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让子弹飞一会儿
小
大
“老爷,银子没了,咱可以再赚,现在城里粮价那么高,咱的粮仓里还存着一万多担粮食可以出手,算下来,这几天都粮食,咱也赚了二十万两。”
现在的粮价,高达十二两一担。
将粮食全部卖出,二十万两银子就赚回来了。
田家本就经营粮食生意,不仅有好几家粮铺,还管着宫里的粮食供应。
听到这里,田敦艮心里总算好受些。
但,
赚二十万两,怎么够?
赶紧让管家去其他商号打听消息。
之前从吴履中等人家里抄出的银子,朱慈烺交给了户部保管。
田敦艮捐的二十万,让曹正送到了内帑,算上之前的八十万,手上算是还有一百万两银子。
……
时间来到3月25日,朱慈烺穿越的第9天了。
粮食市价由昨天的十二两,涨到了十五两。
毕竟昨天发的那点粮食对于百姓来说,几乎是杯水车薪。
到了早晨,各大粮铺外面又排起了长龙。
许多百姓砸锅卖铁,将压箱底的铜板都全部拿出来。
依然买不了几两米回去。
相反当铺的生意,变得红火,可这些奸商,趁火打劫,东西连平时一半的价格都卖不上。
层层盘剥,苦不堪言。
“皇上,现在许多百姓买不到粮聚集在街上不肯离去,要是再买不到粮,真要饿死人了。”方岳贡额头冒汗,担心会出现民变。
“呵呵,没事,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你们多派些民壮在大街上维持秩序就好。”朱慈烺喝了一口水,轻描淡写。
“啊……”
“让子弹再飞一会儿?”方岳贡第一次听到这种炸裂的词语,眼睛都圆了。
“方大人,皇上的意思是再等等。”汪永洪忙着解释。
“行,老臣这就安排人手。”方岳贡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没想到还皇上一点不在乎。
只能急匆匆的跑出去。
粮价暴涨;
不仅百姓买不到粮,许多官员家里,也开始缺粮。
要不是朱慈烺上次结清了欠下的俸禄,估计大部分人都要饿肚子了。
东城;
前刑部尚书,府邸。
张忻手里捧着一杯茶,脸上带着欣慰的笑容:“呵呵,朱慈烺,我现在倒是要看看,你怎么应对。”
“按照目前的粮价,城里大部分人家都要饿肚子了,他还给老百姓发粮,我看他能有多少粮食发出去。”
“大人所言极是,现在到处都缺粮,再过几天,饿出人命了,到时候,军心大乱,朱慈烺定然还要来求咱们。”
粮食危机出现后,张忻以及上回被朱慈烺罢免的几个官员,聚在一起,都在等着看笑话。
徐允贞、朱纯臣等人得知消息后,全部都在幸灾乐祸,巴不得朱慈烺马上倒台。
此时;
在城东一处私宅大厅,装饰的金碧辉煌,几名身穿长衫的中年人,分两旁而坐。
主位上坐着的是一个年约二十七八岁的长衫男子。
他们都是京城主要的粮商。
中间主位上坐着的长衫男,名叫范琦,是山西八大粮商,范家家主范永斗的侄子。
别看他还不到三十岁,却久经商海,为人老练。
“诸位,掌管,按照我们家主的意思,明天范家要将粮食提升到二十两,不知大家意下如何。”范琦似笑非笑的朝着下方望去。
京城的粮食供应,范、孔、渠三家就占了百分之接近五成份额。
范永斗一家就占了总份额的两成。
其他浙商、徽商、在八大粮商面前,只是小卡拉米。
历史上,八大奸商对满清崛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明朝极力封锁满清鞑子的情况下,八大奸商利用地理优势,将禁售的粮食,盐铁、等物资源源不断的输送到官外,赚取高额利润。
八大奸商,后来也在满清入关之后,被封为八大皇商。
无论以今天,还是当时的视角,八大奸商无视朝廷禁令,妥妥的汉奸行为。
比起吴三桂,八大皇商,更加可恶。
“既然范掌管决定涨,我渠家自然也要跟上。”
“那就二十两吧。咱们八家根基都在张家港,我们不向着闯王怎么都说不过去。”
侯家,常家,乔家的掌柜纷纷同意。
殊不知,他们几个人嘴巴一张,对于那些筹钱买粮的百姓来说,好不容易弄了几个救命钱,排着队买米的人,突然看到粮铺挂出涨价招牌。
天都塌了。
“苍天啊,怎么又涨了,还让不让人活啊!!”
