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英雄年少
一同来的那个叫薛仁贵的小孩子也毫不怯场,跟在众人后面大大方方的落座。~纨`夲?鉮¢占` .唔+错*内′容?
“薛仁贵,你喜欢吃什么果脯饼子自己拿”,李世民倒是很喜欢这个小男孩,对他满脸都是嘉许之意。
“诶,太子殿下,我晓得啦,太子殿下别当我是小孩子,我也是大唐的战士,箭法可准的很呢。”
“对对对,谁不知道小将军武艺了得,家里还有一只母老虎坐阵”。
一席话把众人都逗的笑了起来。
茶还未过半盏,只听到铁蹄铮铮,渭水对面有好几拨人马陆续飞驰过来,但到了渭水便桥这边就驻足不前,不再跨桥半步,而是在那探头探脑的不停张望。
李世民与众将对这些突厥斥候也是毫不理会,自顾的品茶闲聊。
哈小维却是大感奇怪,忍不住问道“这些斥候的服饰怎么千奇百怪的?”
“哈少没和突厥人打过仗,也难怪不知,哈少不妨仔细瞧瞧,这几拨斥候是不是俩俩分布,总共有7队人马?”
哈小维仔细一看,果然是这拨斥候里从服饰分布上看大体有七八类是相同的。
“那...这个怎么说?”
“那还不简单吗,灰色插有羽毛的,那是颉利可汗的斥候,灰黑相间的,那是突利可汗的斥候,衣服满是补丁的,那是薛延陀部,衣领绣有把弯刀的是铁勒诸部,牛皮裤子束在腰间的是室韦,马头上戴有护具的是靺鞨,剩下那一拨是契丹的。”
“怎么会那么多部族?他们都是突厥人吗?”哈小维惊讶的问道。
“哼,突厥人倚仗兵锋,欺压周边各个游牧部落,一有战事便裹挟各个部族出征,此次入侵大唐,自然会把他的这些小弟带上,哼,这些游牧民族当我们中原人牛马惯了,以为我们会像羊羔一样任他们宰割,自然就趋之若鹜了。.m!y.j\s,c¢h`i\n¢a^.′c`o¨m!”
“要不是天节军让开了防区,哪里能让这些兔崽子到这渭水长安耀武扬威,这李艺实是可恶。”
“他恐怕也有难言之隐,突厥势大,他天节军独木难支,朝廷的府军因为齐王造反又不能北上接应,他的难处也确实大。”
“有难处就能放开防区吗?”
“就是,我们倒要让天节军看看什么才是郝昭的镇骨,镇守城池,必以骨相拼!突厥人一步都过不了这渭水,即便你天节军的李艺做不了郝昭,但在防区游弋阻隔突厥人总不会有问题吧。”
“总之天节军难辞其咎,但现在并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
“辅机大人说的对,现在还不是计较责任的时候,当务之急是守土安民,别以为突厥人势大咱们就怕了他,咱们也用不着郝昭的以骨相拼,有太子殿下在,有长安城百姓的民心,咱们就能不战而屈人之兵。”
李世民听到秦琼的话笑而不语。
萧瑀不善战阵,对秦琼的话不甚明了,便抱拳向着李世民说道“太子殿下,贼众势大,畏威不畏德,臣还是劝谏太子殿下,不必犯险在此,退回长安坚城,坚守住足矣,贼见不能攻下长安,势必远遁。”
李世民微微一笑,“萧相所虑极是,只不过贼人虽众,却不足虑也,突厥人虽然统属各游牧部族犯我疆土,但靠的是武力而不是仁德,本身不是铁板一块,只要瓦解一方,其他就会一轰而散,就算是突厥的颉利可汗、突利可汗,他们虽是同属突厥部落,那也是各怀鬼胎,离心离德,所以大唐看似大军临城,凶险无比,其实却稳如泰山,萧相尽可安心。+优′品,小~说/枉, ~首`发?”
