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诰命,从穿越逃荒开始柒子茶
第二百三十一章建马场
小
大
这事儿,霍松岭是不可能跟顾小若说的,他不想给小若任何的压力。
不过他可以身体力行啊!就凭他的身体,这还不是小事一桩?
顾若并不知道娘俩昨天晚上的谈话,第二天依依不舍地送走了霍松岭。
不管他升不升千夫长,家里该种的田还是要种,还有那些生意,也必须好好经营。
田地已经种下了庄稼,绿油油的一片很是好看。
田地现在都是顾若雇佣的长工在种着。
他们一年一年干的就是种田的活计,早就做熟了,不用顾若操心。
不过顾若注意到,长工种田的时候,秧苗之间的间距都不一样,大的大小的小,密的密稀的稀。
顾若之前虽然不是农民,但是通过电视电脑这些渠道,她也了解了不少。
去年田地的产量她都已经算了出来,比她预计的要少很多。
当然,这个时代的种子不够优良,产量肯定要低,但是顾若觉着,这和他们的种植方法肯定也要很大的关系。
于是在长工播种的时候,顾若做出来了一个播种机。
说是播种机,那还真是抬举了这个丑啦吧唧的小东西。
这就是一个木质的小板凳。
顾若告诉他们再播种的时候,间距一定要严格按照这个小凳子的长度,不能马虎。
领着长工干活的,是一个姓薛的汉子。
他不解地问道:“东家,难道这个还有什么说法不成?”
“这个距离,是秧苗能够最好地吸收水分和养分,不会和另外的秧苗争抢的最佳范围,你们今年播种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按照这一长度来定位,不可马虎。”
“好的东家,我一定转告他们。”
田地风风火火地就都种了下去。
余下的事情都不用顾若操心,她离开田地,去了制衣坊。
随着天气越来越暖和,棉甲早就穿不住了。
她特意让王小六和林石头两个人出去收皮子。
下一步就是制作皮甲了。
商队带回来不少的皮革,但是霍家军一共十万士兵,不管是棉甲还是皮甲的数量,都是巨大的。
之前霍建勋的意思,是重要的将领,还有一些比较重要的兵种分配棉甲和皮甲。
但是有了霍松岭这一次和北狄骑兵的短兵相接,霍建勋看见了棉甲的重要性。
相对于现在这一笔庞大的支出,士兵的性命明显是更加重要的。
于是霍建勋也下了狠心,要让霍家军的这十万士兵,每个人都穿上棉甲和皮甲。
就这样,顾若忙着生产出来第一批皮甲的时候,已经是三个月之后的事情了。
彼时正是山花烂漫的时节,顾若的重心又放在了收购各种香花的上面。
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是浅草村的百姓最高兴的时候。
他们有了一项可以赚回来很多钱的副业,每到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在种地之余,进山去采摘各种香花和可以制作染料的红蓝花回来换钱。
而这个时候,马场的王庆福亲自给顾若送过来了两匹小马驹子 。
王庆福笑的见牙不见眼的,把小马驹交到了顾若的手上。
“我特意过来履行咱们的契约来了,这是第一批两匹小马驹,等着三个月之后,还有第二批,以后陆陆续续的都会有。”
自家的马每次被带出去配种,养马的都会详细地记录,因此对于今天的事情,顾若心中有数。
“王掌柜好信誉,我想您那马场的生意也会越来越好的。”
王庆福爽朗地笑了起来。
“哈哈哈,借你吉言了!你放心,我绝对不会唬人,以后再有小马驹子,我就让我的伙计给你们送过来。
这些小马比普通的小马要好,身体也是健壮,你一定好好养着,最好是草料搀着饲料饼喂养,你要是不会做饲料饼的话,就去我的马场买,我给你便宜。”
“好说,谢谢王掌柜!”
