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这才知道,慎懿竟张家张德水的亲妹妹。
而淑慧母族则是南三府文臣大族,其父便是南安府知府。
不仅如此,十三府州多是他们苏家的门生。
大魏地界上,尝尝有南苏北凌的传言。
凌锦意发愣,没想到他们的家室如此厉害。
汐儿笑道,后宫乃是天子的枕边,来来往往哪有闲杂人等。
也对,郑荣荣是张家嫡女,已去世的卢氏更是三代贵胄。
连宫内的女官都卧虎藏龙,能挑出唐家的大小姐来。
凌锦意又问,两位太妃是什么意思?
现如今,前朝后宫谁都能看出圣上打压桃源一党的决心,根本没人打理张家。
打压张家之事,做的确实轰轰烈烈。
可做的越是激烈,凌锦意越有些担心,庞然大物的张家真就这么倒塌?
正说这话,阿英禀告,曹玉安前来请安。
财部刚刚成立,曹尚书后宫来的勤快,每每在乾清宫议事结束,便会来慈安宫请安。
凌锦意体恤他想要见妹妹的一颗心,就没有阻止。
唯一的尴尬的是,每每赶着来请安时,淑慧太妃便来闲坐。
淑慧依旧放不下韶华与曹玉安之间的情愫。、
至于韶华有没有放下?
凌锦意觉得没有。
前天在御花园与曹玉安边走边聊,偶然遇到韶华与舒乐游玩。
曹玉安想要上去坦坦荡荡的打个招呼。
韶华却转身就跑。
凌锦意叹息,哎,越是坦荡的越是无情。
越是恨意慢慢的越是放不下。
她扶着脑袋,看着面带笑容进来的曹玉安,越发的惆怅。
曹玉安拱拱手,后跟着小太监捧着上来一黑檀木盒。
凌锦意好奇道:“这是什么?”
“先前听如意讲,太后修习女红,银针无眼,总是扎到手指。”
他翻开盒子,又取出一小点的长形锦盒,“微臣找来两个护具,请太后笑纳。”
凌锦意往袖袍下藏了藏手,缝东西扎手这种事就不要宣传了!
她一探脑袋,想看看高级的护具是啥?
这是两枚银质掐丝镶嵌着各种细碎宝石的顶针?
嗯,在豪华大气上档次,它也是个顶针。
凌锦意挥挥袖袍,算是收下。
曹玉安没走,开口问道:“太后眉宇间多有愁绪,是在烦恼什么?”
我在烦恼你和韶华的事怎么办!?
能怎么办呐!
曹玉安又不喜欢韶华,总不能逼人强娶。
除了定下亲事的舒乐,还有个非要削发为尼的贤阳。
孩子多了,大家长是真的不太好当!
凌锦意吐出一口浊气,“我在思虑郑家的事。”汐儿瞧着谈起公事,忙给曹玉安搬了把椅子入座。
“圣上打压调离桃源一党很是顺利,郑家有何事?”
凌锦意坦率地问道:“曹尚书,依你所看,郑家郑傲才如何?”
“雄才大略、谨小事微,为达目的的不择手段,是个枭雄。”
“一个枭雄会任用他人欺凌?”
曹玉安聪明,瞬间就明白了其中的意思。
女人在担忧,在担忧郑家藏着后招。
他叹息道:“太后有所不知,郑傲广老了。”
将军迟暮,美人白头,世上最可怕的便是时间。
郑傲广诚然雄霸,却已经是将近六十的老者。
六十一老饕,已经到了能吃是福的地步。
可郑傲广还在朝堂上打拼,在勾心斗角,在应对四面八方的敌人。
这一批人都老了。
先皇已逝世,一个朝代的混乱,一段岁月的结束。
当年威武的四大将军告老还乡,子孙后代独当一面。
虽常常被人指着鼻子骂不成器,可沈珩、慕容洵、广义都成了大魏的栋梁。
还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成为一代传奇的良将军。
梁家孙子辈的梁季庚都成了府州的镇守将军。
文臣中,萧景城官居宰相统领六部。
当年传闻佳话的一萧一笛死因不明,可萧景城替萧家争了口气。
凌家、唐家、张家等皆是子孙辈坐了实差,老者退居成了大学士。
连凌元宗都卸下了国子监的重任。
当初支撑大魏的贤臣武将,随着先皇去世,在一步步退出朝政。
只有郑家。
只有郑家郑傲广身为高位,还在为家族谋划,为子孙操心。
后代烂泥扶不上墙,将嫡女送入后宫,想博得一招猛棋,垂帘听政的计划最终也落空。
他确实厉害,只是老了。
“太后若还担心,微臣决裂时,特意在郑家留了些探子,不妨打探打探。”
凌锦意眼睛一亮,“可以吗?”
曹玉安提前警告,“至于能打探出多少消息,微臣就不知了。”
她激动的点头,吩咐汐儿拿出一张纸来。
她反手递给曹玉安,示意他看看。
纸张是上好的澄心纸,硬壳的封子,表面烫金的皇家奏折。
里面一片空白,唯独在左下角写了一个郑字。
曹玉安手指在上面碾过,惊奇道:“这是密信?”
凌锦意打了个响指,“没错,能帮忙解开吗?”
这封密信便是三天前,她从那堆关于天门山道观的文书中找到的。
它被夹在一般天门山道人所著的静心经里,是与郑家来往的迷信。
可上面一个字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