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李自成的目的
小
大
李过和唐通屯兵蓟州之后,派白广恩攻打香河,实际上也是在试探吴三桂的底线。
在吴三桂没有正式归顺李自成之前,他们肯定对他有所防备。
吴三桂手握五万关宁精锐,李过和唐通并不认为,他们手上的七万兵马,干的过吴三桂。
不过,唐通、李过七万大军,也不是吃素的,屯兵蓟州,一来让征战已久的兵马暂时休整。
二来,如果吴三桂敢攻打白广恩,或者冒着风险去京城增援。
蓟州的七万大军就可以直奔山海关,抄吴三桂的老窝。
当前李自成正在试图招降吴三桂,蓟州兵马,就像一把悬在吴三桂头上的利剑,让他不敢轻举妄动。
这才是李自成的真实目的。
但是;
让李过二人揪心的是,白广恩等人,围着香河打了五天,都没拿下。
香河的冯光裕只有几千兵马,白广恩却有三万人,总不能还给他派援军吧。
好在大军进驻蓟州之后,吴三桂确定老老实实的,甚至连冯光裕求援,山海关都没有派出一兵一卒。
跟香河临近的玉田,也在坐视冯光裕被围殴。
得知白广恩相继拿下四座翁城后,李过等人终于放宽心,在蓟州等他们的好消息。
不料,半夜时分,吴三桂突然袭击白广恩部的消息传来,李过睡意朦胧的从床上爬起,脑袋嗡嗡作响。
“怎么回事,吴三桂为何会突然出兵,香河到底怎么样了。”
“攻打香河的兵马,伤亡过半,白将军和刘将军只能城外固守待援,冯光裕在城里组织了反扑,现在我们的人腹背受敌。”
“将军,请您快点发兵吧。”
来将是刘国喜麾下的一个掌旅将军。
他也是好不容易逃出来的。
“饭桶,两个饭桶,三万人攻打香河,现在被人给围了,哎!!”李过气急败坏,赶紧吩咐属下,通知唐通和张鼎,李来亨议事。
李过是李自成的侄子,掌握着麾下五大主力之一的左翼营,旗为红。
麾下四万精锐,属于李自成嫡系中的嫡系。
制将军张鼎是李自成的养子,以骁勇善战而闻名,他是李过左翼营的副将,职位仅次于在李过之下。
制将军李来亨,是李过之子,属于李自成的孙子辈,按照李自成的年龄,不会真的有孙子。
只因为李自成在同族,辈分高,实际上他和李过同岁。
唐通得知消息后,也赶紧前往李过大营。
得知白广恩等人被围,唐通同样震惊。
吴三桂出兵,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
意味着,吴三桂很有可能派兵攻打蓟州。
甚至有可能增援京城。
他们肯定不可能坐视吴三桂吃掉白广恩和刘国喜部。
不然,李自成也不会饶了他们。
香河距离蓟州不足百里,距离山海关却有三四百里。
吴三桂马快。
中间还隔着迁安,永平、丰润等城,如果他们不救香城,也不可能直接攻打山海关。
因为那样的话,吴三桂灭了白广恩,回头就可以抄了他们的退路。
没有刘宗敏的骑兵配合,他们不可能真的杀到山海关城下。
尤其是得知吴三桂可能只出动了一万多骑兵的情况下,他们去围魏救赵,非但救不了白广恩,还有可能将蓟州的兵马断送在前往山海关的路上。
唯一的办法,就是赶紧增援白广恩。
商量过后,李过决定让李来亨和张鼎率领左翼营主力两万人,外加唐通三万兵马前往增援。
他亲自领两万兵马,坐镇蓟州。
大军连夜出发。
顺利的话,明早就能赶到。
唐通、张鼎、李来亨三人,带着五万大军马不停蹄。
经过一夜的急行军,在第二天拂晓,抵达潮白河北岸。
过了河,前面十余里就是香河城。
唐通站在潮白河畔,已能隐隐约约看到吴军大营的篝火。
潮白河水不深。
现在是枯水期,整个河道,除了沙石之外,只有中间一条涓涓细流。
趟着水就能过去!
仅用了一个时辰,前面四万主力全部渡河,这个时候,天边已泛起鱼肚白色。
天要亮了。
唐通必须趁着吴三桂大军还没发现他们时,尽可能靠近城池,然后对他们城外大营发起攻击。
只要能调动吴军,被围在城里的白广恩就可以撕开一道口子,实施反扑。
他们不求能重创吴三桂,但最起码,可以将吴三桂吓跑,顺势拿下香城。
然而,事情,却没有朝着他们预想的那样发展。
唐通和李过等人,刚刚渡过新潮河,埋伏在新潮河畔的吴军,突然发起袭击。
霎时间,新潮河附近的树林,低洼的麦田附近,杀出好几万人身穿鸳鸯战袄的明军!
