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无心国师
时间悄然流逝,当柳含烟从顿悟的状态中缓缓苏醒过来时,阳光已悄然爬上了天空的正中央,在阳光的炙烤下地面升起一股股的热浪。
柳含烟的眼神有些迷茫,仿佛还沉浸在刚才那奇妙的体验之中。她转头看向一旁的无心,满脸狐疑地问道:“我刚才好像看到了一个和我一模一样的小人,但感觉他好像不会动,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无心微微一笑,解释道:“这就是你的原神啊。你的原神已经能够与肉体分离,就好像你在自己的躯体上为元神盖了一间房子一样。这在佛家经典中有记载,叫做‘明心见性’,也就是见到了真正的自我。同时,这也是道家所说的阴神初期阶段。”
柳含烟听了无心的话,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她兴奋地说道:“原来如此,这么说来,我已经突破武道宗师的境界了!”
无心微笑着点点头,回应道:“没错,恭喜你成功突破。不过,武道实力有没有提升尚且不明。不如我们去找几个妖魔试试,看看你的实力究竟提升到了什么程度。”
柳含烟毫不犹豫地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期待。她站起身来,带着无心一同朝着城外走去。
此时,镇魔司中的大多数人也都在制度的强压下,纷纷出城开始寻找妖魔邪祟。一场凉州除魔的行动,即将迎来高潮阶段。
众人在城外四处打探妖魔邪祟的下落,经过一番努力,他们发现许多妖魔邪祟似乎都与三大家族以及知府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联。然而,知府作为一方大员,其地位和权力使得他并非轻易能够被铲除,因此众人最终只能选择暗中收集相关证据,以待时机成熟再做处理。
这一天下午,阳光明媚,微风拂面,柳含烟和无心在完成对一个周边县城的巡视后,心情愉悦地踏上了回城的道路。
他们边走边聊,谈论着县城中的所见所闻,享受着这难得的悠闲时光。然而,就在他们走到半路时,突然听到一阵微弱的呻吟声。两人对视一眼,心生警惕,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只见一个身受重伤的和尚倒卧在路边。
这和尚看上去约莫五六十岁,面容憔悴,气息奄奄,仿佛随时都可能断气。他身上的僧袍已经被鲜血染红,显然是遭受了重创。柳含烟和无心见状,急忙快步上前查看情况。
柳含烟定睛一看,不禁失声惊叫:“这不是相国寺的法善大师吗?他怎么会在这里?看他这伤势,怕是非常严重,恐怕已经支撑不了多久了。”
无心闻言,赶忙上前仔细查探了一番。他摸了摸法善大师的脉搏,脸色凝重地说:“他的伤势确实很重,而且失血过多,若不及时救治,恐怕性命难保。”
就在两人焦急地商量如何救治法善大师时,突然从后面冲出一队人马。为首的是一个手持长枪、骑着白马的男子,他一脸威严地喝问:“你们二人是何人?这个和尚没有路引,我们遇到他时,他正碰上游击将军,本欲将他带回去盘查,岂料他竟然出手反抗,在打斗过程中被我们所伤。”
无心见状,毫不犹豫地向前迈了一步,他手中紧握着镇魔司的令牌,高高举起,朗声道:“我们乃是凉州府镇魔司的人,刚刚完成了对周边县城的巡视任务,正准备返回州府。”
说罢,他将令牌展示给那骑着白马的男子看。男子见状,赶忙驱马向前,仔细端详了一下镇魔司的令牌,然后拱手施礼道:“见过镇魔司的两位大人,不过我等核查路引,实乃职责所在,还望二位大人将此人交由我处置。”
无心与柳含烟对视一眼,正欲应允之时,突然听到一阵微弱的声音传来。二人转头看去,只见那原本昏迷不醒的法善竟然苏醒了过来,他缓缓睁开双眼,一眼便认出了柳含烟,仿佛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一般,立刻用那有气无力的声音喊道:“柳施主救我!”
