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听听,听听。
朕无意开边黩武,却要尽力保护自家好大儿安全。真有哪个不长眼的,欺负到他好大儿头上,就只能自认倒霉。
且他家好大儿为大清不辞劳苦,劳苦功高。
要真有哪个不长眼的伤了他,那当阿玛的也是一定要为儿子出气的!
千言万语一句话:惹到大清,你就安息吧。
同样听懂了这话的大阿哥满脸激动,砰砰砰磕了三个响头:“汗阿玛放心,但儿子有一口气在,就绝不辱没大清半分荣光。任个人都别想从儿子这里,打咱们轮船的半点主意。”
至于说后续会不会但有人靠近,就被当成有觊觎意论,那就得看大千岁如何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
横竖这一趟寻找鸟粪岛之行后,他的目标也很明确──全世界只有一个大清。
看他那嘚瑟样,可把胤礽给嫉妒坏了。
当场袍子一撩也跪下:“汗阿玛,既然鸟粪岛如此重要,儿子觉得大哥自行去寻找,效率到底还是低了些。不如儿子也一同前往,帮帮大哥。跟大哥分别带队,咱们尝试一下两条腿走路呢?”
大阿哥下意识看了看窗外:“没错呀,这日头也是从东边出来的呀!这怎么今天就格外不同,儿子还听见胤礽真情实感的喊儿子一声大哥了呢?”
大阿哥发誓,自从两人开了蒙,知道君臣有别之后,那货就再也没这么认真地喊过哥。
除非在御前敷衍一下。
现在为了抢功劳,小子连矜持都不要了?
二阿哥脸上一红:“以往弟弟矜傲,还仗着君臣之别,没少在长兄面前摆谱。今时不同往日,弟弟不再是太子,直郡王却依旧是直郡王。大哥就大人不计小人过,别跟弟弟一般见识,权当带带弟弟呗!”
大阿哥发誓,他绝不是个喜欢被逢迎拍马的。
可现在溜须他的胤礽啊!
从小跟他争到大,眼睛一直长在头顶上的胤礽。
他老老实实喊大哥,乖乖巧巧求带的样子实在太稀罕。大阿哥一个没把持住,就已经听到如意的笑声了:“哈哈哈,电视剧诚不欺我,你们两个还真是相爱相杀呀~”
被点名的哥俩对视了一眼,然后双双嫌弃地哼了声。
相互排斥的调调简直不能更明显。
下一瞬,二阿哥又飞快反应过来,重又对大阿哥露出笑脸:“皇玛嬷说得不对,那,那都是许久以前的事情了。那时胤礽年纪小,不懂事。现在,现在胤礽已经痛改前非了……”
反正千言万语一句话:他还想继续出战,继续立功。
想要用事实证明:汗阿玛这小半辈子的培养虽然不尽人意,但也不是完完全全的无用功。
他啊,也是有些文韬武略在身上的。
虽然大阿哥对此嗤之以鼻。
但康熙毕竟疼爱了胤礽多年,又因为他坚辞太子之位。并把所有的错误揽在自己身上,尽可能让他们父子之情不受损伤。
所思所想,都在为了大清富强的角度。
还各种积极努力,想方设法的为大清开疆拓土。可不就让康熙在疼爱之外,又多了几分怜爱与愧疚么?
现在看他把姿态放的这么低,就不由点了头。
然后胤礽就欢欢喜喜替自己跟八阿哥谢恩。
至于这里面为什么又有了八阿哥的事儿?当然是因为胤礽以人品担保,他八弟也是个寻找鸟粪岛的好材料。
至于为什么他们鸟粪岛没找着一个,却联手灭了好几国?
那就看到时候他们俩要怎么讲述自己的失职了。
现在,他们都在尽力地以战养战。
咳咳。
汗阿玛说了,大清如今支持不了多线开战。
既然如此,就只有他们当儿子的省心点。用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胜利,尽量让每一场仗打下来不但不亏还有盈余。
见他们都这么积极努力,如意当然也不能懈怠。
总不能让‘好大孙们’辛辛苦苦打下来的领地,因为距离过于遥远、管控不力而重又脱离吧?
火车得整,铁路得修。
还得把电鼓捣出来,再研究后续的电报和电话。
蒸汽机升级为内燃机,提高轮船速度。继续火器研发,搞搞坦克之类。
事情杂又多,牵扯到的行业简直方方面面。
就算如意有过目不忘技能,可以从浩如烟海的资料中直接找到成熟的成果来拆解试验,一步步的将图纸变成现实。
那也得有足够多的相关人才来配合呀!
不然她就是累到原地吐血,也搞定不了多少。
再一次的,如意叹息:“还是得尽快加大相关人才的培养力度啊!”
有这么多的伟大战果为证,康熙就很难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比如以前极为排斥,瞧不上各类科技发明,将之斥责为奇技淫巧。
现在?
他只会满目赞叹,无比赞同:“行行行,您说怎么就怎么着,一切以您的意志为先,朕保准照办。”
“真的吗?”
“千真万确!而且……”康熙唇角微弯,满面认真:“自从咱们娘俩相认之后,您的什么意见,朕不是言听计从来着?”
那你要这么说的话,如意倒也不旧事重提拆他的台。
只说这相关人才招了又招,质量一回比一回下降。可见朝廷不管如何宣传,主流思想还是要读圣贤书、考科举,登进士科。
既然如此……
如意微笑提议:“咱们何不把范围放宽点,别再盯着青年才俊薅羊毛了。也考虑考虑知书达礼,心思更细,也更盼着出人头地的闺阁女子或者已婚妇人。”
啊?
这别说康熙了,连一向自认离经叛道的十阿哥都有些震惊:“皇玛嬷,这,这不妥吧?别说那些娇滴滴,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汉女。现在就是满洲姑奶奶也讲究一个三从四德啊!”
“哪有抛头露面,跟男子一样上衙当差的道理啊?”
就是就是。
康熙认同点头:“就算朕肯不拘一格降人才,不拘男女,唯才是举,怕也没有人会把自家闺女、儿媳送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