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真心爱国,对别国历史就没曾注意过的如意理不直气却壮:“你这孩子,都说额娘为了尽最大可能帮你,根本就没用心记录一些不甚重要的东西。”
“连那些年与你一起生活的过往都被含泪舍弃,更何况是别国发展?能知道这么一点,都得是额娘记性不错了!”
康熙:……
开始有一点理解她为何那么坚定坚决的选择冒充自家皇额娘了。
反正同样的欺君之罪,都要冒生命危险。
何不让自己更潇洒肆意些呢?
比如遇到现在这种情况,冒充晚辈就得忙不迭跪下,忏悔自己当年所学不精。
而当皇额娘,则能够用辈优势把他这个皇帝骂到跪下。
所以她才两利相权取其大。
反正她才华横竖都溢,身手还极佳。就算暴露,他也未必舍得杀,更未必杀得了。
唉!
康熙轻叹,心里明明白白实际上却还是要发挥演技:“好好好,是朕过于苛求了。毕竟关乎到大清未来发展,战场胜败嘛。所以朕就不免急切了些,您看得清楚,应该记得当年朕……”
康熙老脸一红,主动提及自己为了能腾出手来收拾噶尔丹而不得不与沙俄签订的尼布楚条约。
“当时不觉得如何,现在细细想来,何尝不是给子孙后代起了个坏头?”
对对付。
如意猛点头:“这一点上,乾隆的表现就很优越了。他说开边渎武,非朕之所好,然祖宗疆域不可少亏尺寸。”
“人家就不搞割地换和平的那一套,不像你和雍正。”
尼布楚条约就已经够让人生气了,好家伙,雍正还有布连斯奇跟恰克图条约。
那么大个贝加尔湖啊,说送就给送了。
是让如意想想就咬牙切齿,想以老祖母之名收拾某人一顿的程度。
可惜那家伙远在万里之外,正忙着搞摊丁入亩跟改土归流呢。
倒是让他逃过一劫。
不过……
眼见着康熙要将下一个目标定在沙俄,如意可就忍不住要跟着添油加点醋了。比如讲一讲沙俄贪得无厌,左一个条约又一个条约,侵占了中原多少领土。
还煽动喀尔喀独立等等。
把康熙怒火气得万丈高,老拳一下下的捶着御案:“混账,这些个混账,竟敢辱我大清至此?打,必须打!”
“朕这就给恪靖传旨,让她尽快派人往沙俄探听一下。但凡确定他们也跟别国打着呢,大部分精力都被牵扯。那咱们二话不说,直接掩杀过去,一路打到他们京城去……”
要提起这个,如意可就不困了。
她甚至亲自伺候康熙磨墨,让他快点书写,好赶紧送到喀尔喀去。
命令早达,消息也能快些回来不是?
康熙笑:“好好好,都听您的。提前报仇也好,防患未然也罢。那些曾经欺负过咱们大清,或者以后要欺负大清的,一个个的都别想好。”
“就算朕在位期间,无法将他们一个一个连根拔起,继位之君也肯定不会忽略这个问题。”
嘶~
那这么一来,康熙之后还会是雍正吗?咳咳。
就算是如意对历史上的勤勉皇帝雍正有几分好感,但也不得不承认,那家伙武功实在……
麻绳提豆腐──根本提不起来还是一方面。
更要紧的是他迷信加微操大师啊!
给前线将领算八字什么的,已经够魔幻了。前方战事正酣,千里迢迢把主将召回京面授机宜是个什么操作?
那和通泊之败,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只是……
如意眉头微蹙,她现在就客观公正一把的话,会不会直接就把雍正给蝴蝶了呀?
她罕见迟疑了,怕因为自己只言片语,将大清带入到另一个完全不可控的方向。
康熙问她这是怎么了,她还不好实话实说:“没什么,就是有点担心。连着两个武功卓著的君王,会不会让大清不堪重负?”
“毕竟枪炮一响黄金万两,打仗最是烧钱的。”
只是打倭子国这么一回,刚刚堆满的国库就已经再次宣布空到能跑耗子啦!
对此,康熙只笑:“您忘了?现在倭子国已经尽在咱们之手,他们的金山银矿如今都姓爱新觉罗。别说那巨大的库存了,光是那矿就够开采个几百年了。”
如意扶额:“我是不是没有告诉过你通货膨胀的厉害?”
康熙摇头,随即就一脸洗耳恭听的表情。
如意懂的也不是很多,但用来忽悠康熙这个老古董却是足够了:“通货膨胀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由于货币供应量增加,导致物价普遍上涨,购买力下降的经济现象。”
“比如明朝洪武年间的大明宝钞,洪武年间,一贯宝钞就能买到一头牛,后来同样的一贯宝钞,连只鸡都买不到了,这就是很典型的通胀现象。”
“但凡你肆无忌惮地将大量金银投入市场,那效果,跟大明宝钞是一样一样的,可能还要更酷烈一些。”
为什么?
如意眨眼:“汉人讲究个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大清原本就是异族入关,所面临的挑战天然更多。若是货币崩盘,经济失序。无数家境贫寒的百姓为了口饱饭而卖儿卖女,甚至铤而走险。再被有心之人一鼓吹,那浩浩荡荡的义军可不就拉起来了?”
如何让一代帝王因为几句话为我卑躬屈膝?
如意做到啦!
康熙洗耳恭听,三阿哥提笔记录。
父子几个都目光灼灼地看着她,比听什么惊世名儒的课都专注认真。
这人么?
谁还没有个虚荣心呢!
被这么多求知若渴的小眼神一盯,如意自觉自动地就勤奋起来。狂翻相关记忆,尝试为他们寻出规避与解决通货膨胀的方法。
可惜……
她对这方面实在太不感冒了,从来没有仔细认真地做过相关了解。
相关记忆自然也少到可怜。
好在她看的剧够多,穿越文也够多。
稍微结合一下女主穿越之后的种种表现,就能提出一些关于开银行、做保险公司等等在未来司空见惯,如今却连个萌芽都没有的‘新奇’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