“这可怎么办啊,我家才变卖所有的东西才凑了一百文钱,一斤米都买不到,以后可怎么办啊。”
好几个老百姓,崩溃的大哭。
其他人虽然没有这般,但全都是一脸沮丧。
然而,更让人绝望的是,刚刚买了不到一个时辰到米,店家就挂出了售罄的牌子。
百姓们只能纷纷前往下一家,看能不能碰碰运气。
大街上,到处都能听见妇人的哭声。
军机处;
李国桢、李邦华等人,听说粮食价格又涨了,气得喊打喊杀。
“这帮奸商,真是无法无天啊,皇上,干脆派兵,将奸商的粮食全部接管了。”李邦华义愤填膺。
“这些贼子,吃人不吐骨头啊,李御史说的对,现在是战时,干脆以直接镇压,看他们还能猖狂。”李若琏道。
“两位大人,此事恐怕不妥,虽然这帮人的行径,招人厌恶,但朝廷毕竟还要颜面,哪怕要做,也不能以朝廷的名义。”范文景说的比较中中肯。
“范大人,你现在怎么也畏首畏尾了,这帮奸商,是应该好好惩治了,囤积奇居,哄抬物价,本就能将他们拿下。”
李邦华身为御史,有时候连皇帝都敢顶撞,怼范文景更不在话下。
但,长远来看,范文景说的也不是没道理。
如果朝廷随随便便就能将商人的资产接管,将会丧失人心。
朱慈烺轻轻一笑:“呵,诸位爱卿,不必再争了,朕以为,范大人说的不无道理,我们代表的是朝廷,可不能意气用事。”
他刚说完却又话锋一转:
“只有沉得住气的冷漠,才能成为这场博弈的最后赢家。”
“朕要的不仅仅是粮食,更要将这些奸商连根拔起。”
“方爱卿,马上联络前几天卖粮给你的浙商,准备开仓!”
……
现在的粮价,高达十二两一担。
将粮食全部卖出,二十万两银子就赚回来了。
田家本就经营粮食生意,不仅有好几家粮铺,还管着宫里的粮食供应。
听到这里,田敦艮心里总算好受些。
但,
赚二十万两,怎么够?
赶紧让管家去其他商号打听消息。
之前从吴履中等人家里抄出的银子,朱慈烺交给了户部保管。
田敦艮捐的二十万,让曹正送到了内帑,算上之前的八十万,手上算是还有一百万两银子。
……
时间来到3月25日,朱慈烺穿越的第9天了。
粮食市价由昨天的十二两,涨到了十五两。
毕竟昨天发的那点粮食对于百姓来说,几乎是杯水车薪。
到了早晨,各大粮铺外面又排起了长龙。
许多百姓砸锅卖铁,将压箱底的铜板都全部拿出来。
依然买不了几两米回去。
相反当铺的生意,变得红火,可这些奸商,趁火打劫,东西连平时一半的价格都卖不上。
层层盘剥,苦不堪言。
“皇上,现在许多百姓买不到粮聚集在街上不肯离去,要是再买不到粮,真要饿死人了。”方岳贡额头冒汗,担心会出现民变。
“呵呵,没事,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你们多派些民壮在大街上维持秩序就好。”朱慈烺喝了一口水,轻描淡写。
“啊……”
“让子弹再飞一会儿?”方岳贡第一次听到这种炸裂的词语,眼睛都圆了。
“方大人,皇上的意思是再等等。”汪永洪忙着解释。
“行,老臣这就安排人手。”方岳贡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没想到还皇上一点不在乎。
只能急匆匆的跑出去。
粮价暴涨;
不仅百姓买不到粮,许多官员家里,也开始缺粮。
要不是朱慈烺上次结清了欠下的俸禄,估计大部分人都要饿肚子了。
东城;
前刑部尚书,府邸。
张忻手里捧着一杯茶,脸上带着欣慰的笑容:“呵呵,朱慈烺,我现在倒是要看看,你怎么应对。”
“按照目前的粮价,城里大部分人家都要饿肚子了,他还给老百姓发粮,我看他能有多少粮食发出去。”
