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清风谷创法
伴随着那座庙宇的最终建成,困扰人们已久的妖邪之事总算得到了解决。尘意静静地站在那里,凝视着眼前这座已然被神秘结界所环绕的黑背山。
心中暗自思忖:或许从今往后,这片土地将会变成一处世外桃源。
就在此时,众多心怀感激之情的村民纷纷涌上前来,表示想要为尘意在神像旁树立一座雕像,并定期举行隆重的祭拜仪式以表达他们的谢意。
然而,面对众人的意愿,尘意却轻轻地摇了摇头婉言拒绝道:“各位乡亲们的好意我心领了,但请万万不可为我立像祭拜啊!能守护你们的只能是这个神像,切记不要给我立下神像祭拜,请大家务必听从我的劝告,莫要行此举动,如今有这个结节隔离,莫要与外界产生纠葛,你们祖祖辈辈在这里好好生活就行。”
他深知其中缘由,若真在此处立下自己的神像,便意味着与这个地方产生了无法割舍的因果联系。
最后无奈,尘意坦诚地向大家解释说:“倘若我的神像果真立于此处,那么这无疑将会分割掉一部分属于神灵的信仰之力。如此一来,守护着黑背山的神力亦会随之削弱一分。”
听闻此言之后,那些原本满心欢喜的村民们脸上顿时浮现出一抹难以掩饰的遗憾之色。然而,尽管心中略感遗憾,他们却依然选择相信尘意所说的话。毕竟,尘意都是他们的救命恩人,而且众人对于黑背山忧虑和不安的情绪一扫而空。
就这样,经过一番内心的挣扎与权衡,村民们最终还是无奈地放弃了为尘意立像祭拜的想法。而此时的尘意,则默默地将目光投向黑背山上,心中暗自思忖着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他并未向大家透露一个至关重要的信息——就在这黑背山的底部深处,隐藏着一座魔神祭坛!
这座祭坛才是此次祸乱的源头,但是只要神存在于此,人们若诚心诚意地祭拜神灵,那么神灵便能源源不断地获取到强大的信仰之力。如此一来,神灵自会庇佑这些善良的村民们平平安安、无灾无难。
神灵获取信仰之力增强神力,神力更强,对于镇压魔气轻而易举,这样一来神和村民形成了互惠互利的供应关系,也不会有其他新的冲突产生。
解决完一切,尘意悄然转身,迈着坚定的步伐穿过那道无形的结界,离开了这片令他感慨万千的黑背山。
对于他而言,此次黑背山之行可谓是收获满满。在这里,他不仅知晓了众多鲜为人知的上古秘辛,更是找到了自己未来修行之路的明确方向。
只是,此时此刻的他心中仍存有一丝疑惑:究竟这个世界是否能够容纳超越化神之上的更高境界呢,飞升是否要达到渡劫期才行?如果这个世界无法允许这种境界的修士存在,那他是否还需要打破时间壁垒到大千世界才能飞升,这一问题如同一团迷雾般萦绕在他心头,久久挥之不去……
这些问题注定只能是他自己探索,没有人给他答案,带着问题离开,现在的问题就是他的目标。
一路漂泊无定、四处游荡之后,尘意终于踏上了熟悉的土地——青山城。他离开这里已有足足五六年之久,但这座城市似乎并未发生太大的变化。走在街道上,看着那些依旧熟悉的建筑和面孔,尘意心中不禁涌起一股亲切之感。
不知不觉间,他来到了那座破旧的庙宇前。踏入庙门,一尊高大的佛像映入眼帘。尘意凝视着佛像,暗自思忖道:这或许就是人们从内心深处所信奉的神祇吧。出于好奇,他施展出神念仔细地探查了一番,却惊讶地发现佛像周围早已感受不到丝毫元神灵力的波动。想来,曾经供奉在此处的神明之力如今已消散无踪。
尽管如此,这座破庙对尘意来说依然意义非凡,因为这里承载着他童年时期的诸多回忆。于是,他决定动手将其收拾整理一番。经过一番努力,原本杂乱不堪的庙堂渐渐变得整洁起来。
最后找到了自己乞丐老爹的墓碑,上面竟然是自己那位乞丐老爹的墓碑。睹物思人,往昔与父亲相依为命的日子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尘意为了让父亲能够安息于更好的环境之中,便前往青山城中的丧葬店铺,雇请人手帮忙将父亲的墓葬迁至城外。
