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借着夜色的掩护进了货运站
我们手忙脚乱地钻进货栈后面的地窖。?k¢a/n/s+h.u!w^a?.·c¢o′m?里面堆满了冬储白菜,散发着淡淡的发酵味。老板匆匆盖上木板,又压了几捆稻草做掩护。
地窖里又冷又潮,怜春雪冻得直打哆嗦。我摸黑找到几个麻袋,铺在地上让她坐着。
“陈根…”她在黑暗中轻声唤我。
“嗯?”
“我…我兜里还有块软糖…”她摸索着把一块硬糖塞进我手里,“昨天在供销社买的,忘了吃…”
我摸黑把糖掰成三份。糖块已经有些化了,黏在包装纸上,但甜味依然浓郁。
“是水果糖,”梁有生咂咂嘴,“橘子味的。”
黑暗中,我们静静地含着糖块,听着地面上杂乱的脚步声和说话声渐行渐远。
“走了,”老板终于掀开地窖口,“出来吧,天黑了。”
我们爬出地窖,浑身都沾满了白菜叶和泥土。老板的媳妇又来了,这次带的是一锅杂粮粥和腌萝卜。
“将就着吃吧,”她歉意地说,“临时做的,来不及炖菜了。,6/1′k^s¨w′.`c\o′m,”
粥是用小米、玉米碴和红薯熬的,稠得能立住筷子。腌萝卜切得细细的,拌了香油和辣椒面,又脆又爽口。
“好吃!”梁有生呼噜呼噜地喝着粥,“这腌萝卜绝了!”
老板娘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自家地里种的,不值啥…”
吃完饭,我们开始做最后的准备。老板娘拿来几件旧工作服和帽子:“换上吧,像装卸工。”
衣服有些大,但正合身。怜春雪把头发全部塞进帽子里,看起来像个瘦弱的小伙子。
“这个带上,”老板娘又递来一个布包,“几个菜团子,路上吃。”
菜团子是用野菜和玉米面包的,里面还掺了点虾皮,咸香可口。我们每人揣了两个在兜里。
我们借着夜色的掩护摸进了货运站。
“那边!”梁有生指着几节敞篷煤车,“等装完煤,咱们爬上去。”
煤灰在夜风中飞舞,很快把我们弄得灰头土脸。·s·a_n,y?e?w~u/.+n¨e~t′当装煤的工人终于离开时,我们迅速爬上了一节半满的车厢,蜷缩在煤堆间的空隙里。
“忍一忍,”我帮怜春雪拍打身上的煤灰,“六个小时就到省城了。”
火车鸣笛启动,冰冷的夜风呼啸而过。怜春雪冻得直哆嗦,我把外套裹在她身上,将她搂在怀里。
“陈根…”她在轰鸣声中凑到我耳边,“要是…要是这次不成功…”
“会成功的。”我打断她,声音坚定,“一定会。”
火车在黑夜中穿行,煤灰不断灌进我们的口鼻。凌晨三点,列车终于缓缓驶入省城货运站。
省城的规模远超我的想象。即使在这个钟点,站台上依然灯火通明,装卸工人喊着号子搬运货物。
我们混在下班的工人中溜出了车站。梁有生早年跟船来过省城,凭着记忆带我们找到了家通宵营业的澡堂。
“先洗洗,”他递给我们两个包袱,“衣服都准备好了。”
热水冲去了满身的煤灰,换上干净衣服后,总算有了点人样。天刚蒙蒙亮,我们就按地址找到了省日报社。
“我找林记者,”怜春雪对门卫说,“我是他外甥女。”
门卫狐疑地打量着我们:“林记者?哪个林记者?”
“林国栋,”怜春雪声音发颤,“农村经济部的。”
门卫打了个电话,不一会儿,一个戴眼镜的中年男子匆匆走来。他穿着笔挺的中山装,胸口别着钢笔,一看就是文化人。
“春雪?”他惊讶地看着怜春雪,“真是你?”
“舅舅…”怜春雪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
林记者带我们进了报社食堂,要了四碗热汤面。热气腾腾的面条下肚,冻僵的身体才渐渐回暖。
“说吧,”林记者推了推眼镜,“出什么事了?”
怜春雪看了我一眼,得到我的点头后,才一五一十地讲述了周家的恶行。林记者越听脸色越凝重,最后猛地拍了下桌子。
“岂有此理!”他怒道,“这种地方恶霸,早该曝光了!”
“舅舅,”怜春雪小心翼翼地问,“能…能上报吗?”
林记者沉吟片刻:“光凭口述不行,需要确凿证据。”
“我们有证据,”我赶紧说,“我的人正在取。”
正说着,梁有生突然冲进食堂:“陈哥!赵大奎来了!”
赵大奎满脸是血,踉踉跄跄地闯进来,怀里紧紧抱着个油纸包。
“陈哥…”他虚弱地喊了一声,直接栽倒在地。
我们七手八脚地把他抬到医务室。医生检查后说是皮外伤,但失血过多。等他醒来,才知道发生了什么。
“我…我回老宅取证据,”赵大奎声音嘶哑,“没想到周家派人守在那儿…我拼死才逃出来…”
他颤抖着打开油纸包,里面是几张发黄的照片和几份文件。照片上周
家的船在禁渔期出海,文件则是非法捕捞的账目。
林记者仔细查看后,眉头紧锁:“这些只能证明周家旗下有人违法,动不了周永仁的根本。”
我的心沉了下去:“那怎么办?”
“除非…”林记者突然眼睛一亮,“能找到直接牵连周永仁的证据。”
赵大奎虚弱地摇头:“周老狗狡猾得很…从不亲自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