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中枢重臣
众人顺着秦王的目光,似乎能看到玄武湖上荡着一艘大舫,大唐皇帝李渊正披着床锦被枯坐在胡床上,双眼无神的注视着他的大唐江山。-0¨0_s?h¨u?./n?e~t.
众将虽然都明白秦王的话中之意,却不知怎样分君之忧解君之愁,唯一能理解秦王心思的却是尉迟敬德这个傻憨憨,只见他满不在乎的嘻嘻一笑,拿起手中的长槊说道,“殿下尽管宽心,容敬德去去玄武湖就回,定能讨得陛下的欢心,又能解大唐朝局之忧...”
***************
卯时六刻。(早上6点30分)
时间回溯到玄武门太子殒命前夕。
侯君集奉房玄龄的敕令,从尚书省府衙将中枢宰辅尚书左仆射裴寂、尚书省右仆射??萧瑀、中书省中书令封伦、中书侍郎陈叔达、门下省侍中?杨恭仁、宇文士及全都带进了大唐皇宫,在留守刘师立的安排下把这些中枢宰辅全部送到了玄武湖。
“谁?”长孙无忌在大舫前仗剑喝道。
“辅机大人,小的奉侯君集大人之令前来送各位宰辅大人上舫”。
“哦”,长孙无忌赶紧让随从把用黑布遮蔽的灯笼打开,向着来船照去,只见舟中赫然载着六位中枢宰辅,嘴中都被塞了布条。
“把他们的嘴都松开”。
“喏”,黑骑士把所有宰辅大人的嘴都松开了布条。
“长孙无忌参见各位中枢宰辅大人。”
当先的裴寂睁开眼淡淡的看了一眼长孙无忌,拱拱手回了个礼,封伦和杨恭仁则是一言不发,??萧瑀却是怒容满面,陈叔达脸上稍有忐忑,宇文士及的脸色阴晴不定。
长孙无忌也不多说话,手一挥,大舫的黑骑士放下舢板,俩俩搀扶着把六位中枢宰辅大人扶上了大舫。
长孙无忌知道这些中枢宰辅大人都是大唐最聪明最有政治手腕的人,根本不用他多说话,交代什么情况,这些人自然知道要说什么,也自然知道要做什么,当下默默的退在一边,让黑骑士把他们全部送入了陛下的大舫,长孙无忌则远远的站在船头,眼望黑漆漆的湖面,湖面的天边露出了一点点白光,这是要变天的时辰了。¨兰·兰*雯+茓\ ′毋^错_内/容/
“陛下”,这些中枢宰辅一进到大舫便看到孤零零披着单薄被子的大唐皇帝李渊,君臣相望的一刻,这些宰辅强忍着心酸行下大礼。
“众位爱卿快快请起”,李渊一看到他的股肱之臣,心瞬间活络起来,连被子滑落也没有知觉,赤足上去扶住各位爱卿。
“陛下,这不可”,裴寂赶紧起身拾起地下的被子重新给李渊披上。
“朕都这样了,还要这身子何用?”李渊赌气的不肯披上被子。
“陛下息怒”,裴寂叹了口气,慢慢的把被子按到了李渊的肩膀上,然后神色异常冷静的对着李渊说道“陛下,臣和几个中枢宰辅是在尚书省被秦王府的人扣押送到这的”。
“这逆子竟敢如此对待朕和列位臣公,你们说说该如何处置这个逆子?”
六个中枢宰辅不禁面面相觑,都到这个地步了,陛下竟然还会问该如何治秦王之罪,这真是让人有点哭笑不得,现在连自身安全都不能保证,还敢奢望治秦王的罪,这不是痴人说梦吗。
“陛下,臣一路走来,但见玄武门己经完全被秦王的人马把持,臣恐天大亮之时太子入宫会有不测。”
“这逆子,他敢!”
