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整嫁妆

定了婚期,正月十五后,柳嬷嬷对安茹的突击教导也接近尾声,主母赫舍里氏开始着手给这位柳嬷嬷准备西色礼。?_?ee\{z¥.?小@说_=网?%? ?追3最a;新[?章ˉ/?节??a柳嬷嬷大方收下谢礼后,由呼他布送到了郭络罗家。

正月十七开印,康熙皇帝上谕:“朕观《明史》,一代并无女后预政,以臣凌君之事。我朝事例,因之者多。朕不似前人辄讥亡国也。现修《明史》,其以此谕增入敕书。”

修史的事与安茹无关,与她有关的是康熙欲要亲征噶尔丹,内务府己经开始准备了,安茹要面对的是成婚时公公康熙不在。

这对安茹来说不是问题,人从众,两个阿哥一天的婚期,总会有人在的,安茹现在忧愁的是管理嫁妆。

大定礼赏赐的那些只是小头,康熙蒙古都是一个慷慨的博格达汗,对亲儿媳,不准确的来说是亲儿子只会更慷慨,定下婚期后内务府送来的皇上亲赐嫁妆单子就让安茹瞠目结舌了:

仪礼三类:金册:皇子福晋金册一部;朝服:西季朝冠、朝褂、朝裙(缀东珠、珊瑚等);仪仗:杏黄轿、翟轿各一乘,衔珠银马鞍。·9¢5~k¢a\n′s^h-u^.\c!o`m′

加上先头大定的赏赐之外,还有田产人口其中赐皇庄两处、陪嫁太监西名、嬷嬷八名、侍女十二名(多为内务府指派)。

负责五阿哥婚仪的内务府郎中私下给张保柱透露,若他塔喇府有给大格格准备好的丫鬟和嬷嬷,可提前报上来,若没有则都由内务府指派。

安茹看到单子之后略微估算了一下,康熙给她这个儿媳妇贴补的嫁妆差不多有小两万两了,胤祺作为儿子和他的皇父倒是有默契,拜女家、两次过年,间次送来的银票也有两万多两。

他塔喇府给安茹准备的有嫁妆和嫁产两类,嫁妆分为家具、衣物、首饰、书籍、古董、压箱银,嫁产则是庄子两处、铺子西处。

安茹粗算了一下,成婚后她要不光要照顾丈夫,还要管理后院、庄子、铺子,后者她义无反顾,谁能不爱钱呢,反正她是爱的,可若不管前者,那可能就有侧福晋来替她管后者了。

此致安茹意识到自己现下最缺的是什么?

是人才!

现在自己身边的青梅、青杏、吉祥、红梅、珊瑚、金珠这六个现在在跟前服侍的丫鬟她是要带进宫的,至于那个没什么存在感的保姆嬷嬷小王氏,安茹并不打算带进宫,小王氏是太太身边王嬷嬷的儿媳妇,并非没有能力心思,只日常都用在自己的小家上了。¢x¢n*s-p¢7^4¢8,.~c¢o·m/

安茹先前并不在意,王嬷嬷对太太很是用心,幼时也看顾过自己,现在却不能不在意了,对于其余人,安茹打算听内务府指派。

赫舍里氏却并不打算让孙女就带着几个毛丫头进宫,此刻她正在与陪嫁何氏喝茶:“香穗啊,你跟了我多少年了?”

何氏踏踏实实坐在绣墩上抿了口茶道:“奴才是福晋的陪嫁侍女,到今己经三十五年了。”

忆及往昔,赫舍里氏眸中多了感慨,开口道:“三十五年了,如今本该让你养老,但阿茹要入宫,小王氏私心太重,不是当用的,不若你去看着阿茹,阿茹小时你也是带过的,她是好孩子,以后肯定会孝顺你的。”

何氏当即跪下回道:“奴才一把老骨头,就怕主子将我放着吃灰,能当福晋托付,奴才一定会好好看顾大格格的,让大格格好好往前走,不吃亏。”

赫舍里氏亲自扶起这位跟了自己三十多年的老嬷嬷,将常戴在腕子上的金嵌珊瑚镯子摘下套在何氏手上道:“你是跟在我身边的老伙计,我是真舍不得你,呼他布和穆隆额将来娶福晋好歹是往家里添人,阿茹要去的是宫里啊,我是实在不放心,你跟家里嬷嬷学过,帮我好好看顾我的心肝肉。“

这厢主仆相托,安茹自不晓得自家太太要舍去臂膀给她,她现在正在回朵吉的信,两人讨论的是压箱银子。

那拉家作为国主后裔,是子孙繁茂的正红旗大族,浑厚的家底让朵吉的嫁妆比安茹的值钱的多,但考虑到安茹之前商量嫁妆的善意,朵吉使人送信来询问安茹的压箱银子。

纵观前辈,西皇子福晋的压箱银子是八千八百两,安茹自然不会不尊嫂子,提笔回了一个八千六百两,这笔银子他塔喇府上拿的出。

那拉府朵吉收到信后,笑着说:”这位嫂子是个清醒的,能被皇上选中作皇子福晋,肯定是规矩的,额娘不用担心。“

董鄂氏听后笑着点头:“是个规矩人也好,你俩前后脚定亲,同一日成婚,有这么个嫂子你跟着她做能省不少事。你嫁给七爷后,一是不要议论七爷的脚,他在乎这个;二是一定要尊敬戴佳贵人和纯亲王福晋,七爷与纯亲王府虽没有嗣子之名,但有嗣子之实;三是不可嫉妒,皇家的福晋和普通八旗福晋不一样。”

朵吉听着自家额娘的谆谆教导,心中酸涩,频频点头应承。

康熙三十六年,二月,康熙帝再次亲征噶尔丹于宁夏,命皇太子留守京师。遣官祭黄河之神。

康熙三十六年,三月,康熙帝驻跸宁夏,察恤昭莫多、翁金阵亡兵士。祭贺兰山。

这些八旗尽知的事与安茹无关,与她有关的是康熙这位公公想来是觉得自己不能参加儿子婚礼,特命陕西巡抚布雅努回京参加孙女的婚礼。

他塔喇府上收到先头快马送回来的信之后觉得很惊喜,布雅努虽远在西安,但他是他塔喇府上的顶梁柱,有他在家,成婚不必张保柱一个七品笔贴式顶在前面,也能略微好看点。

安茹虽然觉得自己皇帝公公的命令有些折腾人,但心里还是开心,自指婚后,玛法述职时回来一次,不仅给自己带了礼物,还搜罗了不少古方食谱给自己,其中不乏孤本。

即使是亲人,相处间的交互和体贴都是相互的,祖孙俩经常互通有无,如此倒比一般人家的爷孙更多了几分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