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0章 灭金(13)
再有十天就要过年了。
徒单百家等金国官吏,还没有回复,也不放百姓出城。
这让胡湘很不满,通知要日夜不停地在京兆城上空,用电喇叭宣传。
跪拜陶俑计划传到临安后,宋国朝廷大臣对跪拜陶俑计划很是满意,回复说,祭奠的完颜族人数,可以减免。
但宋国还提出了一个要求,所有完颜部族要改为别姓,要让完颜族断绝后代。
大武国同意了,其实大武国还想让所有的女真族改汉姓。
大武国要求关中的宋军撤出关中,只留一万兵力,用于押送完颜族。
现在京兆府宋军有十五万,陈仓有宋军四万五千,湟中还有数量不明的吐蕃兵。
现在张德辉已经把关中及周边州县的官吏系统建立起来了。
现在只有湟中地带,河西走廊,河套地区这些地带还没有建立统治体系。
需要派军队过去,那些地方才能建立官吏统治体系。
但现在京兆城外有十几万宋军,胡湘也不好分兵去那些边远地区。
腊月二十三这天,按习俗,是农历小年,胡湘又会见了孟拱,吴潜等宋军将领,找他们谈聊。
而且也不吝啬,还让伙房准备了些高档饭菜,真不是为了吃点好吃的,主要是为了体现大武国的饮食文化先进。
“二位将军,你们何时撤军,”
孟拱回道:“回太子殿下,我们还没有接到朝廷诏书,”
胡湘说道:“京兆城只有数万金兵,你们这十几万大军,是不是有点杀鸡用牛刀,再说你们这十几万兵力,每日粮草消耗需要几十万民夫运送,对百姓也是负担,”
关中统治体系建立后,地方村落已经不卖粮食给宋军了,宋军出的价格高也不行,当然要是出到天价也是能卖的,但天价宋军在傻,也不会买的。
宋军通过武关道运输粮食,但武关道可不是平坦的道路,那是山区道路,不能和平原相比。
吴潜说道:“太子殿下,灭金是我大宋所有将士的最高使命,也是他们的最高荣誉,眼下金国灭亡在即,让那部撤回去,都不甘心呀!”
胡湘才不信吴潜的话,普通士兵哪有啥民族大义,要不是军令,都不想打仗。
胡湘说道:“要是十年前,宋国灭了金国,那才是不世之功,可谓封狼居胥,也值得炫耀,我们现在宋国将士的使命,应该是为大宋开疆拓土,世界之大远超华夏,不应该耗在关中,”
孟拱说道:“我宋国疆域已经是万里之广,南洋各岛蛮夷皆臣服,无需增加了,”
“南洋气候炎热,非宜居之地,”胡湘说道,“世界上还有很多地方,如同我华夏中原一样面积广阔,四季分明,雨水充足,土地肥沃,比如南洋再往南,大武国和大宋国都为华夏族,不应该为一些弹丸之地大动干戈,”
胡湘不怕宋国占领很多地方,尤其是距离宋国遥远的国土,因为要占领就需要移民过去,时间一长移民听不听宋国号令,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吴潜说道:“太子殿下,太远了,回一趟故土需要时间太长了,谁愿意迁移过去,”
胡湘说道:“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历朝历代灭亡,都是穷人没有土地,朝廷也没有粮食去赈灾,导致动乱,要是国家在海外有巨量的田地,把那些流民迁移过去,不就解决动乱的根源,”
孟拱道:“太子殿下,朝廷军队有火枪,不会有刁民敢造反了,造反那就是死路一条,”
对于现在的百姓造反,孟拱是很有体会,自从朝廷的军队有了火器,各地蛮夷,根本不做任何抵抗,就下跪屈服了。
绝对的力量面前,在嗜血好斗的汉子也变得和绵羊一样温顺。
朝廷有了火枪,百姓们造反成功率几乎为零。
“孟将军说的对,有了火枪,谁敢造反,统统枪毙,我认为国家出现刁民,反贼不是他们的过错,而是朝廷的过错,除了那些想成为王侯将相的狂妄之徒,”
吴潜说道:“太子殿下这样说在下佩服,”
这时代,官民是主要的社会矛盾,百姓说官逼民反,官府说刁民不服王法,而胡湘可是最高的统治阶级首脑,作为首脑首要考虑的是维护自己的统治,谁要是敢挑战,那绝对灭族之罪。
