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9章

当东倭人再次动员渔民时,响应的人寥寥无几,只有一些持着战争思想意识的狂热者响应着,失去了绝大多数渔民支持,东倭当局者不得不改变策略,采取先震慑,后施加压力,最后夺回。

东倭人在第二次对峙失败后,勺子岛周围又恢复了以往的平静,不过这都是暂时性的,两次失败,让倭人感觉到我们的意图,想着改变目前的态势,想掌握勺子岛的实际控制权。

要知道国际上有一个不符合实情的规定,无论是地方,你要是失去了实际控制权了,时间达到了五十年,这个地方就属于掌握控制权的人。

勺子岛及其周围的几个小岛礁,已经被倭人实际控制了四十多年,再让他们控制着,真的要是达到了五十年,我们再想着收回来,那就困难重重了,国际上的处境也对我们不利的。

所以说倭人也想拖上几年,为自己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可是突然而至的事情打了倭人措手不及,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我们会在一夜之间强大起来,以至于让他们两次失败了。

古话说的好,事不过三。这道理倭人也是知道的,所以说,他们肯定是在谋略第三次,也可以说,第三次才是决定事态真正走向的一次。

倭人知道第三次尤为重要,韩景当然也是知道的,双方都是为了即将到来的第三次交锋而积极准备着。

韩景知道第三次才是真正决定性的一次,如果第三次取得了胜利,那事情的态势就基本上确定下来了,以后只要维持现状就可以了。

事情不论是什么样的变化,万变不离其宗,最后都是实力的比拼,用实力说话,如果没有实力做后盾,一切都是扯蛋。

实力最直接的表现方式和体现出来的地方,那就是军事实力,武器装备,最好的办法就是军演,拿出来让对方瑟瑟发抖的东西,你想想吧!如果对方用的是导弹,而你只有炮弹,那仗还有打的必要吗?

为此韩景专门和杨尚军讨论了,他们一致认为,倭人短的时间内不会反击的,他们肯定是在谋划第三次对抗,十有八九会来一场空前的军事演习,以达到震慑我们。

杨尚军听完了韩景的分析,也认为这样的分析结果符合实际的情况,为此杨尚军专门去了一趟京城,向有关部门领导汇报了有关勺子岛的事情,也汇报韩景分析出来的结果。

勺子岛的事情一直都困扰着领导,以前也不是不想去动,只是自己实力不允许,心有余而力不足,也只能暂时搁置,这也是迫不得已的事情。

随着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经济实力也是与日俱增,国家的综合国力也是令人瞩目的,先前的韬光养晦、厚积薄发的智慧策略,确实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不过世界是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的,我们应该是与时俱进。

发展的窗口期已经过去了,世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的韬光养晦策略已经是不合时宜,和当下实际发展现状不符合了。

以前韬光养晦是大智慧、大策略,现在要是还用韬光养晦作为策略,那就是软弱无力,目光短浅了。

时代变了,环境变了,我们也要变,再说了,通过了几十年的韬光养晦,我们已经达到预期的目的,我们可以大显身手的做事情,来立威,让自己扬眉吐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