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董鄂氏

是日,门房传来帖子,写明闺友访问,落款却是董鄂.清琳,这让安茹摸不着头脑,自己并不认识这位闺秀啊?最后靠着对董鄂这个姓氏的一点好奇,安茹动手给写了回帖,确定了自己第二日可以接受她的访问。¨5′0′2_t¨x^t\.,c\o·m/

回帖完了之后迎接安茹的是面试,是的,所谓的大家主母其实是集策划、管理、招聘、人事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如今安茹面试的是绣娘。

一个苏绣绣娘,民人出身,男人死了拖着长女幼儿找个饭辙,也找个依靠,有志气的是她要签活契,打算的应该是儿子长成就支应门户。

一个蜀绣绣娘,旗人出身,男人儿子都战死在乌兰布统了,因是溃逃,没有抚恤也没有惩罚,孙子被人下了套发配到盛京了,如今她带着孙女找个饭辙。

安茹听完后让青梅取了两个笸箩,其中有绣线、绣绷,红梅依次端上来两个绣墩,安茹示意两人坐下试试手艺,汲取选秀时候的绣艺考核题目,安茹给两人出的题目是绣荷包,一个时辰为限。出完题之后安茹撩帘子进了东间,打算向太太打听打听董鄂家。

赫舍里氏今日不是在做针线了,府中要置针线坊,觉罗氏和安茹都求恳不让她操劳,赫舍里氏乐的接受儿媳和孙女的好意,日常不再动针线,打算逢丈夫儿子生日给添置一两件。:]完?3本*!]神~a站?? |??更§新?-*最?快=,

安茹进去就看到太太在书案前悬腕练字,走近一看,发现赫然是自己不认识的满文,此刻的满文在蒙古文字的基础上加了圈点,又称圈点满文,许多旗人也是会说不会写,安茹差不多就是这样的。赫舍里氏抬眼看到孙女的茫然,笑着说:

“承蒙我的小阿茹孝顺,太太如今卸了针线事体,多出来时间教导我的阿茹好不好?”安茹记忆中的玛法极俊朗,只是她不知道能让如此完美的太太下嫁的玛法到底有什么魔力?

赫舍里氏听得孙女得痴言痴语扑哧一笑道:“我下嫁你玛法自然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阿玛看重的,除了你玛法的风姿仪态,还有他的为人朗阔,自然家底丰厚也是优点。”

听到太太的回答,安茹才知自己把心中话说出来了,无端知道了一些爷奶婚姻始末,一时觉得自己有点撑得慌。

“太太,董鄂家的格格向我下帖子了,我回了帖,明儿她要上门拜访。¥!零?.?点:看÷$x书( a更^新?<最t/?全ˉ¢董鄂家是什么情况?”,压制下被迫吃狗粮的无奈,安茹开口询问正事。

赫舍里氏听言放下笔去洗手,安茹狗腿的接过吉祥手中的帕子递上,赫舍里氏嗔了一眼作怪的孙女后坐定才开始讲:

“董鄂家是正红旗中的大族,如今当家的是一等公彭春那一支,彭春女今年年初嫁钟粹宫阿哥。”

原来是康熙三子,那个因在十三阿哥生母孝期剃头丢了郡王爵位的倒霉鬼!

“乌兰布统之后,正红旗都统由彭春变成了七锡,七锡福晋也是觉罗出身,来拜访你的那个格格应该是七锡之女。”

七锡,七十?在著名的八九十集团中,毒蛇九的嫡福晋就是董鄂.七十的女儿,难道明天来拜访自己的就是未来的九皇子妃?

“能有小格格来拜访你,太太很开心,明儿给你叫一桌席面?”赫舍里氏看到愣着不知道想什么的孙女如此试探道。

安茹见状忙从历史中清醒,然后拒绝道:“不用了太太,我们小格格相聚,明儿我打算吩咐厨房弄一桌家宴,到时候给太太和额娘也送一桌。”

赫舍里氏自然乐意接受孙女的孝顺,然后结束了祖孙八卦话题,开始满文教学课,安茹上课后觉得:

很痛苦!

她能听的明,也能讲的明,但是认不明,她觉得宛若小蝌蚪回环往复,看起来差不多的符号,怎么就成了不一样的字呢?

努力的学习时光过得缓慢,到底时光有尽,安茹熬到了午歇的时刻,吩咐厨房炖了红枣银耳莲子羹之后,安茹开始了与太太一起的午歇时光。

午歇了一个时辰醒来,吉莲还在尽职尽责的给安茹打着扇子,见安茹醒来,珊瑚前来服侍安茹换衣。

换衣之后出了寝间,才发现太太和额娘又坐在炕上,不过这次不是做针线了,而是分配布料,那两个绣娘的活计都不错,虽然年龄上各有不足,但也没有那么多选择,安茹做主都签了契约。

会苏绣的张氏签了十五年契,契书中标明了,年俸六两,出师一人赏赐几何?是的,安茹觉得不论哪个时代,人才都是缺的,张氏算是绣娘训导。

会蜀绣的原氏首接签了卖身契,孙子怜惜她年老体弱,恐她死在去盛京的路上,以死相逼让她留在京里,她自然要珍惜性命好好活。契约上她的年俸也是六两,出师一人的赏赐和张氏差不多,对此原氏很是激动,当下就给安茹叩了头。

安茹醒来后,祖孙三人用完一道红枣银耳莲子羹作加餐,然后安茹就开始理事了。先是在后院置了一个明间当作绣坊,除了令府中二等丫鬟排了班表轮换着选师父学习,还令庄子上户下人家有八九岁或

者刚留头的小丫头可以送进府中学习。

处理完这回事和诸多琐事之后,安茹开始安排明天的拜访了,吩咐膳房做好绿豆糕、核桃一口酥等糕点先头准备工作之后,又命人采购了一只羊羔子,明日现杀做个清蒸羊羔当主菜,然后命人采买两三只鸡,葱油鸡、宫保鸡丁之类的也可以充作肉菜,最后就是吩咐人出城去告诉王全明儿提前来送菜。

吃食饮品规划妥当之后,安茹开始了每日的武课,趁着傍晚时间清爽射两筒箭,不幸成了清朝人,根据她的观察打听,八旗儿女多奇志,虽说己经开始汉化了,但是在婆家娘家身板都硬的姑奶奶大有人在,稍稍统计一下,后台硬不是根本,自身硬才是真的。

要问哪里硬?

嘴硬心硬都是虚的,根本就是拳头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