经过一番寻觅,尘意在城外找到了一处风景如画、清幽宁静的山谷。谷中绿树成荫、溪流潺潺,宛如世外桃源一般美丽动人。尘意心生欢喜,当即给这个山谷取名为“清风谷”。
考虑到这片山谷日后可能会受到外界的侵扰,尤其是来自修士们的威胁,尘意耗费心力在谷口布置下了一系列强大的防护阵法。
这些阵法巧妙无比,只会阻止修士进入谷内,而对于普通凡人则毫无限制。如此一来,既可以保护清风谷不受侵犯,又能给附近村庄里的凡人们在这乱世之中留下一片难得的生存净土。
在那清幽宁静的清风谷之中,尘意亲自动手搭建起一座简易却不失温馨的草棚。从此之后,他便过上了平凡人的生活。每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落在山谷间时,尘意就会背起弓箭,踏入山林深处去狩猎;或者手持钓竿,坐在清澈见底的溪流边悠然垂钓。
平日里,他也并未荒废修炼之事。每当夜幕降临,繁星闪烁之际,尘意总会独自盘坐于草棚内,仔细地梳理着自己所学过的种种功法。那些精妙绝伦的招式和心法,如同夜空中璀璨的星辰般在他脑海中闪耀。不仅如此,他还时常沉浸在对不朽仙尊传承的参悟之中,试图从中领悟到更深层次的奥秘。
在这闲适的时光里,尘意也不忘思考一下未来的道路该如何前行。曾经的他,一直不遗余力地寻求变得更强之道,历经千辛万苦,如今总算成为了这个世界顶尖强者中的一员。而现在,这种惬意的凡人生活让他原本浮躁的心渐渐平静下来,心境也随之变得愈发平和、沉稳。
然而,与尘意这边的悠闲不同,玄天仙宗的众多弟子们可就显得有些紧张和焦虑了。他们深知尘意实力的飞速提升,心中充满了担忧,生怕自己被远远甩在身后。于是乎,众人纷纷选择闭关修行,希望能够借助洪渊来研究不朽传承,并从中悟出一套适合自身的独特功法传承。
其中,冷月玖儿因为长时间未能取得明显的进步,甚至已经产生了散去功力重新修炼的念头。至于其他弟子,虽然气息比以往更为凝练,但总体而言并没有什么太大的突破和变化。整个玄天仙宗仿佛陷入了一种急切求进却又难以突破的困境之中。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春去冬来,眨眼间一年的光阴便如白驹过隙般匆匆流逝。清风谷又一次沐浴在了和煦的春风之中,到处都是一片生机勃勃、鸟语花香的景象。潺潺流淌的溪水宛如一条银色的丝带蜿蜒于山谷之间,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
尘意静静地站在这片美景之中,心中满是眷恋与不舍。如此宁静而美好的地方,着实让人流连忘返,仿佛时间都在这里静止了一般。然而,他深知自己有着更为高远的目标——攀登修行之路的巅峰。所以,即便内心对这里充满了依恋,他也明白绝不能一直沉溺于此。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尘意精心制定了一个详细的游历计划。首先,他打算前往东海之畔的靖海城。那里不仅盛产各种美味可口的海鲜,而且还是一个热闹繁华之地。更重要的是,从靖海城出发可以较为便捷地向师父和宗门传递自己的近况,以报平安。
完成这一步后,他将继续南下,探寻传说中的南方不死火山。据传言,这座神秘的火山附近汇聚了众多拥有火灵根体质的修士。尘意深入火山内部一探究竟。或许在那个危险与机遇并存的地方,能够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从而助力自己在修行路上更进一步。
最后,尘意的目的地便是北海的龙族秘境。自古以来,龙族秘境就隐藏着无数珍稀的宝藏和强大的传承。倘若有幸在其中得到某些机缘,使得自己成功突破至化神境界,那么他将会毫不犹豫地打破世界壁垒,前往其他世界闯荡一番。
