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因此上,三阿哥过去求见的时候,他还换了身常服跟上了。

但这可是后宫啊!

就他这年纪,就他这气势与胡须。你别说是换身常服,就算换成太监服也分分钟被人认出来好么?

要是在如意发火之前,景仁宫的下人可能还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甚至装个瞎之类的。

可现在如意已经严令,她们哪里还敢?

康熙这才刚刚露头,那边如意就已经得知消息了。

春和特别小心翼翼地问:“娘娘您看……”

如意笑:“关乎推动康熙字典编纂的大事,按说不应该我一个女子跟着掺和。但三贝勒信得过、看得起,我也不好推脱。但既然是三贝勒求见,就只放他一人进来,不许有任何夹带。”

“他要是觉得不妥,可以立即离开。”

那不是开,开玩笑呢吗?

好不容易能有个见面的机会,就算三阿哥自己想要推脱,康熙都得一脚把他踹进去。

好让他伺机而动,当好这个说客。

肩负着自家皇父期盼,三阿哥当然不敢怠慢。

简单整理了一下仪容,激动地随着引路的小太监往里走。

往常来过不知道多少次的景仁宫,竟还格外不同起来。

嗯。

格外矜贵,就连一代帝王都只能眼巴巴的在外边守着望着呢。

走啊走,终于到了目的地,见到了人。

却身边仆从林立,都快达到里三圈外三圈的效果了。

三阿哥:……

懂了,这位是一点空子都没留,根本不给他当说客的机会啊。

这不,还没等他扯句兹事体大,还请娘娘摒退左右呢。

娘娘自己就开口了:“宫规森严,男女大防严重,还请三贝勒谅解。”

这三阿哥还能说什么?

只能乖乖行礼,夸一声娘娘思虑周全。

然后老老实实问出自己的问题来,等着娘娘帮忙答疑解惑。如意也不拖拉,特别迅速地帮他解决完问题后就端起了茶盏。

送客之意明显。

那怎么行?

他肩负重任而来,还一个字没成为自家汗阿玛努力呢!

今儿就是拼着被揍一顿,也得尝试一下啊。

思及此,他赶紧行礼:“多谢娘娘不吝赐教,因为您的指导,胤祉如听仙乐耳暂明。以往一切糊里糊涂的地方现在都融会贯通了,多谢您。”

“有些事情本不该胤祉插话,可是……”

“三贝勒既然知道不该,就该免开尊口。就如你所说,有些事情不该你插话。”

“可是……”

“没有可是,我倦了,春和送客。”

如意起身就走,都是一个眼神都不带给三阿哥的。

急得他直喊:“但是死刑犯,还得给个喊冤的机会呢。您就算生气,也好歹告诉咱们到底在气什么吧?”

如意猛然回头:“呵,连到底怎么回事都没打听明白就来当说客,我该说你声艺高人胆大,还是说你声自视过高呢?”

“想知道怎么回事,回去问你那好阿玛去,在我这纠缠算怎么回事?赶紧走,别等着我亲自送你!”

那等她送,就很可能附带个天雷滚滚了。

并不想挨劈的三阿哥立刻从心,还重新行了礼告退。

出门后看着康熙眼巴巴的目光,那家伙是老哀怨了:“汗阿玛您到底是干了什么呀?怎么都这么久了,那位还这么大的气性呢?”

“都没让儿子把说和的话说完,就直接送客人了。那脸冷的,绝对能刮下来二两霜……”

康熙:……

所有侥幸消失,只能把所有在京成年皇子都招呼过来,一起群策群力的样子。

然后,专属于帝王的批评会就展开了。

啊?

啪啦,嗷~

十阿哥一个手抖,手中茶盏落地,摔了个粉碎。滚烫茶水溅了他一脚面,烫得他嗷一声。

就这还不忘指责自家皇父呢:“不是,汗阿玛您到底是怎么想的呀?虽然她是促狭了点,胆子大了点,冒充的狠了点,可那也是事出有因啊!”

“好端端的,谁一觉醒来发现天地都变了,眼前还有个糟老头子想对自己动歪心思能受得了啊?只是一脚,都是她心慈手软了。这样的情况换成儿子,那必然是一击毙命……嗷~”

这打比方打的,让康熙又羞又恼又气,二话不说就赠了他一脚。

有这么个反面典型在,其余人说话都小心了些。

但基调还是康熙太过分了些。

不管怎么说,人家那么多的功劳在那摆着呢。

真·兢兢业业,毫无保留。

甚至都没主动求过什么个人待遇。

真心真意的,就想补齐大清这块短板,让种花从头牛到尾,没有太多的屈辱与遗憾。

仅此而已。

他们这些都够给人当祖宗的祖宗的祖宗的,就该宽宏大量一点。

别因为一些莫须有的担忧,而伤了那个滚烫的爱国心。

一直以来,都是康熙怼着不孝子们的脸骂。

什么难听骂什么,什么解气骂什么。骂得他们一个个灰头土脸,磕头认错。曾几何时,他堂堂帝王还被这么转着圈的指责过?

现在陡然被群嘲,他哪里受得了?

特别公平的一人一脚踹过去:“事情都已经发生了,一个个少扯那些没用的。朕找你们来,不是为了让你们指责朕的。都给朕好好想想,这个事情到底要怎么办?到底怎么才能让她见朕一面,听听朕解释?”

勇还是十阿哥勇。

他先站出来,他先问:“在这之前,汗阿玛或者应该坦白一下。现在您还有那个哪天薨逝,就把人一起带走的念头吗?”

“如果有,那儿子可不敢说。毕竟儿子能有今时今日,全靠人家点拨。咱就算不能知恩图报,也不能恩将仇报啊!嗯,您就是踹儿子,儿子也是这个想法。”

他这一表态,其余人也跟着点头。

如意冒充汗阿玛额娘,他们皇玛嬷这个事儿确实……

按着大清律,那千刀万剐都不为过。

可法理不外乎人情啊!

不能因为她这点小小的错误,就忽略了人家大大的功劳不是?

换句话说,当初她要是没有这灵机一动,现在坟头草都不知道长多高了,哪儿还有大清如今这诸多可喜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