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金簪贺岁

檐角铜铃锈了半寸,风过时哑了声。食肆账本里夹的杏花笺,不知何时多了行批注,墨色已旧。渡口新添的乌篷船总泊在老位置,舱底青瓷碗却日日不同——昨日盛着菱角,今晨换了莲实。绣坊晾晒的茜纱渐次染深,从烟粉到海棠,而茶寮总剩着半盏未饮的碧螺春,在暮色里慢慢凉透。


小巷后院里,宋闻舟正专注地和着面团,动作比几个月前娴熟了许多。灶台上的蒸笼冒着腾腾热气,空气中弥漫着甜香。他听到脚步声回头,额头上还沾着一点面粉,在油灯映照下显得格外生动。


"叶姑娘怎么醒了?"宋闻舟用袖子擦了擦额角,却把面粉抹得更开了,“时间还早呢,再回房歇息会吧。”


叶青穗这才想起,今日是她的生辰。往年都是独自一人简单吃碗长寿面了事,没想到宋闻舟竟记在了心上。


"宋公子不必..."她话未说完,突然注意到灶台旁摆着几个精致的寿桃模具,还有一小碟罕见的红豆沙馅,"这些是..."


"前几日去城南买的。"宋闻舟转身揭开蒸笼,热气模糊了他的面容,"我想着...叶姑娘年年吃面,今年换个花样。"


叶青穗看着他熟练地给寿桃点红,手指灵活地捏出桃尖,哪里还有当初那个连火都生不好的书生的影子。这几个月来,他竟悄悄学会了这么多厨艺。


"尝尝看?"宋闻舟递过一个刚出笼的寿桃,眼中带着期待。


叶青穗接过,轻轻咬了一口。松软的面皮包裹着甜而不腻的豆沙,熟悉的味道让她鼻尖一酸——这是杭州老家的做法,青州城里鲜少有人会做。


"好吃吗?"宋闻舟轻声问。


叶青穗点点头,宋闻舟像松了一口气似的:"叶姑娘先去歇着吧,长寿面一会儿就好。"


叶青穗摇摇头,在水盆里净了手:"我们一起做。"


晨光微熹时,一碗热气腾腾的长寿面端上了桌。面条粗细均匀,汤头清澈,上面整齐地码着香菇、青菜和一个完美的荷包蛋,旁边还点缀着几片火腿。与几个月前那碗糊成一团的面简直是天壤之别。


"进步很大。"叶青穗由衷赞叹。


宋闻舟耳根微红:"练习了很多次..."


两人正吃着,外面下起了小雨,路上行人欲发的少了,小馆内除了两人吃饭的声音再无其他。


待饭后收拾妥当后,眼见着今天会清闲些,宋闻舟从账房里拿出卷宣纸:“叶姑娘,我昨日对后院改造有些心得,趁着今天有闲,我们商议一下该准备些什么吧。”


叶青穗看着新画的图纸,点头说:“小院的地方有限,将灶屋和厢房砌堵墙隔开,免得客人走错,多生事端。”


宋闻舟点点头:“叶姑娘,要是小院改造后生意愈发红火,万一要是招待不周恐怕客人就不愿再来,得加派人手了,雇个跑堂跟帮厨,你做饭也清闲些。”


青穗想了一下,之前自己一个人时,小馆能够温饱,宋闻舟来了以后有诗菜牌做招牌,小馆也算有了些名声,客人也多了,但是确实有忙不过来的时候,雇些人也好。


青穗点点头:“巷尾有户人家,主人姓张,前些年害了急病走了,留下他妻子张陈氏带着一个女娃娃,她虽性急了些,但性情却是好的,平日里最是热心诚善,她夫家见她自己带着一个女娃娃,扬言她丧夫无后,欺她孤儿寡母,闹事收房,动静极大。我见隔壁院子正挂牌贴了告示,请张婆婆找个牙人说说,要是价钱公道,不妨盘下,让她们住下,正好让张陈氏来咱们小馆帮忙,也算件善事。”


宋闻舟收起宣纸说:“那我待会去寻张婆婆,带些店里的糕饼,请她帮帮忙。等天气好些再去问问哪里的泥瓦匠好些。”青穗点点头:“待会晚些我也出去一趟,去问问张陈氏,白天不好打扰她们,她夫家正盯着她错处寻衅,不能去添麻烦。”两人一拍即合,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午时刚过,雨势有好转的迹象,青穗从房里出来,忽然发现宋闻舟正坐在葡萄架下,手里拿着个精致的小木盒。


"宋公子?"


宋闻舟闻声抬头,阳光透过葡萄叶的缝隙,在他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他站起身,将木盒递过来:"叶姑娘,生辰快乐。"


叶青穗接过木盒,轻轻打开。里面躺着一支金簪,簪头是一朵含苞待放的梨花,花蕊处嵌着颗小巧的珍珠,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


"这..."叶青穗的手指微微发抖,"太贵重了,我不能..."


"簪头是鎏金的,珍珠也是小颗的。"宋闻舟轻声解释,"样式是我自己画的,找城西的老银匠打的。"他顿了顿,"梨花...很衬你。"


叶青穗抬头看向宋闻舟,发现他的耳根已经红透了,目光却格外认真。


"我帮你戴上?"宋闻舟的声音有些发颤。


叶青穗轻轻点头,转过身去。她能感觉到宋闻舟的手指小心翼翼地穿过她的发丝,动作轻柔得像在对待什么易碎的珍宝。簪子插入发髻的瞬间,她的心跳快得几乎要冲出胸膛。


"好看吗?"她转过身,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


宋闻舟的目光在她脸上流连,眼中似有星辰流转:"好看。"


两人相对而立,谁都不舍得打破这一刻的宁静。直到前院传来王婆婆的大嗓门:"青穗,你家郎君托我问的事成了!"


傍晚时分,天气终于放晴。青穗把张婆婆送走后,收拾着桌上的杯盘,金簪在暮色中依然闪着微光。宋闻舟走过来,接过她手中的抹布:"我来吧,你今天累了一天了。"


叶青穗没有松手,两人的手指在抹布上相触。她鼓起勇气抬头:"宋公子,今日...谢谢你。"


宋闻舟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叶姑娘,我..."


"青穗啊!"王婆婆突然从门口探进头来,"忘了跟你说,宋公子前几日特意去城隍庙给你求了平安符呢!这般贴心的人儿,你可要好好把握啊!"


叶青穗羞得低下头,却听见宋闻舟轻声说:"我愿意一直这样...为叶姑娘庆生。"


傍晚的微风拂过院中的梨树,带落几片花瓣,如同飘雪般落在两人肩头。叶青穗忽然觉得,这个原本平凡的生辰,因为眼前这个人,变得如此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