要知道,为了实现化神所需耗费的资源极其庞大,甚至足以让这个世界少培养十几个普通的化神修士。因此,尘意深知“薅羊毛”可不能只盯着一个世界,而是应当放眼广阔的天地,寻找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在这段时间里,尘意对《混元如意功》的钻研提升了一个层次。他不断地思考着如何将不朽传承中的那部分功法融入其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尘意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应有的结果,这部功法逐渐变得完美起来。
如今的《混元如意功》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原本的框架,它融合了不朽传承的精髓,使得其威力大增。只要能够将此功法修炼至顶级,便能够成功踏入结丹境界,和其他功法差不多,没有把所有的穴位都化作丹田,而且与普通的结丹功法相比,战力更是超出许多,不朽灵力纯度会高很多。毫不夸张地说,即便是放在整个玄天仙宗这样的大宗门内,这部功法也堪称上乘之作。
根据宗门自古以来所定下的规矩,一旦有人成功突破元婴之境,就必须向宗门提交一份个人修炼的功法以及相应的感悟心得。不仅如此,如果历练归来,还得前往藏经阁补充一些鲜为人知的秘闻,以此来丰富宗门的收藏和知识储备。正是因为有着这样严格且合理的制度,长期以来,宗门的传承才得以源源不断地延续下去,底蕴也随之越发深厚。
而对于尘意而言,他心中早已有了盘算。待到自己突破元婴之际,只需将这部功法完善至结丹巅峰便可,然后再附上自己的深刻感悟。至于后续的发展,则交由后来的修行者们去进一步完善,使其成为真正适合他们自身特点的独特功法。
毕竟,尘意深知“学我者生,类我者死”的道理,只有让每一个人都能根据自身条件灵活运用功法,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潜力。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尘意决定借鉴前世所看过的一部著名小说——《九阴真经》中的思路,来对自己所创的《混元如意功》进行重新规划与划分。他计划将这部功法分为上下两个部分。
其中,上部着重于修炼灵力以及提升修行者的境界。通过一系列独特而精妙的法门,可以引导修炼者吸纳天地之间的灵气,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的灵力储备。同时,在上部还详细阐述了如何突破瓶颈、晋升更高层次境界的方法与诀窍。
至于下部,则侧重于武技和战斗技巧的培养。这里面包含了各种奇妙无比的招式运用、攻防策略以及临敌应变之道。无论是近身搏斗还是远程攻击,都能在下部找到对应的精妙技法。而且这些武技并非孤立存在,它们相互配合、相辅相成,能够让修炼者在实战中发挥出最大的威力。
他深吸一口气,让自己逐渐平静下来,开始仔细地梳理脑海中的思路。每一个细节、每一种可能都被他反复斟酌,确保没有遗漏之处。
当所有的思绪都变得清晰明了之后,他轻轻地伸出手,从怀中取出一枚精致的记录玉简。这枚玉简散发着淡淡的光芒,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奥秘。
他将精神力缓缓注入玉简之中,笔尖轻触,流畅地书写起来。首先,他把已经梳理好的功法详细地记录下来,每一个招式、每一段口诀都被精准地描绘出来,不敢有丝毫差错。
接着,他又把自己在思考功法时产生的一些猜测和想法一一写下。这些猜测或许并不成熟,但它们却代表着创新与探索的方向,对于后期完善功法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随着时间的推移,玉简上的文字越来越多,而他的神情也越发专注认真。终于,当最后一笔落下,他长舒了一口气,满意地看着手中的玉简。此时的玉简犹如一件珍贵的艺术品,承载着他的智慧与心血。
最后在一天早晨尘意离开了清风谷,回头看了看,说了一句”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