“大人所言极是,现在到处都缺粮,再过几天,饿出人命了,到时候,军心大乱,朱慈烺定然还要来求咱们。”
粮食危机出现后,张忻以及上回被朱慈烺罢免的几个官员,聚在一起,都在等着看笑话。
徐允贞、朱纯臣等人得知消息后,全部都在幸灾乐祸,巴不得朱慈烺马上倒台。
此时;
在城东一处私宅大厅,装饰的金碧辉煌,几名身穿长衫的中年人,分两旁而坐。
主位上坐着的是一个年约二十七八岁的长衫男子。
他们都是京城主要的粮商。
中间主位上坐着的长衫男,名叫范琦,是山西八大粮商,范家家主范永斗的侄子。
别看他还不到三十岁,却久经商海,为人老练。
“诸位,掌管,按照我们家主的意思,明天范家要将粮食提升到二十两,不知大家意下如何。”范琦似笑非笑的朝着下方望去。
京城的粮食供应,范、孔、渠三家就占了百分之接近五成份额。
范永斗一家就占了总份额的两成。
其他浙商、徽商、在八大粮商面前,只是小卡拉米。
历史上,八大奸商对满清崛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明朝极力封锁满清鞑子的情况下,八大奸商利用地理优势,将禁售的粮食,盐铁、等物资源源不断的输送到官外,赚取高额利润。
八大奸商,后来也在满清入关之后,被封为八大皇商。
无论以今天,还是当时的视角,八大奸商无视朝廷禁令,妥妥的汉奸行为。
比起吴三桂,八大皇商,更加可恶。
“既然范掌管决定涨,我渠家自然也要跟上。”
“那就二十两吧。咱们八家根基都在张家港,我们不向着闯王怎么都说不过去。”
侯家,常家,乔家的掌柜纷纷同意。
殊不知,他们几个人嘴巴一张,对于那些筹钱买粮的百姓来说,好不容易弄了几个救命钱,排着队买米的人,突然看到粮铺挂出涨价招牌。
天都塌了。
“苍天啊,怎么又涨了,还让不让人活啊!!”
“这可怎么办啊,我家才变卖所有的东西才凑了一百文钱,一斤米都买不到,以后可怎么办啊。”
好几个老百姓,崩溃的大哭。
其他人虽然没有这般,但全都是一脸沮丧。
然而,更让人绝望的是,刚刚买了不到一个时辰到米,店家就挂出了售罄的牌子。
百姓们只能纷纷前往下一家,看能不能碰碰运气。
大街上,到处都能听见妇人的哭声。
军机处;
李国桢、李邦华等人,听说粮食价格又涨了,气得喊打喊杀。
“这帮奸商,真是无法无天啊,皇上,干脆派兵,将奸商的粮食全部接管了。”李邦华义愤填膺。
“这些贼子,吃人不吐骨头啊,李御史说的对,现在是战时,干脆以直接镇压,看他们还能猖狂。”李若琏道。
“两位大人,此事恐怕不妥,虽然这帮人的行径,招人厌恶,但朝廷毕竟还要颜面,哪怕要做,也不能以朝廷的名义。”范文景说的比较中中肯。
“范大人,你现在怎么也畏首畏尾了,这帮奸商,是应该好好惩治了,囤积奇居,哄抬物价,本就能将他们拿下。”
李邦华身为御史,有时候连皇帝都敢顶撞,怼范文景更不在话下。
但,长远来看,范文景说的也不是没道理。
如果朝廷随随便便就能将商人的资产接管,将会丧失人心。
朱慈烺轻轻一笑:“呵,诸位爱卿,不必再争了,朕以为,范大人说的不无道理,我们代表的是朝廷,可不能意气用事。”
他刚说完却又话锋一转:
“只有沉得住气的冷漠,才能成为这场博弈的最后赢家。”
“朕要的不仅仅是粮食,更要将这些奸商连根拔起。”
“方爱卿,马上联络前几天卖粮给你的浙商,准备开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