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跟着皇上混有肉吃

被烧死在翁城内的精锐就有一千三百多人,包括九百多骑兵。


左安门,右安门,以及永定门城外的损失,总共战死了两千多人。


这还不算逃回去的伤者。


因为野外作战,伤者死亡率极高。


所以保守估计,这一仗,李自成损失五千人以上。


刘文耀把立功将士名单呈上来,朱慈烺当场大行封赏。


他还将一些人物专门点名,大加赞赏,塑造典型案例让大家学习,提振士气。


哨长马光裕,身中两箭,依然坚守城头,带队杀敌,被提拔为把总。


把总张敬风,重伤之下,抱着震天雷冲下去,与敌人同归于尽,加封坐营官。


队长,唐明武在敌人冲上来时,身先士卒,斩敌五人,提拔为哨长。


火铳手,王九,杀敌八人,弹无虚发,连升三级,提为哨长,调神机营。


受到嘉奖的将士,共有一千多人。


赏银发下去一万多两。


王德化和王承胤突然叛乱,八百多人被剿,刘文耀又通过俘虏,揪出不少同党。


遭受牵连者达五百多人。


加上受伤、战死减员,两大营的兵马锐减到了两万五千人。


朱慈烺趁机将王承胤的右掖兵马番号撤销,兵马打散,就算里面还有少数王承胤党羽的漏网之鱼,也掀不起风浪。


两大营不打算补充新兵了。


兵油子太多,有时候连刘文炳、李国桢都指挥不动,若非情况紧急,朱慈烺实在不想用这样的军队。


让他们慢慢消耗吧。


打完这一仗。


等新兵形成战斗力,老弱病残,兵油子都该裁撤了。


虽然有卸磨杀驴的意味。


不地道。


但放在国家层面上,朱慈烺不玩圣母,该杀杀,该裁的裁。


不养闲人。


崇祯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为了所谓的公平,瞻前顾后,活要面子死受罪,最后把自己逼上绝路。


朱慈烺不喜欢刘备,曹操才是正人“君子”。


“李爱卿,这一仗,凡是战死的将士,抚恤银必须分毫不差的交到他们家人的手里。”


“籍贯不在京城的,由军机处成立专门的兵抚司管理,待京城解围之后,在派人送出去。”


人家豁出了性命守城,该给的一定得给,绝不能含糊。


“臣遵旨!!”


皇上对士兵的抚恤,极其看重,李国桢不敢有任何怠慢。


加上前几日战死的将士,守军一共死了二百多人,伤者达到了八百。


朱慈烺又下令,给受伤的将士,每人发二两抚恤银,算是营养费。


一天之内,赏银和抚恤银就发出去两万多。


花的太多。


王承恩拿银子都觉得肉疼。


“承恩,不必如此,银子就是用来花的,若都放在仓库不用,等李自成进城,还得是人家的。”


“记住一句话,银子必须转化为战斗力,否则,连土都不如。”


朱慈烺笑道。


“是,奴婢记下了。”王承恩深吸了一口气。


“走,我们去看看方大人弄回来的马肉,朕宣布,今晚全体将士,吃肉!!”


杀了近千匹马,看着都心疼,若是能缴获,还能练出上千骑兵。


可惜了!


不过弄了这么多马肉,大家还是很高兴。


生逢乱世的明末百姓,别说吃肉,就连稀粥都无法保障。


吃肉绝对是奢侈。


哪怕有点田产的地主家,碗里也未必顿顿有肉。


京营士兵的生活同样艰苦,饭虽然免费,有时候连米饭都限量供给,吃不饱是常态。


更别说吃肉了。


得知今晚有肉吃,众将士一片欢呼。


朱慈烺深知改善生活的重要性,要让将士们清楚,跟着皇上混有肉吃。


不仅上战场的士兵,还在训练的新兵,一样得补充体力。


处理马肉的人,虽然不专业,但被杀死的战马一丁点都不会浪费。


马骨,马皮用来熬汤。


连内脏都得仔细弄出来。


粪便还能用来当肥料。


封锁的城门被挖开后,士兵排着队,将马肉源源不断的从翁城里运出来。


足足挑了两千多担。


比缴获一万担粮食更有分量。


“方爱卿,等会儿你们派人将肝脏全部挑出来,专供给火铳兵。”朱慈烺又有新的命令。


方岳贡赶紧执行。


李国桢和范文景几个没说话,却是一脸诧异不懂就问:“皇上,肝脏供给火铳兵吃,这,难道有什么说法吗?”


他们已经习惯了朱慈烺下达一些古怪的命令。


“能有什么说法,肝胆明目罢了,这一点恐怕刘太医比朕更清楚。”朱慈烺翻身上马,朝着广渠门那边而去。


他看到工部主事,赵士锦往这边来了。


赵士锦负责修翁城,前几天还接了制作水泥石灰的活,匆匆赶来,必有要事汇报。


李国桢几个还在琢磨着肝胆明目的事,见皇帝离开,赶紧跟上去。


“皇上,成功了,我们的水泥和石灰,都成功了,在宣武门做的实验,您去看看吧。”


赵士锦灰头土脸,身上脏兮兮的刚从窑炉里出来。


眼神中却带着喜色。


朱慈烺跟上他,很快来到了广渠门外。


这里原本也要修翁城,因为材料不足,只修了一堵墙,就停下来了。


昨晚,赵士锦他们将弄来的水泥和石灰,在这堵墙的基础上加宽,到了下午,战事结束后,来查看,发现砖头开始固定了。


这可让赵士锦等人欣喜若狂。


要不是朱慈烺一直有事,他们早就过来了。


朱慈烺看了还没有用完的水泥后,又检查了墙体固化程度,虽不如现代精细水泥,但用来修筑城墙,完全没问题。


“窑炉是谁烧制的。”


看完之后,朱慈烺微微皱着眉头,看向赵士锦。


“呃,回皇上,窑炉是臣指挥,马四海他们烧制的,是窑炉烧的不好吗?”


“要不,臣再检查检查看。”赵士锦一头雾水,以为哪里没做好。


一旁的马四海和几个工匠,吓了一跳,额头都在冒汗。


急忙跪下。


“皇上,小的第一次烧制水泥和石灰,您饶了小的吧,小的一定仔细检查火候。”


呃?


朱慈烺一头雾水,赶紧招呼他们起来:“赵大人,快起来,你们几个都起来吧。”


“朕不是要责备你们,而是你们做的很好,朕要赏赐你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