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恩威并施,安抚边关
沈清欢站在宫殿的檐下,望着远方被薄雾笼罩的北方地平线。?完′本,神*站* *首,发*空气中弥漫着早春的湿润气息,但她知道,在那遥远的边疆,凛冬的寒意,以及潜藏的危机,并未完全消退。自从上次黑鸦事件后,北方边境的异动,就如同悬在她心头的一根细刺,时常让她感到不安。
“报!”
一个身着飞鱼服的侍卫,匆匆而来,手中捧着一份厚重的奏折。沈清欢接过,展开。上面正是关于北方边境的最新情报。
“皇后娘娘,北方异族近期似乎有所动作,虽然未见大规模集结,但斥候探查到,他们正在加固边境的防御工事,并且,某些部落的集会频率也明显增多。”侍卫的声音带着一丝凝重。
沈清欢的目光锐利如鹰,迅速扫过奏折上的字句。她能读到奏折背后,那些边关将士们的忧心,也能感受到他们日夜警惕的辛劳。
“还有,关于‘守玉族’的线索,在北方似乎也有一些零星的记载。?~/微/(趣!}小?>说/ °\更.?x新±最]全,”沈清欢淡淡地说,她的心神,已经与玉镯产生了某种奇妙的共鸣,让她能感知到奏折之外,更深层的信息。
“属下明白。”侍卫躬身退下。
沈清欢轻叹一口气。她知道,仅仅依靠前朝的朝臣,并不能完全解决所有问题。有些事情,需要她这位“执掌凤印”的皇后,亲自来部署。
她重新回到书案前,拿起笔,开始批阅奏折。
“将御马监的百里良才调往北疆,任职副将,辅助镇边大将军。”沈清欢的笔锋果断有力。百里良才,是她从御马监发现的一位极具军事才能的年轻将领,虽然出身不高,但屡次在比武中展现出过人的胆识和智谋。
“另外,从宫中用于维持礼仪和庆典的备用金中,拨出三成,用于支援边关粮饷和军需。_小_说*宅· `追¢最.新?章′节¨”沈清欢毫不犹豫地做出了决定。后宫的开销,她已经在着手整顿,虽然触动了一些人的利益,但也为国库腾出了不少空间。现在,是时候将这些宝贵的资源,投入到真正需要它们的地方。
“调拨部分丝绸、药材、以及御赐的衣物,发往边关受灾严重的地区,安抚百姓。”沈清欢的目光中流露出慈悲。她深知,战争的阴影,往往首先会落在无辜的百姓身上。
“还有,传旨,让在京城中,那些有志于从军,且有些许家世背景的宗室子弟,可以自行向兵部申请,前往边关历练。不论战功,只论经历,待他们归来,自有封赏。”沈清欢的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培养人才是长远之计,尤其是在边疆这种历练将士的最佳场所。
她知道,这样做,不仅能够缓解边境的燃眉之急,更能展现出朝廷对边疆将士和百姓的重视,同时,也能通过年轻一代的历练,为大梁培养出更多的栋梁之才。
当调拨的物资和人员名单,被送往北方边关的镇边大将军手中时,这位久经沙场的将军,看着那份沉甸甸的清单,以及上面皇后娘娘亲笔批示的条陈,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震动。
“皇后娘娘……”将军不禁喃喃自语,他的心声,如同被一股暖流涌过,充满了惊讶和感动,“这位皇后娘娘,竟然如此……格局非凡!”
他本以为,在经历了之前的宫廷斗争和朝堂风波后,这位新晋的皇后,会将全部精力放在巩固后宫地位上。但谁能想到,她竟然能如此迅速地洞察边境的危机,并且能够如此有条不紊地调动资源,布下长远的棋局。
“她不仅有手段,更有远见!”将军的眼中闪烁着敬佩的光芒,“她为边关将士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安抚了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更重要的是,她还在为大梁培养未来的栋梁!这位皇后娘娘……她或许,是我们大梁真正的守护神!”
他紧紧地握着这份名单,仿佛握住了希望。有了皇后的支持,有了这些宝贵的物资和新鲜的血液,他有信心能够更好地守卫这片江山。
沈清欢处理完奏折,起身走到殿外。春风拂面,带来了花草的清香。她知道,前朝的那些弹劾,后宫的那些暗流,都只是她前进道路上的小小的阻碍。真正的挑战,还在等待着她。
北方边境的安抚,只是她计划中的第一步。她还要继续深入调查父亲的旧案,追寻“守玉族”的踪迹,更要警惕那些潜藏在暗处的敌人,和那股来自“异界”的未知威胁。
她抬头望向远方,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她相信,只要她继续以“恩威并施”的手段,稳固朝堂,安抚民心,并且一步步揭开“守玉族”的秘密,最终,她一定能够守护住这片山河,守护住她所爱的一切。
她,沈清欢,已经不再是冷宫中的弃妃。她是皇后,是守护者,更是大梁未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