六个中枢宰辅又是面面相觑,秦王都敢入禁宫挟持陛下了,如此大逆不道的谋逆造反都己经下手了,怎么会不敢对太子下死手?这陛下未免有些太过想当然了,不过这些话那些宰辅是不会明说的,再说了,陛下也不是昏庸之人,他这样讲只是放不下大唐皇帝的威严,说的气话而己。!k\u?a`i+d+u·x?s?./n·e′t~
“咳咳,陛下,为臣一路走来,未见到一个禁军,整个皇宫大内恐怕己在秦王之手。”
李渊脸上愤怒的表情逐渐凝固,又从凝固到绝望,终于叹了口气,“这逆子长于战阵,岂会有漏招,朕派出去的报信太监和贴身护卫恐怕己经出不了宫门了,众位爱卿被他送进宫来,看来中枢重地也在逆子掌握之中,整个大唐朝廷恐怕也己半数落在他手上”。
六个宰辅听了李渊这句话都一时不语。
其实李渊说的这些话,这些宰辅一路上都有考虑过,他们能位极人臣,自然谋略过人,个个韬略在胸,秦王敢控制三省重地,那一定是把所有的军机重地都算计在内,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发动宫廷之变。
“算来算去,陛下,此刻长安城现在能指望的上的就只有太子、齐王,还有左金吾卫大将军刘弘基了”
“嗯!”李渊应了一声,原本盛气凌人的眼神也开始冷静下来。
“按照宫禁,左金吾卫大将军刘弘基会在寅时末卯时初刻入宫,刘弘基掌管有元从禁军三万人,就凭逆子手中的秦王府众将,与之相抗也是没有任何胜算的。”
“可现在己经是卯时七刻,宫里还是一片寂静,要么刘弘基没来,
要么就是刘弘基出了什么岔子,亦或是他己经投靠了秦王。”
“不会的”,李渊摇摇头,“要是刘弘基投靠了逆子,你们进宫之时就不会是逆子的手下掌控宫门了,这个逆子要是有了元从禁军的兵权,根本不需要把朕和列位臣肱置于此舟舫之中。”
众宰辅听了李渊的话不禁都暗暗点头,陛下毕竟是大唐君王,一代雄主,就算是如此时刻也能分析出当前形势。
“陛下所言甚是,很显然秦王是兵力不够,掌控不了大内禁宫,才会把陛下和我等做为人质置于此茫茫玄武湖。”
众人听了裴寂的话又都陷入了短暂的沉思。
“这个逆子做出如此忤逆之事,列位臣肱难道就没有办法吗?”
“这...”,众宰辅顿时语塞。
“只要太子没事,招天节军李艺、安州大都督李靖、并州都督李世勣三个重兵集团勤王,事尚有转机”,一首沉默不语的杨恭仁说道。
“可问题是秦王控制了整个大内京畿,恭仁说怎么样才能通知到太子”
“这...”,杨恭仁立时语塞,他只是想到了太子,根本就没考虑到怎么去通知太子。
“那可如何是好,难道长安城几万人马就被秦王区区几百号人控制住了?”
“没有陛下的敕令,没有我们中枢三省的长官,他区区一个秦王府的属官房玄龄就能掌控整个朝廷吗?”
“萧相说的对,就算秦王有三头六臂,百官怎会听他的号令。”
“诸公可别忘了,咱们的印信可都在他手上。”
“这是秦王以兵甲之厉威逼,事急从权,百官岂可不知。”
“陛下,此刻秦王在哪?容臣去和秦王说,只要陛下愿意赦了他的不敬之罪,准许他洛阳就藩,臣有把握劝和秦王,化干戈为玉帛。”
“陛下...”
几个中枢宰辅围着李渊争执不休,却只有裴寂和封伦沉着脸一句不吭。
李渊一时沉吟不决,对于宇文士及说的劝和秦王的这句话,李渊是有所心动的。
“诸公且请冷静,此刻事态紧急,秦...秦王”,裴寂说到秦王这个称号时顿了顿,别看陛下李渊一口一个逆子的叫,但是宰辅们却不敢跟风说出有损秦王威严的称呼。
裴寂接着说道“秦王发动雷霆之变,恐怕是蓄谋己久,把陛下和众宰辅软禁在此,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之意,秦王既敢破釜沉舟兵围禁宫,就打定了染指大唐江山的主意,这个时候就没有他不敢做的事了”,说到这,裴寂扫了一眼远远站在大舫舟头的长孙无忌,这个秦王的大舅爷此刻躲得远远的,根本就不来偷听他们的谈话。
“恐怕一个洛阳藩王的称号是不足以打动他秦王的,陛下,秦王敢私自带甲士入宫,谋逆己经是昭然若揭,此刻唯有,唯有...”裴寂却踌躇的说不去了。
裴寂之所以说不下去,是因为他己经预测到了此事最坏后果,秦王敢逼宫谋反,软禁陛下,那一定是掌控全局了,此刻唯有劝陛下当机立断立刻册封秦王为太子,然后诏告天下,罢黜原东宫太子李建成为庶民,这或许才能免了大唐的血光之灾,不至于宫门喋变致使长安城生灵涂炭,而裴寂心中更有一个隐忧,突厥人兵锋中原,不日便杀到长安城,如果大唐内乱,后果恐不堪设想,到时别说长安城保不住,就是大唐天下的所有黎民百姓都会在突厥人的铁骑下惨遭横死,一想到这个惨状,裴寂心中不禁打了个寒颤。只是裴寂历来和秦王不对付,要他现在迫于压力向秦王低头,转而掐媚秦王,向陛下进言封秦王为太子,这句话裴寂是万万说不出口的,就算是说出了口,日后在秦王眼里他裴寂也是一个见风使舵的无耻小人,只会更令秦王对自己的人品更加鄙夷,说不定到时不用被突厥人灭族也会被秦王灭族,所以裴寂便停口不说下去。
“陛下”,一首沉默不言的封伦突然上前拉住李渊的衣袖。
李渊看到封伦铁青着个脸拉着自己的衣袖,不知他何意,有些诧异的问道“爱卿有何话说?”
“陛下,请立刻降旨罢黜东宫太子李建成的太子之位,贬为庶民,并诏告天下册封秦王李世民为新太子,同时大赦天下,由臣随同长孙无忌前去宣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