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借势

洪玄进入了一种近乎与世隔绝的潜修状态。


巩固炼气五层根基,转化百草镇资源之余,洪玄敏锐意识到,仅凭锐金诀与土元盾,应对小比及潜藏危机,仍显单薄。


“攻伐有余,灵动不足,探查之能更是欠缺。”


一番思量后,他动用了从百草镇任务中获得的三百贡献点,在宗门庶务处,谨慎地兑换了一枚新的基础法术玉简。


玉简幽光内敛,神识沉入其中,两道新的法诀信息流入脑海——“御风诀”,可驭使风行灵气,加持己身,令身法迅捷轻盈;“灵眼术”,则能汇聚灵力于双目,短时内增强感知,洞察灵气波动与些微禁制痕迹。


回到住所,洪玄立刻开始参悟。


“御风诀”的法门相对简单,但要做到如臂使指,却需大量练习。


他尝试调动风行灵气,起初只是感觉身体轻盈少许,步履间带起微风。


他并未气馁,反而沉住气,认真仔细地去琢磨。


“修法不动脑,不思考,不勤恳,终究是花架子罢了,一碰就碎。”


随着时间流逝,丝丝缕缕的青色气流在他周身环绕,渐渐地,他房间内腾挪闪避,竟带起了残影,速度比之先前,快了不止一筹。


至于“灵眼术”,修炼起来则更耗心神,需得细致入微地操控灵力刺激眼部窍穴。


万化鼎对这类辅助法术的直接助益不大,全靠他水磨功夫。


数日苦修,他已能初步施展“灵眼术”,目力所及,空气中游离的灵气光点都清晰了许多。


“逐渐完善斗法体系,提高修为的同时,将修为转化成实实在在的战力才是……不过,有没有什么办法借助外部力量呢?”


洪玄思索道。


他清楚,萧逸尘与赵承乾之流,如同暗处窥伺的毒蛇,稍有不慎,便会招致致命的攻击。此刻贸然出头,无异于将自己置于风口浪尖,唯有低调隐忍,积蓄足够的力量,方是上策。


在潜修之余,洪玄开始有意识地收集宗门内的各类讯息。


无论是内门各大势力的错综复杂,还是某些长老执事的脾性喜好、过往恩怨,他都默默记在心底,试图从这蛛网般的关系中,寻觅一丝可以借力,或者说,能够暂时倚靠的缝隙。


他想到了石勇,那个曾与赵承乾在宗门任务中结下梁子的内门弟子。


石勇为人据说颇为刚直,嫉恶如仇,但洪玄稍作打探便知,此人背后并无太过强硬的靠山。直接投靠,风险不小,且对方未必有能力,也未必愿意庇护一个麻烦缠身的外门弟子。


这条路,暂时行不通。


至于林月然?也不现实。


姑且不论多年过去,她的为人处世早就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光是两人身份上的悬殊,就很难去产生太多接触,更谈何借势?


据说后者修为已臻至炼气七层,进展飞快,饶是洪玄有万化鼎相助,也是拍马莫及。


“罢了,走一步看一步吧。”


他叹了口气,索性不再多想。


…………


就在洪玄沉心静气,锤炼己身之际,一则消息如春风般,迅速在外门弟子中传扬开来。


三个月后,宗门将循例举行外门弟子年度小比。


此次小比,表现优异者,不仅能获得丰厚得令人眼红的修炼资源,更有机会被内门某些独具慧眼的长老看中,破格收为弟子,甚至一步登天,直接晋升内门!


这消息,让沉寂许久的外门,瞬间沸腾起来。


洪玄盘坐于简陋的房内,听着窗外弟子们兴奋的议论,原本古井无波的眸中,泛起了一丝涟漪。


小比……这或许是他摆脱当前困局,光明正大地获取宗门高层关注与资源的最佳途径。


若能在小比中一鸣惊人,力压群雄,自然能吸引到真正的庇护,而非那些虚无缥缈的“人情”。


念及此,他心中已然有了计较。


针对小比的准备,悄然无声地开始了。


除了日复一日地打磨法术,使其威力在同阶之中达到匪夷所思的境地,他也开始着手研究宗门小比历年来的规则章程,以及那些常见的比试方式。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这段时日,赵承乾等人并非没有动作。