王庆福真把这些小马当成一回事,千叮咛万嘱咐了一番,才依依不舍地回去了。
不管什么动物,小时候都是特别的可爱,马驹子也是一样。
顾若抱着两匹马驹子稀罕了一会儿,暂时将小马驹养在了自家的后院。
她觉着自己应该建一个牧场了。
之前在王庆福的马场里面买了四匹马,后来商队扩建,她陆陆续续地又买了六匹,再加上那两匹从北狄国买回来的种马,现在她已经拥有了十四匹马。
豆花镇商行后院的马厩明显的小了。
而且这两匹小马驹基因优良,需要好好培养,不只是要吃得好睡得好,时不时地就要放出去让它们跑一跑。
还有王庆福说了,以后隔三差五就要送过来马驹子,建马场是迟早的事情。
正好樊涟今天亲自过来,要带着种马回去配种,顾若就和他说了这件事情。
樊涟的眼睛亮晶晶的,心里面对于霍松岭的小娘子佩服的不得了。
这瞅着娇娇小小的,怎么就这么厉害?
他自认自己这个大老爷们,如果离开了军营,像是顾若这样做生意的话,肯定是做不到她这种程度的。
他笑着说道:“这事儿好说,咱们军营在青岩关外就有一片单独的马场,那里草肥水美,特别适合养马。
而且那地方大着呢,你如果能够在那里建马场,离着军营近,还安全,以后找你们家的种马配种也就更加的方便了。
我回去之后跟将军说一说这事儿。
这事儿别人是办不成的,但是你现在可是我们军营最重要的供应商,只要将军开口,这些就都不是事儿。”
顾若对着樊涟深深一礼。
“那就多谢樊大哥了!”
建马场的事情很快就被霍建勋批了下来。
霍建勋是鼓励民间建马场的。
他的霍家军里面有三万的骑兵,但是战马却只有两万匹,缺口实在是太大了。
战马和普通的马匹可是不一样,二十匹马里面能够挑出来一匹适合做战马的就不错了。
但是建马场的风险实在是太大。
不都说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吗,要是照料不好,马匹得了什么传染病,那一死就是一大片,极有可能亏得血本无归。
因此极少有民间的人建马场。
现在顾若有这个打算,那霍建勋全力支持。
他在军营马场的边上,划出来一大片的土地,以一年一百两的价钱租给了顾若,还给她找了一个会养马的老马夫,专门伺候这些马。
﨔
不过他可以身体力行啊!就凭他的身体,这还不是小事一桩?
顾若并不知道娘俩昨天晚上的谈话,第二天依依不舍地送走了霍松岭。
不管他升不升千夫长,家里该种的田还是要种,还有那些生意,也必须好好经营。
田地已经种下了庄稼,绿油油的一片很是好看。
田地现在都是顾若雇佣的长工在种着。
他们一年一年干的就是种田的活计,早就做熟了,不用顾若操心。
不过顾若注意到,长工种田的时候,秧苗之间的间距都不一样,大的大小的小,密的密稀的稀。
顾若之前虽然不是农民,但是通过电视电脑这些渠道,她也了解了不少。
去年田地的产量她都已经算了出来,比她预计的要少很多。
当然,这个时代的种子不够优良,产量肯定要低,但是顾若觉着,这和他们的种植方法肯定也要很大的关系。
于是在长工播种的时候,顾若做出来了一个播种机。
说是播种机,那还真是抬举了这个丑啦吧唧的小东西。
这就是一个木质的小板凳。
顾若告诉他们再播种的时候,间距一定要严格按照这个小凳子的长度,不能马虎。
领着长工干活的,是一个姓薛的汉子。
他不解地问道:“东家,难道这个还有什么说法不成?”
