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囚商候(二)
每个人都有秘密和隐私的。
历史的谜团更是无人能解。
我们知道关龙逢遇害的时间是桀之二十四年戊辰三月九日。中大夫吊唁关龙逢,桀王闻之大怒,命令武士擒巫轶斩之,桀之二十四年戊辰四月初。过不几日就命人前去商国的亳都擒商侯。
这里在时间上和前文是有冲突的,也就是说对不上,根本无法自圆其说。为了行文的方便和需要,所以请看官们不要计较。只当在听一个故事,看一个笑话,因为咱们都是有故事的人。
言归正传,书接前文。桀王怕夜长梦多,所以事不宜迟,行动迅速,桀王命熊、罴二将领甲士一千人,槛车一乘,来亳都擒商侯。
在亳都的街头,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但是并不是令人匪夷所思的。若不是亲眼所见,商侯也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在商侯身边陪同的上大夫寿常和莱朱、旬范等人。
有一个瘸了腿的老年人,拄着拐棍在大街上艰难的行走。这个人邋里邋遢的,饱经风霜,如同一个乞丐一样。令人不禁感慨万千,人生无常,给人一种沧桑感。商侯不禁心生怜悯之心。难道他是一个可怜人吗?
我们都知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而有些人你是根本恨不起来的。
正在这个时候,有一个富人牵着一条狗大黄狗走了过来。从气色和衣着就可以看出来,还有气质上。
人穷志短,马瘦毛长。
读书人和修养好的人从气质上就可以看出来,腹有诗书气自华。特别是出生于富贵人家的孩子,都是比较有气质的。
这个富人生得肥肥胖胖的,肥头大耳,满面红光,衣食无忧,气色比较好。他牵着的一条大黄狗,并且是一条公狗。我们知道公狗都是抬起一条后腿撒尿的,并且每次尿不了多少,走一路,尿一路,如同占地盘一样。
富人牵着大黄狗走过这个瘸腿老头的身边之时,已经气喘吁吁地瘸腿老头停下来脚步,正在短暂的休息。他本来就已经风烛残年的,他在目视远方,目光虽然呆滞无神,不过坚定而执着。
大黄狗围着瘸腿老头在转圈圈,并且嗅着他身上的气息。瘸腿老头没有什么反应,富人也没有什么反应。
接下来的一幕就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只见大黄狗抬起了他的右后腿,然后生殖器对着瘸腿老头的左腿开始撒尿……
难道它想在这里占地盘吗?这里也是它的势力范围?
这件事情令商侯也是感慨万千,扼腕叹息,看人下菜碟儿,狗眼看人低啊!难道人世间真的就是这个样子吗?人如果倒霉的话,什么人都欺负你,连狗,连畜生都欺负人。都说欺负老实人有罪,可是人都是欺软怕硬的,吃柿子还专门挑软的捏呢。
那些咋咋呼呼的人肯定都没有什么真本事,叫唤鸟没肉吃。
真正有能耐有本事的人都是比较低调的,并且很少说话。人之所以长两个耳朵、两只眼睛、一个嘴巴,就是让人多听多看少说话的。
越是富贵的圈子越是互相捧,越是贫穷的圈子越是互相踩。
没有几个人是真心希望你比他过得好的。那些希望看着你出丑的人,都是你的亲人朋友和同事,这就是人的妒忌心,这就是人性。除了你的亲生父母之外,没有人是可以相信的。只有你生的人和生你的人才是最信得过的人。
富人的大黄狗在瘸腿的老年乞丐的瘸腿上面撒尿之时,富人并没有阻止,脸上也没有什么特殊的表情。看来他是默认了,默许了,要不怎么说狗仗人势呢?老年乞丐看着富人,他们四目相对,老年乞丐没有说话……
在这种时候,所有的语言都显得苍白而又无力。如果你没有身份和地位,那么你就不要随便提意见和发表意见,所谓的人微言轻,没有人会听取和采纳你的意见,你说的话就是一个屁!
