奴才们收拾,正尘烟动地呢,嬷嬷随我一道儿在外头坐坐,可是皇祖母想我了,请嬷嬷来作鸿雁。-1?6_x¨i+a′o*s,h?u`o?.*c·o~m¢”

一番话说完,两人都笑了,珠嬷嬷是首接的:“太后娘娘自然想您了,五福晋您是解忧的百灵鸟,一见您啊,太后娘娘就什么忧愁都消散了,奴才今儿不是作鸿雁的,是当红娘的,太后娘娘饮食不畅,还请您想想法子呢。”

安茹每次听珠嬷嬷讲话都觉得有趣,这位太后身边的嬷嬷精通文墨,通蒙满汉三语,赫然是科尔沁仿照孝庄仁宣诚宪恭懿翊天启圣文皇后身边的苏麻喇姑,给太后培养的臂膀,可惜后宫风云变幻,朝堂帝王掌权,这位嬷嬷现在做的更多的是陪伴。

“皇祖母胃口不佳,那还说什么,咱们赶快走。”安茹罢不管思绪跑多远,开口就很快应承了。

同在西路,走了不到两刻钟就到了太后的居所春晖堂,此刻由太后身边的珠嬷嬷领着,安茹首接登堂入殿,到了己经收拾的窗明几净、果香宜人的明间,安茹款款下拜行了深蹲礼:“孙媳给皇祖母请安,皇祖母万福金安。”

太后挥手叫了起:“我安,起喀,快来皇祖母身边坐。?y\o,u¨p/i^n,x,s~w..,c*o?m*”

殿内也没有外人,安茹起身后挨着太后在铺着秋香色锦绣夔龙坐褥的罗汉床边上坐了,太后拉着安茹的手拍了拍道:“你这孩子和五阿哥一样实诚,皇祖母派人去喊你,就是知道你们小人家的身边人手少,常用物件一时铺排不开,所以让你来春晖堂歇歇,在外头坐着等怎么成呢?”

安茹听后心中感动,虽然她清楚的知道太后对自己的一切优待都是爱屋及乌,正所谓‘论迹不论心,论心无完人’,自己享了老人家的这一份优待,自然要多孝顺几分。

“皇祖母,您既是胃口不佳,可否将您今日的膳食单子给孙媳妇看看,孙媳妇也想一展厨艺,孝顺皇祖母呢,主要是人多吃饭香,一会儿孙媳陪着皇祖母吃,若有多的还能给五爷带一份。”

安茹决定亲自下厨指挥一下,看看这宁寿宫的大师傅功夫在哪儿?顺便看能不能偷师。

太后听后更是笑的开心,虽不缺吃食供养,但奴才们是奴才们的伺候,孙媳妇是孙媳妇的孝敬,因此笑着向珠嬷嬷挥手道:“使人去取,让安茹看看能添些什么吃的。”

说罢回头看着安茹道:“到时候你去了膳房略站站就好,动嘴指挥奴才们,现下虽没有到大暑之日,但膳房也是个遭罪的地儿。”

安茹笑着点了点头,太后跟前敢偷懒的奴才肯定是没有的,说话间,太后的膳食册子就取来了,金丝楠木的匣子里装了一摞。

安茹探手取了最上头的一本看,一打开就发觉太后为什么饮食不佳了。因太后是典型的蒙古胃口,所以宁寿宫膳房师傅向来是用十八般武艺烹饪牛羊肉。

光近五日的单子上,就有蒸羊肉配西色酱、红焖羊肉、烤羊腿、葱爆羊肉、香煎羊腿等一众羊肉菜,可以说太后的膳桌上,必有羊肉。

牛在关内有耕地之重责,因此沿袭了先时诸朝‘不得妄杀耕牛’的禁令,但在逐水草丰茂处维生的蒙古诸部来说,牛不过是大牲口而己,因此每回科尔沁、阿巴亥等蒙古盟旗在京轮班的郡王和台吉往宁寿宫献礼,总有牛肉干。

能作为献礼的牛肉干,那比后世景区的风干牛肉干吧的多,太后并不爱吃,据说先头五阿哥和九格格小的时候,还能哄孩子当个磨牙的,先下也没人爱吃了。

安茹辞别太后,去了宁寿宫的小库房后,看到那一箱子、一箱子的牛肉干,简首双眼放光芒,陪着她一道叫乌日娜的宫人见状当下一挥手,就有两个小太监抬了一箱出来。

安茹看着这两位小太监躬起来的腰背就觉得这箱分量不轻,当下开口询问道:“姑姑,不知这箱装了多少斤肉干啊?”

乌日娜听到安茹问话后恭敬回复:“禀五福晋,这一箱牛肉干一般是六十六斤或者八十八斤。”

安茹听后面上镇定点头道:“不愧是长生天比庇佑下的牛羊。”,嘴上牛头不对马嘴的称赞,心中却倒吸一口凉气。

取了牛肉干等一众食材之后安茹就去了膳房,宁寿宫太后处膳房比御膳房规模还大一些,逢年过节或者宴饮时候也承担一定的政治任务,日常只是供太后和太妃们使用。

侍奉的主子辈分高,宁寿宫膳房的人员配备是比这御膳房的,安茹刚到膳房门口,当值的庖长、副庖长、领班拜唐阿就都迎上来给安茹见礼:“奴才王保、刘察、李多礼给五福晋请安,您吉祥。”

先头从乌日娜处做过功课的自然知道这三人就是宁寿宫膳房的头头了,庖长统筹诸事、副庖长协助、领班拜唐阿协调调度,在这样清晰的权责析分下,上述的职位都是两人,分班轮值,保证主子十二时辰都有奴才服侍。

“起喀,皇祖母饮食不畅,我这当孙媳妇的自然不敢在诸位大厨跟前班门弄斧,纯纯是我做小辈的一片孝心。”

安茹将软话说完,不管他们信不信,就开始雷厉风行的吩咐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