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解决蜀王
小
大
李若琏身躯颤颤巍巍,差点没站稳,饶是之前朱慈烺封了吴襄为王,对于封王还是有些接受不了。
吴襄毕竟还是明朝的臣子。
张献忠可是反贼啊。
一旦消息传出去,唾沫星子都能淹死他,到时候,都察院和内阁肯定都会群起反对。
“如果只会提出反对,朕还要他们做什么,提出反对的人,首先必须提出解决办法,朕早就说过,无脑反对,只是喷子。”
“大明,最不缺的喷子,最没有用的也那些喷子。”
“找不到解决办法,他们可以闭嘴,但要喷,就必须给朕提出更好的解决办法。”
李若琏心里咯噔一声老脸一红。
皇上,您这么直白,不就是在说老臣么。
“李爱卿,打仗嘛,虚虚实实,真真假假,谁说封了王之后,不能削藩呢。”
何况封王,必须有封王的条件。
先把消息放出去,托住张献忠。
战场上瞬息万变。
张献忠只要能留在湖广,哪怕什么都不做,对于朝廷来说都是有利的。
等解决了川中问题,张献忠缓过神来,他再想进去就没那么容易了。
朱慈烺将自己的想法跟李若琏说了一遍。
之所以先跟李若琏通气,那是因为,相比内阁倪元璐他们,李若琏没有受过那些迂腐思想的荼毒,更容易说通。
身为锦衣,更多是简单粗暴的把事情办好。
“嘿嘿嘿,老臣明白了,皇上,您早这么说,就好了。”听完朱慈烺的“解释”,李若琏茅塞顿开。
“行,你只需心里有底便好。”
“呵呵,皇上,奴婢早就说过,只要说明白李指挥使肯定会同意的。”汪永洪嘿嘿一笑。
朱慈烺咧着嘴,拿了一烟叼在嘴里,又发给李若琏一根。
汪永红赶紧拿着火折子过来,帮忙点上。
李若琏学着朱慈烺那样,用两根手指夹着,勉强吸了一口,半眯着眼睛:“那,皇上,张献忠这边解决之后,川中那边该如何处理?”
朱慈烺说想在川中训练处一支能够听从朝廷调遣的军队。
并且军队规模还不能太小。
想要震慑张献忠,并且让他不敢觊觎川中,朝廷这支兵马的总数应该在十万以上。
到时候,加上各州府、各城、以及当地土司兵马,最少能拉出二十万大军。
二十万训练有素的明军,别说张献忠,哪怕是李自成也不敢硬刚。
“所以,朕以为,稳住张献忠只是第一步,第二步才是练兵,但这两步棋,必须同时实施。”
朱慈烺也不知道张献忠具体能在襄阳留多久。
因为朱慈烺册封只是一个噱头,压根没有想过真的给他册封,除非到了非封不可得时候。
就跟当初戏耍李自成时,是一个道理。
封王,想多了。
“练兵最重要的不是人,而是银两,李爱卿,朕还记得,前几年蜀王一脉有人到京城告御状吧?”朱慈烺朝李若琏看去。
李若琏想了想:“那是崇祯十一年的事了。来告状的是蜀王的弟弟,朱至潓,当年老蜀王死后,大部分财产都由现任蜀王朱至澍继承,朱至潓仅继承了一小部分。”
“怎料,老蜀王驾鹤西去之后,朱至澍并不满足于现有的财富,仗着权势夺了朱至潓一块地,就因为这件事,两家闹的不可开交,朱至潓一气之下派人上京告御状。”
“那个时候,皇上因为辽东的事焦头烂额,便只派巡按使刘之渤前去蜀王府调解。”
“调解肯定没有结果,后来也就不了了之了。”
朱慈烺;“噢,李爱卿,你是朕可以推心推腹的人,朕就跟你说实话吧。”
“大明的江山早就被宗室,藩王给蛀空了,若是不能早点改革,哪怕今日赶走了李自成,往后还会有张自成,刘自成。”
“唯有让藩王和宗室将土地交出来,百姓才有一条活路,否则,大罗金仙下凡,也救不了大明。”
“朕早有削藩之意,只是这藩该如何削,还没想好,不过现在朕想先从蜀王身上下手,爱卿可有好办法?”
