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 恭迎洪门同道

“楚先生,你现在还说,三教原本是一家吗?”

“楚先生,您要是以号码帮龙头的身份,上门拜访。”

“我杜家人一定照足规矩,以江湖大礼招待。”

“好酒好肉,好言好语。”

“可你今天是以洪发山总堂主的身份过来的。”

“那这些旧怨,我就要同你讲清楚。”

“当年的事,到底谁对谁错?”

“我也希望在楚先生这里,得到一个答案。”

摆出事实之后,杜老太反问话语。

这一波操作,让楚千钧身后丁瑶、靓坤、笑面虎、莫一烈等才智人士。

都不知道该怎么答。

这个青帮也太怪了。

老年间的恩怨,你还拿出来说。

楚千钧倒是能够理解。

这个老太是杜家人的话,对于港岛社团的印象,百分百是不好的。

毕竟杜生晚年在港岛,穷困潦倒而死。

稍加思索,楚千钧话语道:

“如果要聊旧怨,那永远都扯不清楚。”

“三教一直以来,都以“反清复明”为最大目标。”

“但是青帮在很长一段时间,不反清而安清。”

“帮助清廷,负责漕运工作。”

“所以有了由青转红,披红挂彩,由洪转青,剥皮抽筋这句话。”

“洪门视青帮为叛徒,见到粮船就打,见人就杀。”

“青帮也一度与洪门大战,势成水火。”

“直到民国时期,日寇来袭。”

“我们三家终归走到了一起。”

“三教共誓,先抗外敌,再论江山。”

“无论前辈的立场如何,对抗外敌的时候,我们的前辈是站在一起的。”

“大家立场不同,最后结果不同。”

“有人赢了,站到了城楼。”

“有人输了,退守于小岛。”

“先辈的是非成败,不是我们这些晚辈有资格论的。”

“是,杜先生晚年到港的时候,港岛社团没有接纳。”

“也没有人愿意让出一块地盘给杜先生。”

“但有一点我希望杜小姐能够明白。”

“当时的港岛黑道,虽然是拜洪门香坛,但他们都是小角色。”

“许多人一辈子都没去过真正的洪门,也不了解这些历史。”

“他们连真正的洪门山主都不认,更何况是青帮。”

“我们号码帮创始人葛煌,同杜先生一样,当时也流落到了港岛。”

“葛煌先生不仅是货真价实的洪门,还是洪发山山主。”

“结果呢?”

“当时我们号码帮所有人,做难民,困守调景岭。”

“也没人说什么同道,愿意帮衬。”

“归根究底,非是洪门人,却挂洪家牌。”

“在那个特殊时期,青帮难道就没有吗?”

“我能答给杜小姐的就是。”

“如果当年港岛有我楚千钧,我会让出一块地盘,给同道栖身。”

“呼……!”

穿着旗袍的杜老太听得,深深出了一口。

虽然楚千钧没有正面答出对错。

可这最后一句话,无疑从侧面答了。

她其实也没想要怎么样,只是希望港岛洪门认个错,低个头。

三教一家这个事情吧,很多人都是说着玩的。

问题当年杜生确实那么干了。

所以他最后的结局,让这位杜老太接受不了。

“春申门下三千客,小杜城南五尺天。”

杜生一辈子干过很多事,好事有,坏事也有。

不可否认的是,帮过的同道确实是多啊。

他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只要是黑道中人找上他。

他都会江湖救急,出手帮衬。

他死的时候,留下欠条三箱。

吩咐后人烧掉,不准要债。

据估计,那些欠条按照今天的算法,价值上亿。

就这么一个黑道人物。

到了港岛连一块容身之地都没要到。

楚千钧完全能够理解他的后人,这么不喜欢港岛黑道。

“好,有楚先生这句话就行了!”

杜老太说着看向其他两个老头。

三人共同起身,抱拳齐声:

“青帮大字辈,帅。”

“万字辈,杜、郭,恭迎洪门同道。”

“请上座!”

“大字和万字辈?”

楚千钧听得这两个辈分,暗道一句老古董。

杜生当年是悟字辈。

下面是觉、万、象,之后还有四十多代。

这三个老家伙,中间那位比杜生还高两个辈分。

另外两位比杜生低两个辈分,都是民国时期的人啊。

“请!”

楚千钧同样抱拳,坐到了左边第一位。

青帮弟子立即让出了左边椅子后方,全部到了右边。

港岛社团的人顺势站到了楚千钧后面,形成人数上的对峙。

落座之后,形势立马变了。

坐在中间那位白眉老头,自称姓帅的,微笑问话道:

“楚先生,惊天他还好吗?”

“哦?”

听得这个问题,楚千钧疑惑道:

“帅老爷子是?”

“我和惊天是同学,从前也是同僚。”

“不过他跟了葛煌,北上两广。”

“我去了西南,组织抗战。”

楚千钧马上就明白了,这位大爷与洪惊天一个部门的,干什么的很清楚。

唯一有点奇怪的就是:

“老爷子既然去西南是组织抗战。”

“那为什么会加入青帮啊?”

“老爷子是大字辈的,辈分比杜先生都高。”

“这……”

问话不用尽,意思却是明了。

你当年有工作啊。

正经工作不干,加入青帮干什么。

你这个辈分,显然加入得很早,比洪惊天恐怕都早。

葛煌与洪惊天,逼不得已混黑道。

你这是主动跳进去的?

“世事如棋,身不由己。”

“那个时候,天下大乱,黑白不分。”

“青帮的牌子,比很多部门还有用。”

帅老爷子一脸感慨,看向楚千钧,解释话道:

“当年我在西南做骡马采购主任。”

“就是采购马、骡子、以及一些牲口。”

“马是给军官骑的,骡子用来拉炮弹,运送军资。”

“可是那个时候,西南七成男丁,都是袍哥。”

“土匪、地保、老大无数。”

“我们外出的人员,常常人财两失,无影无踪。”

“即便用军队押送,也是同样结果。”

“大军出动,军费开支,抵不回骡马。”

“小股部队,常常被土匪狙击。”

“后来上头让我拜入青帮。”

“以黑道会同道。”

“最终得以西南畅通。”

“原来是这样!”

楚千钧了然点头,在那个大时代,黑白确实没那么分明。

有枪就是草头王。

装备差不多的前提下,不是同道,就是敌人。

身后丁瑶、靓坤、笑面虎等人很少听说内地的事。

这会儿听得,心头大震:

我靠,内地黑道这么悍的吗?

军需都敢劫,正经部队都敢干啊。

逼得人正经军官,都要顶个牌子,才能安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