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病中照料

窗外的雨下得急,打在春溪小馆的瓦檐上,发出噼啪的声响。叶青穗将最后一碟凉拌莴笋丝装入食盒,抬手擦了擦额角的汗。那几位锦衣公子订的二十份消暑食盒,足足耗去她一整日的功夫。


"宋公子还没回来吗?"她朝正在收拾灶台的陈豆娘问道,声音比平日沙哑了几分。


陈豆娘摇摇头:"午后出去就没见着。"她压低声音,"走的时候脸色不太好,连伞都没带。"


叶青穗心头掠过一丝不安。拿了信牌给豆娘,托她将食盒送去,自打那群锦衣少年离开后,宋闻舟就有些反常。她记得他折断毛笔时,墨汁溅在账本上的样子,像是一团化不开的阴影。


雨势渐大,她匆忙去收院子里晒的药材。冰凉的雨水顺着衣领灌入后背,激得她打了个寒颤。待她抱着竹筛跑回檐下,中衣已经湿透了大半。


入夜后,叶青穗开始觉得头晕目眩。她强撑着核完账目,却发现自己的手在微微发抖。陈豆娘来送热水时,一眼就看出不对劲。


"叶姑娘,你脸色怎么这么差?"


叶青穗想说自己没事,一开口却咳嗽起来。陈豆娘不由分说地摸上她的额头,顿时变了脸色:"这么烫!快躺下!"


陈豆娘急去请大夫,但青穗身边不能离人,只能盼着宋闻舟早点出现。


火烧眉毛之际突然听见院门响了,是宋闻舟回来了,豆娘立马推开门喊到:“宋先生回来了吗?宋先生!叶掌柜淋了雨,发热了,劳烦宋先生请个大夫来吧!”


院门又响了一下,像是来人又去了。


子时过半,叶青穗的高热越发严重。她蜷缩在床榻上,双颊泛着不正常的潮红,额前的碎发被汗水浸透,黏在苍白的脸颊边,豆娘不敢让她再这么烧下去,猜着是风邪入体,只敢用热水擦拭脸部跟手心,只盼着宋闻舟赶紧把郎中请来。


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豆娘连忙把青穗的手放回被子里,拉开门,只见宋闻舟浑身湿透地站在门口,怀中紧紧抱着个油纸包。雨水顺着他的衣摆滴落,在地上积成一小滩水洼。他的脸色依旧平静,只是眉宇间多了几分凝重。


"金银花三钱,连翘二钱,黄芩..."他报出一串药名,将油纸包递给陈豆娘,"三碗水煎成一碗。"


"城西药铺的老张熬夜看诊。"宋闻舟语气平静,一边拧干帕子递给陈豆娘,"先用冷水敷额,等药煎好。"


叶青穗迷迷糊糊中感觉一只微凉的手轻轻托起她的后颈,将药碗送到唇边。她下意识地皱眉,那苦味让她想要躲开。


"慢些。"宋闻舟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依旧沉稳,"含着这枚蜜饯再喝。"


药汁入喉,苦涩中带着一丝甘甜。叶青穗勉强睁开眼,看见宋闻舟坐在床边,衣袍半湿,发梢还在滴水。他的神情专注而平静,仿佛只是在处理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务。


"那些锦衣人..."她虚弱地问道。


宋闻舟手上的动作没有丝毫停顿:"只是路过的商队,已经离开了。"他将帕子重新浸湿,拧干后递给陈豆娘,"换这个。"


三更的梆子声传来时,叶青穗的烧退了些。陈豆娘累得在脚踏上打盹,宋闻舟却仍端坐在床边的椅子上,每隔一刻钟就换一次帕子。烛光下,他的轮廓显得格外分明,眉宇间的沉稳丝毫未减。


天光微亮时,叶青穗终于清醒了些。她看见宋闻舟站在窗前,正在整理一包药材。晨光透过窗纸,在他身上镀了一层淡金色的光晕。


"宋先生..."她轻声唤道。


宋闻舟转过身,眼中的关切不难看出:"醒了?药在灶上温着。"


陈豆娘端着药碗进来,看到青穗醒了肉眼可见地高兴起来:"叶掌柜醒啦!多亏了宋先生昨夜找到坐堂郎中开药..."


"陈娘子。"宋闻舟轻声打断,语气依旧平和,"叶姑娘该用早饭了。"


叶青穗注意到他右手虎口处有一道新鲜的擦伤,衣袖上也沾着几片草叶。她想说什么,却被一阵咳嗽打断。


"别说话。"宋闻舟将药碗递到陈豆娘手中,自己退后两步,"好好休息。"


他转身离去时,叶青穗瞥见他腰间挂着的那个素白香囊——正是前些日子他亲手做的那个,此刻里面似乎塞满了新的药材,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午后,叶青穗的精神好了些。她靠在窗边的躺椅上,听见院墙外传来隐约的说话声。


"...确实是宋家的标记..."


"...怎么会在这里..."


声音很快远去,叶青穗蹙起眉头。这时宋闻舟端着药碗走来,步履沉稳如常。


"该喝药了。"他将药碗放在小几上,动作轻缓,"温度正好。"


叶青穗抬头看他,想从他脸上找出什么端倪。但宋闻舟的神色依旧平静,眉宇间不见丝毫慌乱。阳光透过窗棂,在他俊朗的侧脸上投下细碎的光影。


"那些人是..."她试探着开口。


"过路的商旅。"宋闻舟语气淡然,将蜜饯碟子往她手边推了推,"明日会有新到的湘莲,可以做你喜欢的莲子羹。"


他的镇定让叶青穗恍惚觉得,昨夜冒雨寻药、彻夜守护的人仿佛不是他。只有当他转身时,她才发现他月白的衣袍下摆处,还沾着未洗净的泥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