话是说给别人听的,屁是放的。
在光天化日之下发生这种事情,虽然是令人气愤,但是过往的行人都是敢怒不敢言。他们纷纷摇头叹息,保持沉默了。
看来真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少管闲事多吃饭,多管闲事找麻烦!因为有些事情你根本管不了。
当富人牵着大黄狗离开的时候,人们纷纷在背后指指点点,辱骂唾弃,戳他的脊梁骨。人们觉得他为富不仁,道德败坏,为世人所不齿!
商侯皱着眉头,低头不语,他恨不得把这个富人剥皮抽筋,让他不得好死!上大夫寿常、还有莱朱和旬范等人看出来了,也猜透了商侯的心思。寿常默默不语,旬范张了张嘴巴,又闭上了。
只有莱朱走上前来,微微一笑说道:“侯爷在想些什么呢?”
商侯天乙蹙眉道:“大夫是在明知故问,难道大夫没有看到刚才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侯爷,刚才发生了什么事情吗?”莱朱气定神闲的说道:“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呀?”
“大夫难道真的没有看见吗?难道世人都瞎了吗?都是视而不见吗?”
如果说一个人太坏了,说这个人打瞎子、骂哑巴、敲寡妇门、挖绝户坟。头顶长疮,脚底冒脓,坏透气啦!
“侯爷,虽然说眼见为实,可是你看到的不一定都是真的。因为人的眼睛是会欺骗人的。事情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人们都看见前面是一个大坑,一个陷阱,也许会遇到好事,因为没有人知道大坑里面有什么?陷阱里面是什么?人们都看着是一块肥肉,一件大好事,也许恰恰就是圈套和陷阱,是别人设下的诱饵……不信的话,侯爷请看……”
商侯天乙、寿常和旬范等人的目光重新都集中到了那个邋里邋遢的老乞丐身上,只见那个老乞丐继续朝前走,令人奇怪的是,这个老乞丐走路不瘸了。老乞丐不是健步如飞,可是能够正常走路了,手中拄了多年的拐棍也扔掉了……
人们都是啧啧称奇!
老乞丐的瘸腿好了,不瘸了,难道是那个富人的大黄狗的一泡尿?看来这个富人和那个大黄狗真的不是一般人,人们是有眼不识金镶玉,有眼不识泰山啊!人们再想找寻那个富人和大黄狗,早已经不知去向,踪迹不见了。
事情虽然有了反转,不过狗眼看人低,看人下菜碟儿的事情却是真实存在的。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啊!
商侯天乙拍了拍脑门问道:“刚才发生了什么事情?怎么好像在做梦一样?是真是幻?难道他是一个神人吗?”莱朱面带微笑的说道:“刚才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一样,就如同风走过,不留痕迹!”
商侯天乙说道:“但愿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我什么也没有看见,看来我是老眼昏花了。你们说那只鸟要飞向何方……”
此时在蔚蓝色的天空下,飞着一些小鸟,有燕子、有鸽子、还有家雀,他们有着各自不同的追求和归宿。如果你是雄鹰,那么你就应该搏击长空!
大丈夫顶天立地,好男儿志在四方。
男人要骑最快的马,喝最烈的酒,娶最漂亮的女人,潇洒飘逸,快意恩仇。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人和坏人,只有永恒的利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说的直白一点就是互相利用的关系,好朋友之间也是如此。
不要害怕尴尬,只要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你是一个人来的吗?来半个人我怕吓死你!
桀王命熊、罴二将领甲士一千,槛车一乘,来亳都擒商侯,商侯提前得知了消息,与众大夫商量对策。此时熊、罴二将等人已经在路上了,情况万分紧急。众人都慌了手脚,不知所措?
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他们什么事情都做不了。桀王根本不给他们喘息之机。
不能逃跑,当然也不能应战,真是进退两难呐!
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如果反抗或者逃跑,那可是罪加一等,没事也有事了。根本就说不清楚了?如果不是图谋不轨,就不会有过激的举动。如果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难道只能坐以待毙了吗?
遇到事情必须沉得住气,沉着冷静,有时候什么都不要做,不争也是争啊!
商侯显得很从容,很平静,他视死如归。没有人知道此时的商侯心里在想些什么?更没有人知道太多内心是否泛起涟漪,或者波涛汹涌,波澜壮阔。也许是心如止水,波澜不惊!有容乃大,无欲则刚啊!
