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草原筑城的可能性
其实最好的办法,是把危险消灭于萌芽,奈何草原的游牧民族,跟韭菜一样,割一茬又会长出来一茬,而且那些小部落,过几十上百年,很可能又成长为大部落。
“既然突厥人可以种植棉花,我们也可以派人去草原种地。
依托阴山,燕山,铁山等地方建立城池,在这些地方种植棉花还有瓜果,应该就能立足。然后在城里开设互市,附近的小部落可以过来交易,我们还能慢慢吸纳马周小部落森口。”薛初一指着地图说道。
薛玖满意的点点头,初一的意见,与他们想法不谋而合。
另外一个时空,宋朝脑残皇帝,拒绝游牧民族,请求开设互市大要求,游牧民族就自己在草原建立城池,从而把牧民的钱赚了,让中原没得赚。
这说明一个问题,草原不但能建城,开设互市还很赚钱。
“让突厥人先种棉花,确实可行,陛下和朝堂才会答应,毕竟建城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薛玖笑着道。
“大兄,草原筑城直接用泥土夯,城墙不用太高,毕竟草原上没用大树木打造攻城器械。城墙修建完成,以后再慢慢修城里的房屋,这样一来,速度会很快,投入则不算大吧?”薛初一问道。
“你说得对,城墙不用太高,不过工程量可不小。”
薛玖想的是,像水库水坝那样修建城墙,外形是斜坡,看上去城墙不高,但是加上坡度,这长度可不短,而且是斜坡,即便有攻城梯也没用。
虽然是斜坡,但是攀爬不上,战马则车厢冲上去,防守总弓箭就是。
四面城墙全部做成斜坡,城墙的厚度就非常惊人了,即便普通热武器,也很难摧毁,而且还有一个巨大的好处,那就是没有死角,敌人到了城墙脚下,距离城头也很远,晚上都无法偷袭。
听了薛玖的讲解,薛初一满脸的佩服,一直以来,城墙都是笔直的,第一次听说斜坡,不过这还真的可行,坡度陡峭,其实和笔直的没有区别,反而拉长了长度。
斜坡城墙,攻城的反而不好躲藏,城头的不用探出身体,就能射击墙角的敌人,用滚木好像攻击范围更宽,都不需要瞄准,丢下去可以滚很远,如果直接砸下去,反而没有碾压远处的效果。
球场的斜坡是内部,一层层阶梯当做凳子,城墙则是不用阶梯,这种建造办法,最适合草原了,毕竟草原上不缺少泥土,野草很多,可以代替稻草。
加宽的泥土城墙,用泥土夯实,都不需要添加其它材料,就足够坚实。
“修建城墙挖泥土,可以顺便形成护城河,这样一来,还能避免敌挖地道。
城里修房子,也能掏地下,地窖都不用重新挖,这个办法太好了。”薛初一赞叹道。
“草原上雨季大雨很多,护城河很有必要,而且要挖深,挖长,最好形成水渠。”薛玖拍拍弟弟肩膀说道。
“弄二三十米宽!想要填平都不可能,吊桥一收,这城池就别想攻下来。”薛初一兴奋的说道。
“草原全是泥土,渗水性极强,依托护城河,向外挖掘,可以在草原上形成水渠,这水渠越长越好,可以用来浇灌土地。
这也是蓄水用的,有水渠蓄水,积雪融化之后,地面也没那么泥泞,便于通行。”薛玖继续说道。
薛初一震惊得张大嘴巴,他只是想着,如果挖又宽又深的护城河,不但能防备敌人,还能避免城里积水。他没有想到,自己的大兄,居然想在草原修建水渠。
想想草原的气候,修建水渠好像还真有有必要,那地方气候很极端,冬天很冷,夏天很热,主要是没有躲太阳的地方,地面水份很容易蒸发,这样就容易出现旱季。
有一条水渠蓄水,可以解决很多麻烦,能浇灌土地,百姓日常用水也方便,最好还是城池。
薛初一一下想通了很多事情,这水渠简直就是必须的,尤其是城池里面,不然这下雨天,城里都得被淹没。
“难怪以前草原上没人筑城,不解决排水问题,这城池怎么住人,不过我们如何解决呢?就挖水渠,好像容易坏啊。看来还是得烧砖。”薛初一喃喃自语着。
“烧砖那是必须的,草原上其实有很多卵石,可以用来铺路,这样一来,城池修建就要方便不少。”薛玖点点头笑着道。
“草原上有卵石吗?”薛初一惊讶的问道,虽然他对草原做了很多了解,还真不知道有这玩意,在他印象中,卵石只有河道才有。
“那是当然,卵石并非只有河道才有,而且草原上也是有河道的,修建城池,首先得考虑水源,所以这卵石是不缺的。”
“是了,我们提出的,就是依托山脉修建城池,附近怎么可能少了河水。”薛初一恍然大悟的拍拍脑袋。
“你多积累经验,只要今年突厥种植棉花成功,我就举荐你去草原修建城池。”
“嗯!大兄,你觉得在哪里修建第一座城池?”薛初一重重一点头,兴奋的问道。
“自然是阴山山脉!这是第一步,草原上的部落很多,正好雇佣他们建城,也不耽误他们放牧!”
“可是雇佣他们建城,需要很多粮食,朝廷会答应吗?而且那些突厥人愿意吗?”薛初一皱着眉头问道。
“有营州和蓟州支持,粮食没有问题,而且修建城池,也不影响种植棉花,瓜类,可以减少部分开支,至于突厥人,你也不用担心,只要来修建城池的人,以后都可以住在城里。”薛玖讲解道。
“修建城池的时候还要种地?而且城里能住那么多突厥人吗?”薛初一皱着眉头询问。
“修建城池,又不是马上动手,需要很多准备工作,分一部分人种地怎么不行?
修建大一些,住人当然没有问题!靠近阴山,可以运送树木,房子全部修双层的,不需要院子,这样就能住更多的人。”薛玖敲敲书桌提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