“这个距离,是秧苗能够最好地吸收水分和养分,不会和另外的秧苗争抢的最佳范围,你们今年播种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按照这一长度来定位,不可马虎。”
“好的东家,我一定转告他们。”
田地风风火火地就都种了下去。
余下的事情都不用顾若操心,她离开田地,去了制衣坊。
随着天气越来越暖和,棉甲早就穿不住了。
她特意让王小六和林石头两个人出去收皮子。
下一步就是制作皮甲了。
商队带回来不少的皮革,但是霍家军一共十万士兵,不管是棉甲还是皮甲的数量,都是巨大的。
之前霍建勋的意思,是重要的将领,还有一些比较重要的兵种分配棉甲和皮甲。
但是有了霍松岭这一次和北狄骑兵的短兵相接,霍建勋看见了棉甲的重要性。
相对于现在这一笔庞大的支出,士兵的性命明显是更加重要的。
于是霍建勋也下了狠心,要让霍家军的这十万士兵,每个人都穿上棉甲和皮甲。
就这样,顾若忙着生产出来第一批皮甲的时候,已经是三个月之后的事情了。
彼时正是山花烂漫的时节,顾若的重心又放在了收购各种香花的上面。
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是浅草村的百姓最高兴的时候。
他们有了一项可以赚回来很多钱的副业,每到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在种地之余,进山去采摘各种香花和可以制作染料的红蓝花回来换钱。
而这个时候,马场的王庆福亲自给顾若送过来了两匹小马驹子 。
王庆福笑的见牙不见眼的,把小马驹交到了顾若的手上。
“我特意过来履行咱们的契约来了,这是第一批两匹小马驹,等着三个月之后,还有第二批,以后陆陆续续的都会有。”
自家的马每次被带出去配种,养马的都会详细地记录,因此对于今天的事情,顾若心中有数。
“王掌柜好信誉,我想您那马场的生意也会越来越好的。”
王庆福爽朗地笑了起来。
“哈哈哈,借你吉言了!你放心,我绝对不会唬人,以后再有小马驹子,我就让我的伙计给你们送过来。
这些小马比普通的小马要好,身体也是健壮,你一定好好养着,最好是草料搀着饲料饼喂养,你要是不会做饲料饼的话,就去我的马场买,我给你便宜。”
“好说,谢谢王掌柜!”
王庆福真把这些小马当成一回事,千叮咛万嘱咐了一番,才依依不舍地回去了。
不管什么动物,小时候都是特别的可爱,马驹子也是一样。
顾若抱着两匹马驹子稀罕了一会儿,暂时将小马驹养在了自家的后院。
她觉着自己应该建一个牧场了。
之前在王庆福的马场里面买了四匹马,后来商队扩建,她陆陆续续地又买了六匹,再加上那两匹从北狄国买回来的种马,现在她已经拥有了十四匹马。
豆花镇商行后院的马厩明显的小了。
而且这两匹小马驹基因优良,需要好好培养,不只是要吃得好睡得好,时不时地就要放出去让它们跑一跑。
还有王庆福说了,以后隔三差五就要送过来马驹子,建马场是迟早的事情。
正好樊涟今天亲自过来,要带着种马回去配种,顾若就和他说了这件事情。
樊涟的眼睛亮晶晶的,心里面对于霍松岭的小娘子佩服的不得了。
这瞅着娇娇小小的,怎么就这么厉害?
他自认自己这个大老爷们,如果离开了军营,像是顾若这样做生意的话,肯定是做不到她这种程度的。
他笑着说道:“这事儿好说,咱们军营在青岩关外就有一片单独的马场,那里草肥水美,特别适合养马。
而且那地方大着呢,你如果能够在那里建马场,离着军营近,还安全,以后找你们家的种马配种也就更加的方便了。
我回去之后跟将军说一说这事儿。
这事儿别人是办不成的,但是你现在可是我们军营最重要的供应商,只要将军开口,这些就都不是事儿。”
顾若对着樊涟深深一礼。
“那就多谢樊大哥了!”
建马场的事情很快就被霍建勋批了下来。
霍建勋是鼓励民间建马场的。
他的霍家军里面有三万的骑兵,但是战马却只有两万匹,缺口实在是太大了。
战马和普通的马匹可是不一样,二十匹马里面能够挑出来一匹适合做战马的就不错了。
但是建马场的风险实在是太大。
不都说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吗,要是照料不好,马匹得了什么传染病,那一死就是一大片,极有可能亏得血本无归。
因此极少有民间的人建马场。
现在顾若有这个打算,那霍建勋全力支持。
他在军营马场的边上,划出来一大片的土地,以一年一百两的价钱租给了顾若,还给她找了一个会养马的老马夫,专门伺候这些马。
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