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夜课发现

夜色渐沉,春溪小馆的灯笼早已熄灭,只余后院灶房还亮着一盏昏黄的油灯。叶青穗将最后一坛腌好的酱菜封好,指尖轻轻抚过坛口,唇角不自觉地扬起。这几日生意渐好,连带着她的心情也明朗起来——尤其是想到账房里那个总是噙着浅笑的人时,心尖便像被温水浸过一般,泛起细细的涟漪。


她吹熄灶房的灯,正要回屋,忽见前院账房的窗纸上映着几道晃动的影子,隐约传来稚嫩的童声。


"这么晚了......"她喃喃自语,脚步却不由自主地朝那边挪去。指尖触到窗棂时又猛地缩回,耳根微微发热。偷看似乎不太妥当,可那人的声音隔着窗纸传来,温润如春溪水,让她忍不住想靠近些。


账房内,烛光暖融。宋闻舟端坐案前,衣袖半挽,露出一截线条分明的小臂。他执笔的姿势依旧优雅从容,只是眉眼间的神色比白日里柔和许多,连带着素来沉静的嗓音也添了几分温度。


"这个‘粥’字,右边是‘弓’。"他指尖轻点宣纸,墨迹在灯下泛着微光,"古人说粥要熬得稠,得像拉弓一样耐心。"


张瑞香歪着脑袋,小辫子随着动作晃了晃:"可我娘煮粥,唰唰两下就好啦!"


宋闻舟低笑一声,眼角微微弯起。那笑意让躲在窗外的叶青穗心头一跳,慌忙按住自己突然发烫的脸颊。她最近愈发不敢直视他的笑容,总觉得那双眼眸里藏着能将人融化的暖意。


"那你娘定是煮粥的好手。"他温声道,顺手将一颗蜜渍梅子推给答对问题的孩子。动作间袖口擦过案沿,沾了道墨痕也不在意。


叶青穗看得入神,没留意脚下踩到一节枯枝。"咔嚓"一声脆响,惊得她慌忙后退,却不料撞上身侧的花架。眼看陶盆就要坠地,账房的门突然打开,一只修长的手稳稳接住了花盆。


"叶姑娘?"


宋闻舟站在门内,烛光为他镀上一层金边。他眼底还残留着未散的笑意,此刻又添了几分讶异。叶青穗只觉得脸颊烧得更厉害了,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


"我、我只是......"她攥着衣角,目光飘向屋内正偷笑的孩子们,"听见有动静......"


张瑞香蹦蹦跳跳地跑过来,小手拽住她的衣袖:"叶姐姐!宋先生在教我们认字呢!"


宋闻舟侧身让出路,袖间淡淡的墨香随风拂来。他低头看她时,睫毛在眼下投出浅浅的阴影:"要进来坐坐吗?"


那声音太温柔,像春日里最轻的一片柳絮,飘飘荡荡落在心尖上。叶青穗抿了抿唇,脚步却不由自主地跟着他迈进门槛。屋内暖意融融,她注意到角落里特意多添的一个炭盆——自打上次她说夜里查账手脚冰凉后,这炭盆就再没撤走过。


孩子们叽叽喳喳围上来,张瑞香献宝似的举着写满字的宣纸:"您看!我会写''春溪小馆''啦!"歪歪扭扭的字迹旁,还画着个笑脸。


"写得真好。"她柔声夸赞,余光却瞥见宋闻舟正望着她。那目光如有实质,让她耳尖发烫,连忙转身去取柜上的桂花糕,"念书费神,都吃点东西吧。"


分发糕点时,她的指尖不小心蹭到他的掌心。那一瞬的触碰像火星溅落,惊得她差点摔了盘子。宋闻舟却不动声色地接过,指尖在她手背轻轻一托便松开,妥帖得让人心颤。


"宋先生教得可好?"她强作镇定地问孩子们,眼睛却盯着地板。


"特别好!"张瑞香塞了满嘴糕点,含糊不清地说,"比王秀才有趣多啦!宋先生还会讲各地的趣事呢!"


叶青穗讶异地抬头,正撞上宋闻舟含笑的眼眸。他随手拂去小姑娘腮边的糕屑,轻声道:"不过是些见闻罢了。"


这话说得轻巧,可叶青穗知道,寻常账房哪会知晓那么多山川风物?她望着烛光下他清隽的侧脸,忽然很想知道他究竟走过多少路,见过多少人,又为何会选择留在她这方小小饭馆。


"天色不早了。"宋闻舟起身收拾笔墨,衣袂翻动间带起一阵微风,"我送孩子们回去。"


叶青穗连忙站起来:"我、我也去!"话说出口才觉唐突,慌忙补充,"夜里路黑,多个人照应......"


他动作微顿,眼底似有星光流转:"好。"


月光漫过青石板,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宋闻舟提着灯笼走在外侧,不动声色地为她挡去夜风。叶青穗偷瞄他被暖光柔化的轮廓,心跳快得像是要蹦出胸膛。


张瑞香突然从两人中间挤过,一手牵一个:"叶姐姐的手好暖,宋先生的手好大!"


稚气的话语惹得大人们相视一笑。叶青穗忽然觉得,此刻的月光,此刻的微风,此刻掌心传来的温度,都是世间最珍贵的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