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调兵遣将

其余诸将也多是不以为然,心想突厥人战力爆棚,怎么能说是不足为虑呢?这哈小维没打过仗,尽在那纸上谈兵。!秒?漳.结^晓_说+徃^ ?首¢发.

哈小维却是毫不理会尉迟敬德的瞎哔哔,继续说道“突厥人是游牧民族,如果一个连城镇升级、出兵都靠游牧的部族,资源肯定很薄,打不起持久战,只能爆兵打一波,这种一波流打法只要提前预备很好破...”

诸将听的更是一头雾水,什么资源很薄,打不起持久战,只能爆兵打一波,这说的是啥?

李世民却是听的微微点头,他和哈小维朝夕相处惯了,对于哈小维的许多新鲜说词早就能心领神会,哈小维说的什么游牧打法,依稀记得他以前曾经对自己说过,说是有一款叫《帝国时代罗马崛起》的游戏,在游戏里如果采取游牧打法(通过打猎、采集野果)虽然能快速升级和爆兵,却是没有后续资源,只要顶住游牧一波,靠种田流就能反推回来,哈少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突厥人来势虽然凶猛,却没有资源后续,只要能顶住游牧打法最猛的一波,胜算就在眼前。

只听哈小维继续说道“别看游牧打法很猛,只要我们能卡住要塞,保护好百姓,游牧打法伤不到我们的经济,等我们爆起兵来,突厥人连逃跑的机会都没有,而且突厥人说什么二十万铁骑,依我看吹水还差不多,游牧打法哪里能爆那么多的兵,满打满算凑个十万铁骑就顶天了...”

诸将听到这里都是心里不禁暗暗点头,这些人戎马半生,自然知道要凑足十万兵马需要多大的人口基数,这次突厥人恐怕是以倾国之力来犯大唐了。

“所以我们要避免和突厥人硬刚,就像房玄龄大人说的那样,守城为下攻心为上,就像放风筝一样,一扯一放间风筝死他。`j^i`n*j′i*a¢n-g/w?x-c¨.,c`o~m\”

诸将顿时又怔住了,这放风筝又是几个意思。

这里边只有李世民、长孙无忌、房玄龄几人听明白了放风筝的意思,哈小维说的意思就是不要和突厥人正面对垒,要像放风筝样一松一紧间拖住敌人,让敌人的攻击无效,无法正面攻击到长安城。

“哈少果然是少年奇才,所言甚合本宫所想,只不过是话说的糙了点,哈哈,诸将以为如何?”

“是的,太子殿下,哈少所言是话糙理不糙,臣附议”。

“臣也附议”

见到长孙无忌和房玄龄同时附议,诸将都有点懵,这两个王府顶级谋士到底领悟了啥?难道放风筝也是个战术?还能对付来去如风的突厥人。

尉迟敬德哈喇个嘴对着程咬金说道“哈少讲的啥?难道去长安城放风筝就能打赢突厥人?”

程咬金其实也听不明白,却故作聪明的说道“嗐,这有啥难懂的,哈少的意思是让我们坐着风筝去打敌人呗,说好了,到时你骑着马扯线,我坐在风筝里头,你拉着我飞。”

尉迟敬德看了一眼程咬金十月怀胎的将军肚,半点都不信,就凭你程咬金这猪猡几百斤的样还能飞上天,摔不死你。

李世民也不再和诸将打哑谜了,他面容一肃,王者气派尽现,曾经那个战场上战无不胜的天策上将军的气场又回来了,诸将都感受到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帝王光环笼罩,不约而同的胆气一壮,眼前再也没有什么不可战胜的敌人了,一齐静静肃穆的对着李世民忠诚的凝视。

“诸将听令。”

“喏”。

“此番突厥颉利可汗、突力可汗趁我朝野动荡之际,倾巢出动,妄图首驱长安虏我百姓,灭我大唐,是可忍,孰不可忍,长安城虽然兵力不济,但有诸将在此,本宫又有何惧,只要诸将戮力同心,大胜不过举手投足尔,侯君集听令。+3`巴.墈`书¢蛧¨ -已¨发.布,蕞,鑫.章?结`”

“末将在。”

“传我太子令到洛阳面见屈突通老帅,令其调洛阳2200玄甲军即刻到长安城听令。”

“喏”。

“尉迟敬德。”

“末将在。”

“令你为泾州道行军总管,率800黑骑士于泾州设伏,不全歼突厥先锋不要回来见本宫。”

尉迟敬德咂咂嘴,满不在乎的抱拳应喏。

李世民双眼刚毅的看着尉迟敬德,这个大唐第一勇将,在他心目中排第一的爱将,此刻李世民内心竟然有一丝丝的不忍,因为尉迟敬德将要面对的是突厥最强战力的先锋部队,此战之凶险,可能有去无回。

“此战事关大唐存亡,敬德可有什么要求?”

