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转瞬64年,会议。

1963年,部分地区仍存在饥荒现象,因粮食短缺而发生了很多道德崩塌的事。


三月五日学雷锋运动自这一年开始。


这一年四月,张丰二儿子张平相出生。


1964年5月,国家提出三线战略布局建设。


十月,种花家种出了第一棵大蘑菇,举国沸腾庆祝!


南锣鼓巷95号后院。


此时刘海忠家气氛压抑,一副风雨欲来的架势,门窗上贴着的大红喜字,诉说着这家刚办过喜事。


原因是他们家大儿子刘光齐,中专毕业分了单位,并且娶了部门领导的女儿,这原本都是喜事,老刘也花费了大半家底给两人操办了婚事。


可这刚结婚没多久,刘光齐就跟着其老丈人一家都跑去三线建设,虽说这去了也能升职为科级,可此刻老刘压抑的就跟一座快爆发的火山一般。


现在年岁都大了的刘光天、刘光福两兄弟,一见情况不妙,当即就跑出了家门。


等老刘抽出‘七匹狼’寻找出气筒时,早已没了俩儿子的身影,无奈只得把目光看向一边傻愣愣坐着的老伴。


痛苦哀嚎声,换成了这一世没做成‘二大妈’的妇人。


没人上门劝阻,没人上门劝阻,也许是大家都习惯了刘家的家风。


东跨院里,听着隔壁刘海忠家传来的痛呼声。


“这个老刘整日就没个消停的,这大儿子跑了不是没有原因的。”原本因三儿子即将大学毕而开心的张二河,有些不满嘀咕。


是的,张正在1959年考上四九城五道口理工大学,五年学制,会在今年六月份毕业。


同时,这小子在大学期间还交往了一位女朋友,据说是京城某大院子弟。


得知此事,周英是既高兴又烦恼,三个儿子的婚事,几乎都没用她费什么心事,就都各自完成了终身大事,总感觉这其中少了些什么做母亲的乐趣。


“人家的事咱们少管,免得两头讨不着好。”张大江出声叮嘱弟弟。


“我也就是提一嘴,谁爱管谁管。”张二河很是顺从道。


“什么时间把姑娘领回来让我们看看,真是的,谈了这么久也不知道带回家。”周英手不停点着张正脑瓜子,不停唠叨。


“知道了娘。”张正原还想和二哥聊聊时局,也不得不停下安抚老娘。


院子里一串从大到小的孩子,一转眼最大的张平宁都十四岁了。


因张杨的离开,最受影响的就是生为长子的他,从最初的痛恨,再被张丰独自开解后,化为了读书动力。


他没想到父亲的悄然离开,不是抛弃他们娘四个,而是为了给他们兄妹三人博取未来,在得知这则消息,他也曾追问过三叔,父亲的去向,可三叔却怎么也不肯在透露一句。


但三叔的话他是信的,因为三叔从小就对他们兄妹几人很是爱护,且从不会偏袒任何一人,或许只有平媱那丫头在撒娇时,可以得到三叔更多的偏爱。


“老三,这次能休息几天?”张大江看向张丰询问。


“我啊,想休息几天就休息几天,反正部门里的事都被我分派出去,我只要负责厂长分派下来的任务即可。”


张丰在后勤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三年灾害期间,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出差中度过。


这几年他跟着李怀德结交了很多人脉,也在这期间,他跟李怀德再次积攒了大量现金。


想全交易成物资那是不现实的,别的单位计划外物资也是有限的,因此,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就会收到大量现金。


张丰现在手下养着一大帮满清遗老遗少,无论是把现金兑换成黄金,还是把多余的票据兑换成古董等,他都在利用这帮人组建的人脉网络运行他的地下黑市。


可这些人现在连他长什么模样都不清楚,反观他们的行踪,张丰却都摸了个七七八八。


好的古董珍宝,都被这帮遗老遗少借助他给的资源私自珍藏了起来。


张丰在等一个时机,将他们积累的财富一网打尽时机。


凛冬时节,李怀德办公室。


董自民、谢勋、张丰、雷霖、钱宾、郑宗明、李长树、余江等等一系列后勤处级科级干部汇聚在此。


至于说王勤国去了哪里?


他早在几年前,就被李怀德找了个原由,调去东北某炼钢厂去做副厂长去了。


原因还是因给张丰拖后腿,才导致他如今的去向。


“按照小丰以往的推算,现今内蒙乌兰察布地区发生重大雪灾,必定导致牧民家庭牛羊冻死甚大,因此我决定调拨一批物资前往,去换取一批冻死牛羊回来给工人兄弟们做年节福利,你们看看有啥要补充的?以及出行人员的安排。”


李怀德目光一一扫过场中所有部下,道明了会议内容。


“厂长,我们要带粮食去么?”李长树出声询问。


“不带粮食,牧民也不可能换给我们牛羊。”郑宗明开口道。


李怀德微微点头,表示认可。


“那带多少粮食去合适?咱们的粮食可也是有定额的,前提不能影响到我们自己的运行。”余江开口。


计划内科室的几人都很活跃,都想在这事上争过计划外科几人,自从王勤国被调走,后勤处颇有些计划外科一家独大的势头。


“其实,粮食带多少只是噱头,但如果我们带上一部分粮食,牧民在处理这批冻死牛羊时,肯定会优先考虑我们。”董自民道出了心中想法。


“不错,这次我打算调拨一部分库存,如布、糖、茶叶、罐头、苹果等一些列物资,外加三千斤粮食随行。”李怀德侃侃道出此行将带去的物资。


这些物资都是他用张丰这些年搞来的物资,与各个单位调换回来的,罐头布匹等这些物资,都是各厂计划外产出的物资,没有一定的利益,不管是哪家厂都不会把计划外产出拿出来交易。


“这么多物资?”一众人纷纷惊讶厂长的大方。


“每样物资都不会多,大头还是要用现金去交换,我预想采购肉的预期数量是十万斤肉。”李怀德报出了自己的底线。


“这~这么多?”余江惊呼出声。


“我倒是不觉着多,其实这事很简单,我们只需要把带去的物资分成三十份,只要交易的每户牧民能换给我们三千五百斤肉,我们便把一份物资送给他,这样十万斤肉就很容易到手。”张丰出声给大家细细分解。


“说的不错。”李怀德点头赞同。


“按照小丰刚刚说的,我们不妨再把数额加的大些,毕竟这牛羊肉我们可是要连皮带骨整头拿下,最终的出肉率,可都是要我们自己承担。”谢勋适时补充道。


“你们出差人员尽可能的谈,物资弄回四九城,我自有渠道让这批牛羊不会浪费。”李怀德笑着道,他最喜欢的就是手下把原有计划好的大饼继续扩做大,他的人脉就怕物资少,不够消化。


出行人员最终选定谢勋、郑宗明、李长树、余江四人,领导十数名办事员出差。


张丰没去的原因是他要领队去一趟津城,弄回一批海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