蜀王朱至澍占据了成都地区大部分耕地,家财之巨,唯有用富可敌国来形容。
京城陷落后,朱至澍曾被推举为监国。
可不久之后,张献忠攻入成都,朱至澍被俘沉尸长江,朱至澍府上财富尽数归张献忠所有。
一年后,清军攻入四川,张献忠携带大量财富转移,抵达江口时遭明将杨展截击,运送财宝船只被大炮击中沉入江底。
后世民间流传“石龙对石虎,银子万万五,有人识得破,买尽成都府”的民谣。
银子万万五,具体表示多少,没有准确的说法,有说是金银器五万件,但现代出土的金银器早已超过这个数字。
后世有专家认为,银子万万五是代表五千万两,作者君查阅了许多资料,江口沉银即便没有五千万,也有上千万。
并且这些金银,大部分来自蜀王府。
朝廷中一些拿不到台面上的事情,基本是由锦衣卫和东厂来解决。
不过现在东厂由曹正管着,蜀王府之事,朱慈烺不想让曹正插手。
李若琏身为锦衣卫指挥使,为皇上分忧,理所当然。
长期以来,锦衣卫受到东厂打压,实力大不如前。
朱慈烺也有让锦衣卫跟东厂相互制衡的意思。
如何不落下口实的情况下,拿下蜀王府的财富,是个技术活。
对于朱慈烺来说事情倒也不难,主要是让谁去办。
现在刚刚封了吴襄,过一段时间,还要派人去和张献忠洽谈,削藩目前还不是时候。
李若琏老当益壮,经营锦衣卫多年,这点办法他还是想的出来的。
果然;
了解了朱慈烺的想法后,李若琏开口了:“皇上,臣有一计,可保万无一失。”
“只要您跟都察院李御史打声招呼,臣马上派人前往成都,找朱至潓,定能办成此事。”
李若琏说,只要都察院弹劾蜀王,然后由朝廷派人秘密跟朱至潓接触。
到时候再派人给蜀王吹吹风,让其知道厉害,蜀王朱至澍跟福王一样,吝啬而又贪婪。
如果引起蜀王和朱至潓之间争斗,到时候让大唐报‘扇扇阴风,点点鬼火。’
给他上演一出现实版的郑伯克段于鄢的故事,吃完原告吃被告。
蜀王家二百年基业便可轻松拿下。
……
吴襄毕竟还是明朝的臣子。
张献忠可是反贼啊。
一旦消息传出去,唾沫星子都能淹死他,到时候,都察院和内阁肯定都会群起反对。
“如果只会提出反对,朕还要他们做什么,提出反对的人,首先必须提出解决办法,朕早就说过,无脑反对,只是喷子。”
“大明,最不缺的喷子,最没有用的也那些喷子。”
“找不到解决办法,他们可以闭嘴,但要喷,就必须给朕提出更好的解决办法。”
李若琏心里咯噔一声老脸一红。
皇上,您这么直白,不就是在说老臣么。
“李爱卿,打仗嘛,虚虚实实,真真假假,谁说封了王之后,不能削藩呢。”
何况封王,必须有封王的条件。
先把消息放出去,托住张献忠。
战场上瞬息万变。
张献忠只要能留在湖广,哪怕什么都不做,对于朝廷来说都是有利的。
等解决了川中问题,张献忠缓过神来,他再想进去就没那么容易了。
朱慈烺将自己的想法跟李若琏说了一遍。
之所以先跟李若琏通气,那是因为,相比内阁倪元璐他们,李若琏没有受过那些迂腐思想的荼毒,更容易说通。
身为锦衣,更多是简单粗暴的把事情办好。
“嘿嘿嘿,老臣明白了,皇上,您早这么说,就好了。”听完朱慈烺的“解释”,李若琏茅塞顿开。
“行,你只需心里有底便好。”
“呵呵,皇上,奴婢早就说过,只要说明白李指挥使肯定会同意的。”汪永洪嘿嘿一笑。
朱慈烺咧着嘴,拿了一烟叼在嘴里,又发给李若琏一根。
汪永红赶紧拿着火折子过来,帮忙点上。
李若琏学着朱慈烺那样,用两根手指夹着,勉强吸了一口,半眯着眼睛:“那,皇上,张献忠这边解决之后,川中那边该如何处理?”