在一些矮小的土坡上,大炮轰鸣。
强光撕裂天空,地动山摇。
轰隆,轰隆,轰隆!!
西北,西南,东北方向的骑兵,转眼就铺天盖地。
“遇到埋伏了,快,给我冲过去!!”李来亨和张鼎带来的左翼营,好歹是李自成麾下的精锐。
他们明白,这动静,最少有三万大军以上,肯定是遇到吴三桂的主力的。
可惜,大军刚刚过河,还没来得及展开。
只能组织现有的兵马,往香河城靠拢。
唐通看到这阵势,也吓了一跳。
关宁铁骑,哪怕是有着虎狼之名的八旗铁骑,都能硬刚,他麾下虽然也有不少人去过辽东,但跟人家关宁军比起来,绝对不在一个量级上。
遇到精锐的关宁铁骑,只有一个办法,那就赶紧去跟白广恩会合,背靠香城,或许还能一战。
可惜,新潮河北岸,还有辎重兵马还没过来。
但现在,他们管不了那么多了。
先稳住局势再说。
而此时,驻在城外的白广恩部,大部分士兵还在睡觉,听到动静还以为吴军开始进攻了,跑出来才知道来了援军。
不对;
是援军遭到了伏击。
白广恩到现在才明白,吴军之所以昨天停止了进攻,目的竟然是李过的援军。
原来,吴三桂决定出兵的之后,马上让孙文焕带兵赶往玉田,自己也带着四万步骑连夜出发。
他以一万骑兵先行,后续人马也于当天晚上赶到。
料定唐通可能增援,吴三桂将后面来的三万人布置在了新潮河附近。
果然,唐通和李来亨领着大军于拂晓赶到。
“快,集结全部兵马,跟我出营!!”
白广恩赶紧跟刘国喜集结兵马,攻打包围他们的关宁军。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他们大营附近,却传来了炮声。
轰隆,轰隆!!
吴三桂麾下可是有成建制的火器部队。
……
在吴三桂没有正式归顺李自成之前,他们肯定对他有所防备。
吴三桂手握五万关宁精锐,李过和唐通并不认为,他们手上的七万兵马,干的过吴三桂。
不过,唐通、李过七万大军,也不是吃素的,屯兵蓟州,一来让征战已久的兵马暂时休整。
二来,如果吴三桂敢攻打白广恩,或者冒着风险去京城增援。
蓟州的七万大军就可以直奔山海关,抄吴三桂的老窝。
当前李自成正在试图招降吴三桂,蓟州兵马,就像一把悬在吴三桂头上的利剑,让他不敢轻举妄动。
这才是李自成的真实目的。
但是;
让李过二人揪心的是,白广恩等人,围着香河打了五天,都没拿下。
香河的冯光裕只有几千兵马,白广恩却有三万人,总不能还给他派援军吧。
好在大军进驻蓟州之后,吴三桂确定老老实实的,甚至连冯光裕求援,山海关都没有派出一兵一卒。
跟香河临近的玉田,也在坐视冯光裕被围殴。
得知白广恩相继拿下四座翁城后,李过等人终于放宽心,在蓟州等他们的好消息。
不料,半夜时分,吴三桂突然袭击白广恩部的消息传来,李过睡意朦胧的从床上爬起,脑袋嗡嗡作响。
“怎么回事,吴三桂为何会突然出兵,香河到底怎么样了。”
“攻打香河的兵马,伤亡过半,白将军和刘将军只能城外固守待援,冯光裕在城里组织了反扑,现在我们的人腹背受敌。”
“将军,请您快点发兵吧。”
来将是刘国喜麾下的一个掌旅将军。
他也是好不容易逃出来的。
“饭桶,两个饭桶,三万人攻打香河,现在被人给围了,哎!!”李过气急败坏,赶紧吩咐属下,通知唐通和张鼎,李来亨议事。
李过是李自成的侄子,掌握着麾下五大主力之一的左翼营,旗为红。
麾下四万精锐,属于李自成嫡系中的嫡系。
制将军张鼎是李自成的养子,以骁勇善战而闻名,他是李过左翼营的副将,职位仅次于在李过之下。
制将军李来亨,是李过之子,属于李自成的孙子辈,按照李自成的年龄,不会真的有孙子。
只因为李自成在同族,辈分高,实际上他和李过同岁。
唐通得知消息后,也赶紧前往李过大营。
得知白广恩等人被围,唐通同样震惊。
