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中秋月明
第813章 三大战役挨个儿来
小
大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三叉小说]
让卫东还是把17k那一千二百万港币的赌债,让程朗找可靠的江湖关系带路,派个换上道袍的师兄亲手把支票交给马兆辉。震慑是震慑,欠债是欠债。
让卫东只是要回到沪海,跟秦志明确认这笔债务而已。
甚至不给大舅子说,也是避免他产生反正都有人兜底的肆无忌惮。
故意让秦志明长留沪海不敢回去港澳。
秦羽烨肯定赞同这个思路。
所以按照秦志明规划的模式,缤纷歌城还是在电子产业园那边开始装修筹备了。
从东瀛订购几十套进口Ld影碟机、卡拉ok机、音响功放、麦克风、投影仪、电视机。
这一开始的经营出发点就是唱素歌。
强调音质音效,标榜专业级录音棚效果。
光是现在数百上千的各类国外专家、工作人员在这一片也能形成消费市场。
港商们跟随让卫东进驻电子产业园后,德叔家的五星级酒店运营起来自然是生意兴隆。
一楼大堂后还有名品服饰街,可以卖些港台假冒欧美名牌的时装,都能引得好多市区时尚男女,跑到边郊来观摩购买,真能产生些销售。
海外关系较多的沪海宁还是颇有家资。
也喜欢追捧这些舶来品。
其他写字楼的生意也还行。
毕竟各种进入沪海的港台、东南亚、欧美,尤其是日资企业越来越多。
电子产业园现在是集中开发区,所以来租用办公室的也不少。
连带商务公寓都卖得不错。
唯独商住一体的裙楼商业中心差点。
没东西可卖啊。
为了开个商场全都进口日用品,无论是关税还是品类审核的复杂程度,都还是太离谱了点。
在右岸开了不少超市的黄伯,考察了下现在国内主要商品进货渠道,发现还很难凑成商场规模。
最主要是有些部门单位也不配合,搞商超的事就搁置下来。
这是市郊边上区域,不可能学江州北部区那个商业大厦搞自由市场,港商也受不了那个低档气氛,宁愿空着静待有缘人。
恰好现在成就了缤纷歌城入驻。
让卫东也算是打着大舅子的旗号,低价买下这临街两层约有一千五百平米的商业空间,算是帮秦志明彻底安家在沪海。
林望复回来,正好先驱车到这边。
坡仔还以为是到旁边的苹果代工厂,已经开始探讨勾勒这个光驱厂到底要放在沪海还是鹏圳。
让卫东却把自己在hk购买豪宅的思路表述出来:“一千万港币,还不到两百万美元就能买到hk的顶级豪宅,我们就是亚洲最早的it新贵,我想依托这几家企业,把hk打造成体育时尚、科技潮流之都,所以你要不要也买一栋我们做邻居,投资升值都包赚不赔。”
林望复果然经得起考验,不是很在意豪宅:“住你家,你帮我买都行,你在这方面的眼光总是很长远和踏实的……但我还是想把我的部门重心、科研核心放在新坡加,是新坡加培育了我,现在我们赚到钱我还是想反哺新坡加,回馈这些年来很多支持过我的人,行吗,只要能做到这个,其他你做主都行,核心放在内地或者hk都行。”
让卫东开着车,都忍不住松开方向盘鼓掌:“好!有感恩的心态我肯定要支持你,生产在内地,研发在坡县,商业运营在hk,哈哈,对的,你这个办法反而是对的!”