昨天晚上划过天际的一颗流星预示着什么?
划过天际的流星,在夜空没有留下一丝一毫的痕迹。
即使有大圣人空桑儿伊尹在商侯天乙的身边,他们也是无能为力,无力回天了。伊尹虽然是大圣人,但是也是肉体凡胎,凡夫俗子,天命难违。有时候只能忍耐,走一步算一步,毕竟小不忍则乱大谋。
要聚积力量,蓄势待发。
一鸟入林,百鸟无音,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商侯天乙担心有去无回,只能把商国的事情交代清楚,如同交代后事一般。商侯害怕自己是有去无回,谁也不知道这会不会是一条不归路?毕竟世事难料啊!
熊、罴二将和一千甲士来到了亳都商侯的王府门口,商民自然得知了消息,纷纷涌上街头,前来观看围观。商侯爱民如子,乐善好施,有商之民自然是不忍商侯离去。商侯宅心仁厚,民心所向啊!
熊、罴二将还算客气,他们指着槛车对商侯说道:“商侯,请吧!请上车!——”
商侯心里明白,这是请君入瓮啊!
商侯面无惧色,欣然就车,即日起行。
有商之民可不干了,他们挡住了道路,围住了槛车,老幼数万,拥车号哭,死不放行。更有甚者,要以死相抗。二将甲士戈戟开道,不容商民遮道号哭。熊、罴二将厉声喝道:“挡我者死!快快让出道路来?否则格杀勿论!——”
商民有胆怯躲开的,更多的是不怕死的,他们不肯让开道路,就只有死扛着……
军令如山,二将一声令下,甲士开始对周围的商民动武,用手中的戈戟枪钺刺向了无辜的商民,致使商民被伤着数十人,至流血满路,犹不肯去。
如果不是甲士手下留情,点到为止,恐怕早有人横尸街头,血流五步了。他们只是伤人,并没有杀人。
商侯老泪纵横,泣告商民说道:“君王明圣,我还会回来的,又不是不回来了,你们不要这样,何必如此啊?”
商民中有几个年岁比较大的喊话说道:“侯爷,我们舍不得您离开,我们要陪同您老人家一同前往夏城请命,同去同回,大不了搭上我们的一把老骨头……”
“是呀,侯爷,我们也要一同前往,和侯爷同生共死,万死不辞!”
“侯爷,我们离不开您,您不能走啊……”
商侯苦劝商民,泪流满面。
大圣人空桑儿伊尹说道:“各位乡亲父老,你们不必如此。商侯此去见桀王,又不是不回来了。如果你们这么一闹,反而起了反作用,不但救不了侯爷,反而害了侯爷……”
一个老人家问道:“大圣人此话怎讲?”
“老人家,你听我说,如果此事传到了夏王的耳朵里面,夏王必然会说侯爷聚众作乱,图谋不轨,蛊惑人心,激起民愤,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老人家捋着胡须皱着眉头说道:“大圣人言之有理呀!依大圣人看,我们该怎么办?”
伊尹说道:“各位乡亲父老,还是请回吧,在家中静候佳音为是。”
商民觉得伊尹的话有道理,只好纷纷让开了道路,默默随行。老幼哭送五十里,伊尹等慰谕使还。一些德高望重的老人家随诸臣子送了百二十里。
是时商侯惟次子外丙、仲壬与寿常等在国。而长子太丁、伊尹、莱朱等俱在途中护送。时四月十一日发,十二日至汴阳。商侯力遣莱朱、旬范,以太丁劝谕众臣子和护送之人同归,而伊尹、庆辅、湟里且从行。
一路上艰难跋涉,翻山越岭,跋山涉水,困难重重。
幸好有伊尹、庆辅和湟里且在商侯天乙的身边,商侯总算是有了主心骨,长长吁了口气。商侯不知道等待他的会是什么?一切都是未知的……
面对未来,每个人都是迷茫的。
一路颠簸,舟车劳顿,风尘仆仆,行十余日,廿一日至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