吴三桂出兵,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
意味着,吴三桂很有可能派兵攻打蓟州。
甚至有可能增援京城。
他们肯定不可能坐视吴三桂吃掉白广恩和刘国喜部。
不然,李自成也不会饶了他们。
香河距离蓟州不足百里,距离山海关却有三四百里。
吴三桂马快。
中间还隔着迁安,永平、丰润等城,如果他们不救香城,也不可能直接攻打山海关。
因为那样的话,吴三桂灭了白广恩,回头就可以抄了他们的退路。
没有刘宗敏的骑兵配合,他们不可能真的杀到山海关城下。
尤其是得知吴三桂可能只出动了一万多骑兵的情况下,他们去围魏救赵,非但救不了白广恩,还有可能将蓟州的兵马断送在前往山海关的路上。
唯一的办法,就是赶紧增援白广恩。
商量过后,李过决定让李来亨和张鼎率领左翼营主力两万人,外加唐通三万兵马前往增援。
他亲自领两万兵马,坐镇蓟州。
大军连夜出发。
顺利的话,明早就能赶到。
唐通、张鼎、李来亨三人,带着五万大军马不停蹄。
经过一夜的急行军,在第二天拂晓,抵达潮白河北岸。
过了河,前面十余里就是香河城。
唐通站在潮白河畔,已能隐隐约约看到吴军大营的篝火。
潮白河水不深。
现在是枯水期,整个河道,除了沙石之外,只有中间一条涓涓细流。
趟着水就能过去!
仅用了一个时辰,前面四万主力全部渡河,这个时候,天边已泛起鱼肚白色。
天要亮了。
唐通必须趁着吴三桂大军还没发现他们时,尽可能靠近城池,然后对他们城外大营发起攻击。
只要能调动吴军,被围在城里的白广恩就可以撕开一道口子,实施反扑。
他们不求能重创吴三桂,但最起码,可以将吴三桂吓跑,顺势拿下香城。
然而,事情,却没有朝着他们预想的那样发展。
唐通和李过等人,刚刚渡过新潮河,埋伏在新潮河畔的吴军,突然发起袭击。
霎时间,新潮河附近的树林,低洼的麦田附近,杀出好几万人身穿鸳鸯战袄的明军!
在一些矮小的土坡上,大炮轰鸣。
强光撕裂天空,地动山摇。
轰隆,轰隆,轰隆!!
西北,西南,东北方向的骑兵,转眼就铺天盖地。
“遇到埋伏了,快,给我冲过去!!”李来亨和张鼎带来的左翼营,好歹是李自成麾下的精锐。
他们明白,这动静,最少有三万大军以上,肯定是遇到吴三桂的主力的。
可惜,大军刚刚过河,还没来得及展开。
只能组织现有的兵马,往香河城靠拢。
唐通看到这阵势,也吓了一跳。
关宁铁骑,哪怕是有着虎狼之名的八旗铁骑,都能硬刚,他麾下虽然也有不少人去过辽东,但跟人家关宁军比起来,绝对不在一个量级上。
遇到精锐的关宁铁骑,只有一个办法,那就赶紧去跟白广恩会合,背靠香城,或许还能一战。
可惜,新潮河北岸,还有辎重兵马还没过来。
但现在,他们管不了那么多了。
先稳住局势再说。
而此时,驻在城外的白广恩部,大部分士兵还在睡觉,听到动静还以为吴军开始进攻了,跑出来才知道来了援军。
不对;
是援军遭到了伏击。
白广恩到现在才明白,吴军之所以昨天停止了进攻,目的竟然是李过的援军。
原来,吴三桂决定出兵的之后,马上让孙文焕带兵赶往玉田,自己也带着四万步骑连夜出发。
他以一万骑兵先行,后续人马也于当天晚上赶到。
料定唐通可能增援,吴三桂将后面来的三万人布置在了新潮河附近。
果然,唐通和李来亨领着大军于拂晓赶到。
“快,集结全部兵马,跟我出营!!”
白广恩赶紧跟刘国喜集结兵马,攻打包围他们的关宁军。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他们大营附近,却传来了炮声。
轰隆,轰隆!!
吴三桂麾下可是有成建制的火器部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