柳含烟心中本就对这和尚有些怨气,但见他如此狼狈,又想到他毕竟是相国寺中排行前五的和尚,在京城可是人人敬仰的得道高僧,若是放任不管,恐怕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于是,她只得强压下心中的不满,开口问道:“法善大师,您向来都在寺庙中受人朝拜,今日怎会到了这边关之地呢?”
法善咳嗽了好一会儿,才稍稍平复下来,然后继续说道:“我们前几个月感受到真佛降世,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缘啊!所以我们才不辞辛劳地赶来,迎接真佛回到相国寺,以便宣扬佛法,教化世人。”
就在这时,无心上前来,站到了法善面前。柳含烟见状,眉头不由得微微一皱,她心中暗想:“这无心莫不是要替法善求情吧?”然而,接下来无心所说的话,却完全出乎了她的意料,让她对无心的看法瞬间发生了改变。
只见无心一脸严肃地问道:“大师,我想请教您一个问题。既然真佛已经降世,为何您不直接将他留到凉州城呢?要知道,这里的百姓正遭受着妖魔的肆虐,被圈养起来充当血食。他们急需得到救助啊!可您却只顾着将真佛迎回寺庙,这究竟是为何呢?”
法善闻言,脸色一沉,怒目圆睁地盯着无心,呵斥道:“你这无知小儿,懂什么!凉州不过是一城之地,与天下苍生相比,不过是沧海一粟罢了。只有将真佛迎回相国寺,才能让佛法更好地传播开来,普渡世人。”
无心并没有被法善的气势吓倒,他继续追问道:“那么,凉州城的百姓又该怎么办呢?难道他们就不是世人了吗?他们现在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急需有人去拯救他们啊!”
法善却不以为然地说道:“那些凉州百姓不过是一群愚民罢了,他们之所以会遭受如此苦难,完全是因为他们不信佛,不懂得因果报应。只为我们广传佛法,让更多的人信奉佛祖,佛自然会保佑他们的。”
无心心中的郁闷愈发沉重,他不禁开口问道:“如果你们的真佛,要求你们除掉凉州附近的所有妖魔,他才会随你们回相国寺,又或者说他回相国寺之后,希望你留在此地代替他除掉这些妖魔,你是否愿意呢?”
法善看着无心,面无表情地回答道:“那都是因果所致,无需理会他们。我随真佛回到寺庙,普渡众生,接受众人真诚的叩拜,真佛的修为自然会得到提升。至于那些被妖魔圈养的愚民,就如同人们养鸡鸭牛羊一般,众生平等,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法善的这番言论,让在场的军卒们都紧紧地握起了拳头,心中的愤怒难以抑制。然而,他们听到无心的问话后,意识到这个人似乎也不简单,于是只能强忍着怒火,站在原地,静观其变,看无心究竟会如何应对。
只见无心双手合十,闭上眼睛,低声念了一句:“我佛慈悲渡人,如今他的信徒却如此这般,难道是妖魔占据了寺庙,穿上了袈裟不成?”
法善瞪大眼睛不可置信的看着无心然后问道”难道你就是真佛!“
无心对着骑着白马的男子说到”我佛门弟子都是有慈悲之心的,如果遇到没有慈悲之心的就不是佛门子弟,只不过是穿着袈裟行骗罢了!“
只见那骑着白马的男子,动作迅速地翻身下马,然后毫不犹豫地双膝跪地,双手抱拳,高声喊道:“见过真佛!”
他的声音洪亮而有力,仿佛在向整个世界宣告着他对真佛的敬仰之情。
与此同时,其他军卒们也纷纷效仿,练有素的,整齐划一地跪地行礼,口中高呼着同样的话语:“见过真佛!”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一幕,无心并没有感到惊慌失措。他微微一笑,双手合十,平静地说道:“阿弥陀佛!我佛慈悲救世,劝人向善,绝不会让人跪拜祈求的。将军不必如此多礼,请起身吧!”