萧瑀这才恍然大悟,脸上忧虑之色渐除,但还是显得眉头忡忡,不但萧瑀,就连舅舅高士廉也是脸有忧色。
李世民轻叹了口气,其实李世民并没有对萧瑀合盘道出心中所计划的谋略,说这些话不过是以安萧瑀之心,但现在好像不全盘讲出来,萧相和舅舅都不心安,于是便温言对着萧瑀和高士廉说道“那些突厥人畏威不畏德,如果单凭游说就能以不战而屈人之兵,那这些突厥人就不配是大唐的心腹之患了。”
萧瑀和高士廉听了李世民的话都一时怔怔不语,一齐看着李世民听他继续讲下去。
“突厥人能威压那么多的游牧部落,乖乖的做他的小弟,甘愿任突厥人驱使,这实力是绝对不容小觑的,仅凭游说就想不战而屈突厥之兵,这无异于痴人说梦。所以不打痛他们,不打服他们,岂会退兵,世上所有的不战而屈人之兵,都是你把他打服了,打趴下了,他才愿意屈服你,不敢再招惹你。”
众将听了都纷纷点头表示认可。
“现在本宫最想听到的消息便是在泾阳的尉迟敬德能够全歼突厥前锋的战报,这份战报才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那个屈字。为了消灭这支突厥前锋,本宫把大唐最精锐的黑骑士与玄甲军全押上去了,还有原天策上将军府最能打的将领几乎全都放在了那里,除了秦琼和段志玄没去,但这都不要紧,有敬德和张公瑾、侯君集他们,突厥前锋那点人马又算得了什么。”
萧瑀和高士廉这才明白了李世民为
何执意要单骑简从来这渭水河畔“迎接”突厥人,原来是为了给尉迟敬德他们赢得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突厥大军不能前去救援,从而吃掉那一大坨的突厥前锋,这些突厥前锋可是突厥人精锐中的精锐,灭掉他们一定会打痛颉利可汗和突利可汗,这样才能以不战而屈人之兵。
“太子殿下妙计,只是突厥虎狼之士,各游牧民族不习王化久矣,太子殿下犯险亲临依然是兵行险着,臣还是最后劝谏太子殿下以大局为重,回长安城主持大局,这里有老臣和秦琼、段志玄足矣。”
李世民嘴角轻扬,自信又乐观的对着萧瑀说道“突厥颉利可汗、突利可汗都是老相识了,从前朝炀帝开始,那时本宫还只是15岁的少年郎,就自告奋勇去雁门关救驾,与突厥人实打实的对战过,那时本宫尚且不惧,现在本宫贵为太子,还有大唐百姓和诸位臣僚相助,更岂会怕他们,本宫要做草原的天可汗,这些草原酋长不过是本宫的执戟郎中,何惧之有,萧相此事不必再提了。”
“喏”,萧瑀抱拳应喏道。
这个时候,有一个灰色插有羽毛的斥候大着胆子骑马上了便桥,众将勃然大怒,段志玄拿起硬弓便欲从亭子之上将其射杀。
李世民摆摆手,示意段志玄稍安勿躁,然后却是对着薛仁贵说道“小将军,本宫派你做大唐的前锋将军,可敢上前去射退突厥斥候。”
众人听了大为惊讶,不明白太子殿下为何会让一个小屁孩去做这个事。
“有何不敢,小将接令”, 薛仁贵把满嘴的糕饼吞进了肚里,用手一抹嘴角,拿起他的小弓翻身上了小马,铁骑蹬蹬的冲上了便桥,向着突厥斥候冲去。
除了李世民,其他人的心都紧张起来,毕竟一个小屁孩面对的可是突厥精锐斥候,段志玄的手紧了紧,己经握着一枚狼牙箭,要是情况不妙,他会毫不犹豫的提弓射杀突厥斥候,保住这个小屁孩的命。
对面的突厥斥候也很惊讶,搞不明白怎么会有一个小屁孩从桥对面冲过来。
就在两人相距十步开外的时候,薛仁贵双腿夹紧马鞍,抽出箭矢,对着突厥斥候射了过去,那个突厥斥候丝毫不惊,抽出圆月弯刀,迎着箭矢一刀劈开。
但谁知薛仁贵的这一箭其实是个虚招,他手上早己经拿起另外两支箭矢,同时搭在弓弦上,一箭双发,射向那个突厥斥候。
突厥斥候也是大意了,在格挡第一支箭的时候,发现射过来的箭矢软弱无力,对面又是个骑小马的小孩子,那就更加不放在心上了,所以根本就没防备到薛仁贵竟然能一箭双发,而且这次射过来的箭矢疾如流星,势大力沉,和刚才软弱无力的来箭判若两箭,突厥斥候使出看家本领,在电光火舌之间把射向命门的那支箭格挡开,但薛仁贵一同射出的另一支箭矢就没办法格挡了,只听噗的一声响,射中了他手握圆月弯刀的胳膊,皮甲竟然也挡不住箭矢的力量,箭头首接没入了胳膊里。
“啊!”突厥斥候一声惨叫,手中的圆月弯刀哐当一声掉到了便桥上。
其他斥候大惊,冲上前来接应那个受伤的斥候,其中还有一个斥候在暗处操起强弓,瞄向了薛仁贵,只听噗的一声响,那个手握强弓的斥候应声倒地,原来是远在亭子里的段志玄发现有突厥斥候要射冷箭伤害薛仁贵,段志玄便一发神箭将他入魂,把这个射冷箭的突厥斥候射了个透心凉。
这一下所有突厥斥候不敢再待在便桥上了,救回那个受伤的斥候,退回了渭水岸边,嘀咕几下商议之后便分出了一半人马向北而去,其余斥候则在西周继续巡视探查。
李世民自然知道这些斥候是回去报信了,也不去理会,都站在亭子边上迎接薛仁贵凯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