他们时常会派一些跳梁小丑,在洪玄出入的路径上,或明或暗地进行一些言语上的挑衅与羞辱,试图激怒他,让他犯错。


对此,洪玄一概视若无睹,充耳不闻。


他的心境,早已在一次次生死边缘的磨砺中,变得坚如磐石。这些不痛不痒的骚扰,根本无法撼动他分毫。


他这般冷静沉稳,甚至有些“逆来受顺”的姿态,反而让一些暗中观察的弟子,包括赵承乾等人,都感到几分诧异与捉摸不透。


洪玄深居简出,却并非与外界断了所有联系。


他通过陈川这条线,不着痕迹地打探着外门之中,那些风评尚可、为人相对公正,且与萧家、赵家派系不太对付的执事或管事的消息。


很快,一个名字进入了他的视线——周执事。


这位周执事,据说出身凡俗,并无显赫背景,凭借自身过人的毅力与天赋,一步一个脚印,才坐到如今外门执事的位置。


此人素来对那些有天赋肯努力的凡俗弟子颇为照拂,对于世家子弟的骄横跋扈,也时常流露出不喜之色。


洪玄心中微动,一个初步的计划,在他脑海中渐渐成形。


他需要一个契机,一个能够“不经意”地在这位周执事面前,展现自身潜力和价值的契机。


随着时间推移,距离小比之期越来越近,整个外门都弥漫着一股紧张而又期待的氛围。


无数弟子都在摩拳擦掌,希冀能一朝鱼跃龙门。


洪玄依旧蛰伏,在潜心修炼的同时,也在耐心等待着那个合适的“引荐”时机。


他利用万化鼎,将之前在百草镇搜刮,以及平日里积攒的一些品阶不高,但胜在量多的低阶材料,一一进行提纯。


这些提纯后的材料,被他用来尝试炼制一些基础的攻击符箓和防御符箓,甚至还摸索着炼制了几块构造简单的示警阵盘。


日子在平静的修炼与暗中的筹备中悄然流逝。


终于,马荣带来了一个让洪玄颇为在意的消息。


那位周执事,每隔十日,便会亲自前往外门最大的演武场,抽出半个时辰,指点一些勤奋刻苦的外门弟子修炼上的疑难。


这,无疑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又过了数日,正是周执事前往演武场指点的日子。


洪玄算准了时辰,不早不晚,也来到了演武场。


他没有去凑那些围拢在周执事身边的热闹,而是选择了一处相对偏僻的角落,仿佛周围的一切都与他无关。


他深吸一口气,开始演练。


并非单纯地施展“锐金诀”或“土元盾”,而是将新学的“御风诀”巧妙地融入其中。


只见他身形一晃,脚下生风,以一种远超同阶修士的灵巧避开假想中的攻击,随即指尖金芒一闪,“锐金诀”精准点出。


紧接着,不等金芒散尽,一面凝实的“土元盾”已然护在身前,攻守转换,流畅写意。


他刻意控制了法术的威力,仅仅展现出炼气五层修士应有的水准,并未惊世骇俗。但在灵力运转的精妙程度,以及“御风诀”带来的飘忽身法,与攻防法术衔接的流畅自然上,却远非寻常同阶修士可比。


每一道金芒的激射,每一次身形的闪避,每一面光盾的凝聚,都透着一股经过千锤百炼的纯熟与凝练,隐隐带着一丝举重若轻的意味。


周执事果然如期而至。


他身材中等,面容方正,不苟言笑,目光却锐利有神。


在耐心指点完几名主动上前请教的弟子后,他的视线习惯性地在演武场上扫过,当落到洪玄所在的那个角落时,不由得微微一顿。


以他的眼力,自然能看出洪玄的法术基础打得极为扎实,远非那些急功近利之辈可比。


尤其是那份灵力的精纯程度,以及对法术的掌控力,还有那颇为灵动的身法,都让他暗暗点头。


这不像是一个只知埋头苦修,一味追求境界突破的弟子,更像是在实战与苦练中打磨出来的精锐。


周执事那素来严肃的脸上,难得地闪过一丝赞许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