那骑着白马的男子听到无心的话后,缓缓站起身来,但他的目光依然落在无心身上,充满了敬畏和好奇。他接着问道:“那么,这个法善该如何处置呢?”
无心略作思考,然后回答道:“一切皆由将军做主。”
他的话音刚落,一众军卒们便齐声说道:“我等愿意护送真佛返回凉州!”
无心连忙摆手,微笑着说道:“诸位言重了,我不过是一个普通的修行者罢了,实在担当不起如此殊荣。”
就在这时,柳含烟突然指着法善,看向那位将军,疑惑地问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只见那骑着白马的男子,身姿挺拔,气宇轩昂,他双手抱拳,对着柳含烟恭敬地说道:“回大人,这是朝廷的密令。实际上,这件事还是与真佛有关。当日,真佛的法相出现在凉州城的半空中,这一奇观引起了轩然大波。
各大寺庙的和尚们听闻此事后,都渴望能将您请回寺庙,以此来提升寺庙的声誉和知名度。于是,他们纷纷派遣大量的僧人前来凉州,这一路上,这些僧人不仅没有安分守己,反而为祸一方,给当地百姓带来了诸多困扰。
因此,朝廷特意颁布命令,规定凡是没有路引的人,无论是僧人还是普通百姓,一律全部捉拿归案。”
无心听着男子的叙述,微微点头,表示理解。他环顾四周,看着众人,然后缓缓说道:“以后,大家不必再称呼我为大人,直接叫我无心即可。”
柳含烟看着眼前这群和尚,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愤恨,她咬牙切齿地说道:“这群和尚,就该有如此下场!还有其他消息吗?”
骑着白马的男子见状,连忙回答道:“还有一件事,就是无心大师被陛下封为了国师,并且暂时住在凉州,随镇魔司一同行动。不仅如此,陛下还特意下令制造袈裟和九环锡杖呢,估计这个时间传旨的公公也已经到凉州城了。”
无心听后,微微点头,表示知晓了此事。他转身对柳含烟说道:“既然如此,那我便就此告辞了。这个假僧,你们就带走吧。”说罢,无心便准备离去。
柳含烟与无心一同回到凉州城,刚刚踏入镇魔司的大门,就看到一队身披金甲的将士站在镇魔司之中。这些将士个个威风凛凛,气势非凡。
这时,门童匆匆赶来,向他们通报:“庭柱和大师回来了!”
话音未落,只听得一个奸细的声音传来:“咱家也好见见这个无心大师!”
这是要给公公拿着拂尘,步履稳健地走出大殿。他面带微笑,声音洪亮地说道:“咱家见过大师,见过庭柱大人。”
说罢,他稍稍停顿了一下,然后继续说道:“你爷爷可想你了,特意让我一定要亲眼看看你瘦了没。他老人家还叮嘱我,让你多吃点呢,说你小时候胖乎乎的,可招人喜欢了,现在怎么反倒越来越瘦了!”
听到公公的话,柳含烟不禁有些无语,她默默地低下头,似乎有些不好意思。公公见状,也意识到自己可能说得太多了,于是干笑了两声,连忙转移话题道:“咱家此次前来,是奉陛下旨意,给无心大师送几样东西。”
无心大师原本以为会像以前在电视里看到的那样,需要跪拜并聆听公公宣读旨意。然而,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公公并没有那么做,而是直接将三件物品递到了他的面前。
无心定睛一看,只见这三件物品分别是:一个金色的帖子,看起来像是佛家的度牒,但实际上只是这个国家的路引和寺庙认可的身份证明,上面赫然印着“护国法师”四个大字;一根九锡连环杖,杖身通体金黄,杖首镶嵌着九颗璀璨的宝石,显得格外华贵;最后一件则是一件金色所绣的袈裟,袈裟上的金线交织成精美的图案,在阳光下闪耀着耀眼的光芒。
待到无心身披袈裟,手持九锡连环杖,念了一句佛号“阿弥陀佛!”
众人齐齐行礼“见过无心国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