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7章 胡湘的卫州行(3)

胡湘又询问了粮食仓库建设。

这粮食存储历来是各朝代的关注重点。

收得到的粮食,必须得安全的存放,不能发霉变质,也不能被老鼠盗吃。

千百年来,古人在实践中,找到了长久存储粮食的方法,

首先是粮仓地址选择,选在地势高的地方,这些地方土质干燥,水位低,利于储粮。

先从地面向下挖一个口大底小的椭圆形土窖,然后用火烤其底和壁,使土变得焦燥,再在底和壁上铺砌木板、草、谷糠、席等,用以防潮。装入粮食后,再用席、谷糠、土盖顶密封,而且盖呈现锥形,便于排水。

其实这种密封的藏粮方法,解放前的北方不少农村还在沿用,只是规模比较小,因为谁家也没有那多的粮食。

现在有了钢筋,混凝土,钢架结构,开始建设现代化粮仓。

这粮食仓库,不但要便于粮食入库,还要方便出库。

王文统说,卫州城的新式粮仓能储存两万吨粮食。

胡湘对这个存储量,不是很满意。

但建钢筋水泥粮仓,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比土法粮仓成本高十几倍。

现在户部规划,普通州县,要建设能储存五千吨的现代粮仓。

知府所在地,要建设五万吨粮仓。

而大名和武安都是十五万吨粮仓。

除了官府的粮仓,现在农户家也都建有粮仓,其实百姓家更习惯存粮食,那是千年来的风俗。

毕竟穷怕了,饿疯了!

不过,百姓家粮食少,还好存储,多了那存储也是个问题。

比如五千斤到一万斤粮食,这个数量,怕千年来,普通农户很少能达到这个数量级别,当然地主家除外,尤其是大地主家。

但农民家的都是土坯房,要是大暴雨,很容易屋里进水,房屋倒塌,粮食就保不住了。

还是要加大官仓的存粮规模。

按胡湘的规划,县城的粮仓规模,要能满足全县百姓一年的口粮。

口粮按人均每天一斤粮食计算。

整个卫州区域官仓储备粮规模,要达到17万吨。

王文统说,秋播完毕后,要征集两万壮丁,到卫州城建设,一定要让卫州城大变样。

现在的卫州城城镇建设,相对于金国时期,虽然有变化,但也没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卫州城虽然有一万多守军,但守军在训练之余,一般是建设城墙,碉堡,营寨等和防御有关的设施。

建这些防御设施,都还人手不够,那地方上的市政,街道建设,地方守军更抽不出人来。

现在市政,官道,水利,这些工程建设,是百姓们挥之不去的噩梦,尤其是水渠建设,太特么累人了,每天要不停的挖土,推车。

而且一般县内区域,这三项建设,衙门还不管饭,需要自带干粮,更别提工钱了。

只有去州府干,才管饭,如果是朝廷的活,除了管饭,还给一定的工钱。

为什么在县域干活,县衙不管饭,因为修道路,水利是方便本地的百姓,衙门不会给钱的,家里没有劳力上河工的,还需要交上河工钱。

因此一到秋播完,县衙都会给各村下达,修官道,修河道的具体任务,村里在安排劳力,每户都要出劳动力,没有劳力的,那就得出钱,一直干到年底。

现在的老百姓,一年都没有闲的时候,农忙忙,没有农活时候,更特么劳累,因为工地干活有监工。

因此老百姓对官府,都有一定的抵触心理。

而且对卫州,工部还下达了,重阳节前后,要征集一万劳工,送到峰峰修水库大坝。

要在滏阳河上游,峰峰矿区南面,修座水库,今年冬天准备征集十万民工去修拦河堤坝。

这个水库预计库容量达一亿立方米。

而漳河上也计划修水库,规模更大,需要劳动力更是十万起步。

还有武安西部山区,洺河上游峡谷,也计划修水库。

这只是大武国核心工业区域的水利工程,没个二三十万劳动力,干个两三年,根本完工不了。

那些其它区域的水库,比如很多人熟悉的密云水库,官厅水库,十三陵水库,规模更大,现在想都不要想。

而且现在不要扯啥狗屁水库经济学,挖的坑,埋个坑能促进经济循环发展。

现在就得必须给民工低廉的报酬,把这些工程完工,才能解决水患,农田灌溉问题。

(漳河中游,磁县境内的岳城水库,它于1959年开工建设,1960年拦洪,1961年蓄水。1970年全部建成。1959年9月上旬截流时,9万民工进驻施工现场。大坝填筑完全靠土法,在水中填土筑坝。建设期间,共有民工30余万人参与其中,采用人力车、畜力车,依靠肩挑人抬,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完成了水库修建任务。)

会谈快到结束时间时候,有个小官吏突然说出。

卫州城的磨面坊,榨油坊,都是一家垄断,别人也不允许干,也不敢干,太不公平。

胡湘的目光朝提出这个问题的小官吏看去,那个小官吏,看到胡湘看向他,垂下了头。

这卫州城的榨油坊,磨面坊都是赵家的产业。

还有酱油,大酱,醋作坊,酒坊是李堂家族产业。

胡湘还未说话,王文统便呵斥那名官吏。

呵斥那名官吏,不懂规矩,谁开磨坊,不都行,又不是不卖给你油,白面。

散会后,胡湘叫上王文统一同吃晚饭。

这饭菜,是卫州衙门伙房提供的食材,菜是由胡湘随带的厨师做的。

卫州区域没有啥稀奇特产,因此食材主要是鸡鸭,猪肉,羊肉,菜为黄瓜,甜瓜,茄子等。

饭桌上,胡湘问道:“文统,卫州一些当地富户,是不是有想开磨面,榨油,酿醋酒的,”

“太子殿下,有个营生,又能挣钱,谁都想干,”王文统说道,“不过,还是一家的好,不然同行之间容易发生龌蹉,”

胡湘说道:“我认为多家好,公平竞争,商家才会取利于客户,”

对于一些食品调料作坊,胡湘是不建议垄断的。

但目前赵福家,对磨面,榨油那是有绝对的垄断地位,他们有资金,机器,技术,还有熟练的工匠,更有强大的官府背景。

胡湘不知道的是,当地富户有想入行的,但都被赵家的掌柜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