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南辕北辙的认知

哪有刚结婚几个月就被陌生女人上门挑衅,还言语奚落的呢?那个吴学平在搞什么?


张娟的脸上闪过一丝难色,有些尴尬的笑了笑。


“先坐会吧,一会吃完饭再说。”


那个马阿姨第一次上门,张娟还不知道对方是什么秉性,所以也不敢什么话都说。


这哪里像是过日子?哪里像是自己的家?


张敏纵然心中有不满,也只好点头。


这是姐姐的家,她不好多嘴。


房子很大,足足两百多平,因此客厅距离厨房还是有一段距离的。


两人刚坐下,张敏就实在忍不住询问出声。


“那个吴学平他什么时候回来啊?还有刚才他有没有说那个女人是怎么回事?”


“他不一定的,也许要很晚……不过我告诉他你今天要来,应该会早一点吧?”张娟有些不确定的回答。


至于张敏第二个问题,她直接忽略掉没说。


可张敏却不打算就这么放过,要不是顾及这不是自家地盘,她说不定早帮姐姐骂回去了。


这会那口气还一直憋着呢。


“那人是吴学平的前女友 么?还是妹妹?他们家是独生子吧?”


张敏如此刨根问底的追问,张娟终于不好继续逃避,只好照实解释。


“是他的发小,兼办公室助理,我也只是见过几次,她今天来好像是代替吴学平带我去做孕检的。”


“一个助理敢对厂长夫人们这么不客气,我看没这么简单吧?“张敏冷哼。


“小敏你别多想,吴学平和她之间绝对没有什么的,这方面我相信他。”张娟生怕妹妹误会,赶忙拉着她的手替丈夫辩解。


在她眼里,吴学平相当于一个不会动床上欲望的工作机器,连自己这个新婚妻子都没有过实际的接触,别说一个平时不咋和睦的助理了。


张娟可是亲眼看到过吴学平和那个宋金枝闹得很僵的样子,她也是第一次在吴学平的脸上看到震怒是什么模样。


只是张娟也好奇,既然这么合不来,为什么还不开除呢?


吴学平给出的解释是,两人从小认识,直接开除怕影响不好。


张娟就信了。


加上吴学平刚才接电话的时候,对宋金枝的态度依旧不咋样,她自然也不会怀疑什么。


张敏突然有种预感,姐姐这次好像又没选对。


但这会马阿姨已经端着饭菜出来了,她也只好闭了嘴,把想提醒的话咽了回去。


“你自己的钱自己拿好,最好不要拿出来。”


张娟当初从家里走的时候,母亲给了三万,她后来还给了一千,加上男方给的彩礼,大概有八万块。


而且张娟前几年自己上班赚的钱母亲也没要过,都让她自己拿着,最少也有个两三万。


这样算下来,张娟自己身上至少有十万。


这是2007年,这笔钱对一个女人来说,是不小的数目。


即便是最后婚姻不幸,这些也足够她自己好好生活一段时间了。


可张娟并不能体会妹妹的苦心,又或者说,根本就不认为自己这段婚姻会过不好。


“你也加油找个如意郎君,到时候你结婚我会给你陪嫁的。”说完张娟又笑嘻嘻的挽住了张敏的胳膊。


“我不着急,目前也没遇见合适的。”张敏把头摇的像拨浪鼓。


“厂里没有吗?我听说电子厂里面大多数都是女孩子,你遇到那种优秀的可别放过,一定有很多人竞争。”张娟引着张敏来到餐桌前坐下,随即不忘提醒道。


“我干嘛要和别人竞争一个男人?”张敏无奈翻了个白眼。


“你这孩子,选一个好男人那后半生都有指望了,怎么就不竞争?这可不是丢人的事,好东西到什么时候都抢手。”张娟一副过来人的模样。


“我不这么认为,”张敏夹起一口凉菜送进嘴里,心不在焉的继续摇头,“什么样的男人值得我赌上后半生啊?我才20,大好年华呢!”


再说了,张敏可不认为找一个所谓的好男人,余生就能全部指望人家了。


她从小到大就没看到过这种例子。


母亲指望不上父亲,静姨指望不上张林叔,三婶也是靠自己才有如今的成就。


甚至三叔能升职还沾了三婶家的光,不然爬不到现在的位置。


就连最让人讨厌的二婶侯丽,嫁给二叔以后也没过多好啊。


“哎,以前我也和你一样的想法,总觉得靠自己多赚钱就行,”张娟满脸惆怅的回忆,“可我拼死拼活的也就多赚那么几百块,别人该看不起我还是看不起我,直到我和你姐夫结婚……”


张娟第一次知道,自己的工资可以写在一条毛巾的价格签上。


也第一次看到,一双鞋可以比自己结婚的彩礼贵,也可以比自己父母一年的劳动成果贵。


而且她心里明白的很,之所以现在姑姑和二婶他们对自己态度转变都是因为她嫁给了吴学平。


可以说跟着吴学平以后,张娟的命运在某种意义上实现了逆袭。


“那是因为在厂里干活就是死工资啊,”张敏使劲嚼了嚼,把嘴里的菜咽了下去,“不光是你们的服装厂,在电子厂也是一样的。甚至其他,诸如食品厂之类的也是一样的情况,就算是干到死……哪怕每天做24小时,工资也就那样。”


“所以你才要选一个好男人啊,最起码以后结婚的时候,积累的原始资金会多一些。”张娟继续苦口婆心的给妹妹讲道理。


“我觉得这世界上赚钱的路子多的是,”张敏还是不太赞同,“没有任何一条法律规定,咱们农村出来的姑娘就只能在厂里上班打工,也可以做别的。”


“那你还想做什么?”张娟不解。


“我还没想好,反正北港市足够繁华,各行各业都有不少人。”张敏眼神里闪过一丝向往。


她很喜欢那座城市,想留下来,在电子厂上班也注定不是长久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