林望复马上问为什么。
让卫东已经到地方靠边停车,给后面的飞虎上的俩道士摆摆手示意下,这俩就喜笑颜开的跟着司机练车,还敢来拿本田练手。
都是男人,谁不喜欢开车呢。
“我在内地做大规模,肯定会受到些限制,毕竟谁都不愿看见个商人做得太大,所以我才去hk捣鼓新局面,不然我所有精力都压在内地,一定会膨胀到难以想象,这是个必然规律。”
他知道二三十年后都还陆续会出现这种站在风口上的超级成功者。
自己这可能比他们还猛。
因为根本没有对手。
林望复就笑:“嗯,如果那样,我也就不能幸运的遇到你。”
他比让卫东大几岁,已经三十出头,在维修铺子里艰难维持、潜心修炼了近十年。
是真的沉稳。
让卫东忍不住伸手搭住他肩:“你也一样,你的规模对于新坡加,也会很快显得太大了点。”
按照当初的协议,除了发哥被让卫东拉进来占了一成股份,声卡和音箱两家厂的股份他俩几乎对等。
现在不算苹果代工厂的收益。
撇开让卫东顺着鼠标、键盘、机箱、显示器、插拔式卡带存储器、软件包收入的专利使用费、分成等等,约有两三亿美刀收入,那是他们两口子的。
光是声卡、音箱就能产生超十亿美元收入。
这还没算游戏这样让何玉柱都心动不已的门类。
这就是跟随苹果跨进多媒体时代的红利。
两三百亿美元的总销售额里,分个边角都肥得流油。
所以让卫东在hk花的、投入到汽车产业链上的,是自己那部分独立收益。
发哥其实都有过亿美刀收入,让卫东不过是在观望到底什么时候兑现。
在这个交货周期完成后,林望复也绝对能以几亿美刀成为新坡加排名前几的富豪。
他似乎还没想过这个问题,明显有点吃惊的啊了下。
让卫东对坡县的印象并不好,卡海峡脖子啊,威权啦,鞭刑啊,明明有红灯区赌场还标榜干净,富人养老乐园之类。
断手保安又没去过,获得的信息都是网上那些只言片语。
“我不是挑拨,我们成功了,而且是超级大成功,那就要想想怎么保证一直成功,并且把成功果实保持下去,我在内地的做法是尽可能回馈社会,你刚才提到的反哺新坡加也是,但架不住万一出现个贪婪的家伙非要吞了你怎么办?你说有这种可能吗?”
林望复又不是傻白甜,他已经在社会上滚爬了好些年。
认识深得很。
反手也搭在让卫东腰上深深点头:“一定有!我明白了,谁都没法对我一锅端,只要我自己能走,生产地在内地,运营在hk,做好备份随时都能重建科研。”
让卫东点头:“对的,我也一样,所以我并不介意你在新坡加也设立分厂,这就是对各方的态度,我们几兄弟大不了丢了这块儿不要,但我们依旧能稳稳的立在这,对全球it产业发展做出我们的没法抹去的贡献。”
林望复笑无比开心:“现在我有点明白你当初拉发哥进来的意图了。”
那当然,现在还没到宣布发哥也是创新声卡、音箱股东的时候,连发哥都不知道他已经是亿万富豪。
但如果真有事,这一连串的爆炸性新闻,有顶流明星的噱头在,那就能以几何数放大影响力。
其实从税务大院出身的家伙,哪怕是个保安,潜意识里都明白,实际情况是在不断变化的。
现在让卫东已经隐然有自立一派的气势,笑着拍拍伙伴,一起走进还在装修的歌城。
进门大厅还乱得一批,到处堆满了装修材料。
但正对的玻璃隔间就是未来的量贩小超市,已经堆上了几台样品设备,然后挤满了人。
林望复一看,就把搭让卫东腰间的手收回来,忍不住搓!
因为这些家伙全都挤在里面,把电器拆得整整齐齐,一看就是行家。
他不就是在自家修理行被让卫东找到的么,对这种场景再熟悉不过了。
而且立刻秒懂:“你要仿制这些电器?”
让卫东理所当然:“现在我们有了芯片厂,就基本能解决所有市面上的家用电器仿制,包括影碟机……”
林望复的脸上既开心又纠结:“原来你也盯上了这!可这涉及到专利使用费。”
内地确实不认这种国际专利权限,准确的说是整个华约体系都不认欧美的专利权,这也是巴统封禁高科技产品的理由之一。
内地延续了苏式知识产权模式,也不认,更习惯了逆向仿制,但要进关贸协定、世贸组织就肯定得认。
不过几十年的认知,导致后来盗版横行,让整个内地产品都容易背上抄袭的刻板印象。
让卫东比这态度好点:“这样那样禁运当然就得自己造了,但只要核心部件能买,专利使用费能给,那就掏钱啊,思路其实跟你那不是一样么,你说这光驱能值几千美金?”
他印象中,后来一台光驱好像百把块钱就能买到。
那还是钱越来越不值钱的时代。
现在的几千美金,几台光驱就能换台崭新的轿车了!
还不就是那几家先发企业打着一本万利的主意想卡着专利权吃一辈子呗。
东瀛鬼子就最爱这个。
林望复就舒心的嘿嘿笑,不再是自己艰难支撑的感觉真好。
所以从自己的背包里把那台几千美元的光驱拿出来,先请大家来分解分析下。
他本质上还是个技术人,最喜欢这种场景。
还是没意识到这是场巨大的光盘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