朱慈烺说想在川中训练处一支能够听从朝廷调遣的军队。
并且军队规模还不能太小。
想要震慑张献忠,并且让他不敢觊觎川中,朝廷这支兵马的总数应该在十万以上。
到时候,加上各州府、各城、以及当地土司兵马,最少能拉出二十万大军。
二十万训练有素的明军,别说张献忠,哪怕是李自成也不敢硬刚。
“所以,朕以为,稳住张献忠只是第一步,第二步才是练兵,但这两步棋,必须同时实施。”
朱慈烺也不知道张献忠具体能在襄阳留多久。
因为朱慈烺册封只是一个噱头,压根没有想过真的给他册封,除非到了非封不可得时候。
就跟当初戏耍李自成时,是一个道理。
封王,想多了。
“练兵最重要的不是人,而是银两,李爱卿,朕还记得,前几年蜀王一脉有人到京城告御状吧?”朱慈烺朝李若琏看去。
李若琏想了想:“那是崇祯十一年的事了。来告状的是蜀王的弟弟,朱至潓,当年老蜀王死后,大部分财产都由现任蜀王朱至澍继承,朱至潓仅继承了一小部分。”
“怎料,老蜀王驾鹤西去之后,朱至澍并不满足于现有的财富,仗着权势夺了朱至潓一块地,就因为这件事,两家闹的不可开交,朱至潓一气之下派人上京告御状。”
“那个时候,皇上因为辽东的事焦头烂额,便只派巡按使刘之渤前去蜀王府调解。”
“调解肯定没有结果,后来也就不了了之了。”
朱慈烺;“噢,李爱卿,你是朕可以推心推腹的人,朕就跟你说实话吧。”
“大明的江山早就被宗室,藩王给蛀空了,若是不能早点改革,哪怕今日赶走了李自成,往后还会有张自成,刘自成。”
“唯有让藩王和宗室将土地交出来,百姓才有一条活路,否则,大罗金仙下凡,也救不了大明。”
“朕早有削藩之意,只是这藩该如何削,还没想好,不过现在朕想先从蜀王身上下手,爱卿可有好办法?”
蜀王朱至澍占据了成都地区大部分耕地,家财之巨,唯有用富可敌国来形容。
京城陷落后,朱至澍曾被推举为监国。
可不久之后,张献忠攻入成都,朱至澍被俘沉尸长江,朱至澍府上财富尽数归张献忠所有。
一年后,清军攻入四川,张献忠携带大量财富转移,抵达江口时遭明将杨展截击,运送财宝船只被大炮击中沉入江底。
后世民间流传“石龙对石虎,银子万万五,有人识得破,买尽成都府”的民谣。
银子万万五,具体表示多少,没有准确的说法,有说是金银器五万件,但现代出土的金银器早已超过这个数字。
后世有专家认为,银子万万五是代表五千万两,作者君查阅了许多资料,江口沉银即便没有五千万,也有上千万。
并且这些金银,大部分来自蜀王府。
朝廷中一些拿不到台面上的事情,基本是由锦衣卫和东厂来解决。
不过现在东厂由曹正管着,蜀王府之事,朱慈烺不想让曹正插手。
李若琏身为锦衣卫指挥使,为皇上分忧,理所当然。
长期以来,锦衣卫受到东厂打压,实力大不如前。
朱慈烺也有让锦衣卫跟东厂相互制衡的意思。
如何不落下口实的情况下,拿下蜀王府的财富,是个技术活。
对于朱慈烺来说事情倒也不难,主要是让谁去办。
现在刚刚封了吴襄,过一段时间,还要派人去和张献忠洽谈,削藩目前还不是时候。
李若琏老当益壮,经营锦衣卫多年,这点办法他还是想的出来的。
果然;
了解了朱慈烺的想法后,李若琏开口了:“皇上,臣有一计,可保万无一失。”
“只要您跟都察院李御史打声招呼,臣马上派人前往成都,找朱至潓,定能办成此事。”
李若琏说,只要都察院弹劾蜀王,然后由朝廷派人秘密跟朱至潓接触。
到时候再派人给蜀王吹吹风,让其知道厉害,蜀王朱至澍跟福王一样,吝啬而又贪婪。
如果引起蜀王和朱至潓之间争斗,到时候让大唐报‘扇扇阴风,点点鬼火。’
给他上演一出现实版的郑伯克段于鄢的故事,吃完原告吃被告。
蜀王家二百年基业便可轻松拿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