尉迟敬德一怔,他还从未见过李世民这么婆妈过,不禁看了一眼李世民,见他双眼殷切的看着自己,满满的关爱之情,他一个憨憨浑人也感受到了太子殿下的那种爱护关切之意,不禁心头大为感动,喉咙哽咽了一下才说道“太子殿下放心,有俺在,突厥前锋一个也过不了泾阳,俺也没啥要求,只求太子殿下把湛卢宝剑借俺使使。”

李世民二话不说,从腰间解下湛卢宝剑双手递予尉迟敬德。

尉迟敬德眼圈一红,双手屈膝接过,握在怀中,宛如一尊金

刚天神。

李世民同样眼圈一红,他也知道此战必是血战,但没有办法,这种仗只能交给最信任的人。

李世民情绪波动也只是一瞬间,脸色重回冷峻,沉着声说道“张公瑾、程咬金、公孙武达、独孤彦云、刘师立、杜君绰、张亮、庞卿恽、周孝范、元仲文、樊新、郑仁泰、郭品、秦行师、张士贵、钱九陇诸将听令”

李世民喊到哪一个将领,哪个将领便抱拳应喏出列。

“张公瑾为行军大都督,全权指挥诸将,率侯君集从洛阳调回的2200玄甲军保护尉迟敬德的侧翼,诸将听仔细了,不全歼突厥前锋不要回长安见本宫。”

“喏”,被点将的所有将领无不铿锵有力的一齐怒吼应喏。

“张亮己经探听明白了,突厥的前锋会有二万铁骑,但这又怎么样,决定战争胜负的天平从来不在于人多,在于诸将有没有力挽狂澜的勇气与决心,对于这一点本宫从来不担忧,我只恐这二万突厥铁骑太少,你们赢的不过瘾,诸将负责歼灭这支突厥前锋,本宫负责去抵挡那号称二十万突厥铁骑的颉利可汗和突力可汗,本宫要让突厥人知道,我大唐的太子为了大唐的黎明百姓愿意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

“太子殿下,万万不可”,诸将一听到李世民要亲自出马去抵挡那二十万凶猛的突厥铁骑,无不焦急的进行劝谏。

“是啊,太子殿下,您是三军统帅,岂可只身犯险。”

“再说太子殿下己非秦王,而是国之储君,为国之大计着想,不应再做曾经秦王出征之事。”

“就算太子殿下不为自己着想,也要为大唐和大唐的黎民百姓着想,只要太子殿下坐镇长安,这大唐就有了主心骨,突厥人再凶猛,对大唐那也是皮肉之疾,不足为患。”

“房玄龄大人说的在理,太子殿下请慎之,所谓三军不可夺其帅,匹夫不可夺其志,中军犯险,则军心不稳,我等皆愿誓死保卫大唐,只求太子殿下稳坐中军,让我等心安,看我等凯旋而归。”

李世民看着诸将情绪激动的劝谏着,只是微微一笑,“我岂不知诸公所言在理,只是圣人有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如果本宫这个大唐太子都不愿出征守国门,那大唐的百姓还要我这个太子干什么?哼,区区突厥二十万铁骑,难道就能吓到本宫吗?你们觉得本宫做了太子就再也不是那个与尔等战场同袍,一齐甘冒矢石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大唐秦王了吗?难道本宫做了太子就要惜命而不顾大唐百姓生死的深宫之主吗?诸将不必再言,本宫将亲率长孙无忌、房玄龄、高士廉、萧瑀、秦琼、段志玄、哈小维出长安渭水,亲自“迎接”这些不请自来,凶猛如虎狼的不速之客。”

哈小维听到出征的人中竟有自己的名字,不禁浑身打了个寒颤。

诸将欲待再行劝谏,却被李世民摆手止住。

“刘弘基听令”。

“末将在”,刘弘基赶紧抱拳出列。

“任国公亲率两万禁军于指定日期在渭水两山之中隐蔽列阵,多布旗帜,待我鸣金擂鼓之时列阵而出,以壮声势即可。”

“这...喏”,刘弘基虽有疑惑,却是毫不犹豫的听命应喏。

“好啦,点将己毕,哈少留下,其余诸将自行前去准备吧。”

“喏”。

看到诸将眼中还是满脸疑惑,李世民知道诸将并不放心,当下只是微微一笑,从容笃定的说道“诸将放心,只要诸将在泾阳阻住突厥前锋,本宫一定稳如泰山,本宫这条命就靠诸将了。”

诸将虽然多有劝谏之心,但见太子殿下说的这般斩钉截铁,也只能忍住不说,先行退下。

等到所有将领都退出后,大明宫只剩下了李世民与哈小维。

李世民看着大明宫上的皇帝宝座,侧着头沉思一小会,然后向哈小维问道“哈少,你说那些门阀世族大家会不会支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