胡湘道:“二位将军身为大宋国高级将领,一切出发点都是为了宋国的利益,这是应该的,也是忠臣良将的职责所在,我作为大武国太子,也应该为大武国的利益为重,但大宋,大武国都是华夏族,我是希望两国如亲兄弟般和睦相处,不要无端的挑起对立仇恨,”
吴潜道:“太子殿下说的对,两国应该和睦相处,”
“灭金国,有我大武国帮助,可谓易如反掌,但宋国引来蛮夷吐蕃兵,如果吐蕃兵要是屠杀了大量手无寸铁的百姓,我大武国不会放过吐蕃人的,”
孟拱道:“金国也压迫过吐蕃人,士兵难免会出现过激行为,就是下达了约束令,也达不到令行禁止,”
胡湘道:“蛮夷之所以叫蛮夷,那是他们屠杀妇孺,毫无怜悯之心,也许宋国有些谋士认为,杀他们不为我大武国所用,能削弱我大武国,我大武国武力强大,是因为我们有威力强大的武器,”
孟拱说道:“太子殿下,要是吐蕃兵真的不分老幼,你们征伐他们,那是他们咎由自取,”
宋国可不把吐蕃当做自己的百姓,他们死多少,宋国也不会在意的,不过孟拱知道灭吐蕃那太困难了,大宋比大武国离吐蕃更近,也难以彻底灭了,虽然吐蕃国力是不强,但路途太遥远了,翻一座山就能死不少的士兵,后勤粮草更运不过去,到了冬天大雪封山更是无路可走。
胡湘说道:“孟将军,我大武国也并非恃强凌弱,我想传达一种理念,战争是军队之间的较量,不应该对平民百姓下手,而且也不能杀俘虏,杀降兵,谁要是破坏规矩,必须受到惩罚,你们也知道蒙鞑杀戮太重,虽然他们已经臣服我们,但我们还是会惩罚他们,”
等胡湘彻底掌权了,国内稳定后,定会清算一切反人类的刽子手。
吴潜道:“战争是军队之间的较量,我赞成太子殿下的观点,贵国还扣押着我们两万多俘虏,至今不放回,”
胡湘哈哈一笑道:“吴将军,想知道他们目前过啥样的日子?”
目前辽东还有两万多宋军俘虏。
吴潜朝胡湘拱手道:“还请太子殿下告知,”
“他们现在的生活,可以用乐不思蜀形容,有老婆,有孩子,每天有酒有肉,有豆腐…”
辽东的那些宋军俘虏,已经渡过了艰苦日子,开垦出了三百多万亩土地。
官府也把开垦的土地划给了个人,官府承认是他们的私有财产,有土地契约,每户土地不低于二百亩,还分有两到三匹马。
种二百亩地,是一个劳动力极限了,很多户都种不完,多余的土地只能作为牧地。
官府还承诺他们就是回到宋国,土地十年内也不会没收,官府还承认是他们的。
辽东的土地虽然只收一季节,但这里的土地开垦的晚,因此土地肥力充足,亩产比中原还高。
目前辽东的农作物主要有高粱,大豆,谷子等,水源多的地方也种大米。目前玉米正在培育中,还没有推广。
对于公粮,每亩按五斤未脱壳小米征收,谷子是他们主要的口粮。
五斤小米看着不多,但每户土地多,官府也能收不少的粮食,但这税赋和他们收获的粮食相比,比中原都低很多。
虽然是税赋低,但官府通过酒税,油税,盐税,也能收不少的税。
一些汉子光喝酒就需要一千斤高粱去换酒,官府能收到五百斤高粱的税。
他们到了冬天也没有猫冬,都进山伐木,有工钱,按件计工,根据树的直径,长短核算工钱,他们普遍一天的工钱能买二斤烧酒,五斤肉,这伐木是真的出大力的活,工钱低了,就会怠工了。
伐好的木,由骡马拉到辽河边,等到冰雪融化,通过放木排,运到辽河口,装船运到沧海港,秦皇港。
辽宁官府向户部公文通报,每户都有万斤以上存粮,因此户户都养猪,鸡。
而且因为大豆多,豆腐成了他们的日常食物,还有户户也都做大豆酱,大葱蘸酱也成了他们习惯的一道菜。
…
“太子殿下,您说他们回到宋国时候,身上带的钱,比他们这几年军饷都高,”
吴潜问道。
胡湘微微一笑道:“那是,粮食,家畜一卖,加上他们积攒的钱,会超过他们这几年的军饷的,”
孟拱和吴潜听了半信半疑,心想这怎么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