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真正的功臣,萧宁!

萧宁叹了口气,缓缓朝着那孟少商的尸体走去。

因为下雪的缘故,孟少商的身体,这会都有些僵直了。

衣衫之上,还落了不少积雪。

腰间的穿云箭,依旧摆放在原本的位置,和之前没有丝毫的区别。

想来,这孟少商从始至终,一直到死,都没有动过放出这穿云箭,找人前来救自己的念头。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问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大雪纷飞。

雪光之下。

萧宁的手拂过孟少商的眼眶,帮其合上了双眸。

说实话。

对于孟少商,萧宁是欣赏的。

他有理想,有抱负,有心计,有手段。

最关键的,还是有一颗对于黎民百姓的悲悯之心。

正如当初,他杀掉了那三个其他在醉梦轩门口,强抢民女的败类。

可以说,他的心性,追求,皆是上品!

只不过。

孟少商跟自己,很大程度上是同一类人。

因此。

这样的人,是无法被自己收服的。

且。

他还打算对自己出手,要自己的命。

所以。

无论对方品行如何,初衷为何。

今日,都只能有一人活着离开。

这就是党争的残酷。

樊兵武静静的立在萧宁身后,盯着这个比自己还要小上几岁的身影。

心中猛地觉得,自己有些看不透这个所谓的纨绔王爷了。

这一刻。

在萧宁的身上,他似乎看到了同情,看到了悲悯,又看到了些许无奈。

这萧王爷,还真是个复杂之人啊。

自己以前,怎么就没有发现,这昌南王还是个如此有意思的人呢。

对于樊兵武来说。

穆起章和穆家军,就是他心中的信仰与追求。

当他得知,穆起章准备用这洛陵城百姓的苦难,换来抹除孟党的战机时。

他觉得,自己的信仰,好像崩塌了。

他已经没有了活着的期盼。

他本想着,前去找找那老樊头的尸体,为其立个碑,就一了百了的。

然而。

这短暂的一个时辰。

自己从遇到这二人,再到如今。

对于眼前所谓的大尧第一纨绔,他心中的印象已然有了好几次的剧烈转变!

也好啊,也好。

在死之前,可以看清一个人的真实底细,也挺好的。

对于穆起章,樊兵武可以说是知根知底。

因此。

在如今的大尧境内,除非五王联合,他实在是看不到穆起章失败的可能。

如今,天下未乱还好。

可天下一旦大乱,毫无疑问,穆起章就是必胜者!

以前,樊兵武打心底希望,穆起章可以成为最后的赢家。

可这次,在发现穆起章竟然是一个,为了达到目的,可以牺牲所有的人,他开始怕了。

他开始担心,若是穆起章真的得了天下,这大尧会不会真的如同自己所设想的这般清明……

只是。

无论他如何思考,迎接他的都只有绝望。

因为。

在樊兵武看来,穆起章拿下最终的胜利,那已经是必然了。

根本没有人,可以阻挡他的步伐。

直到此刻!

在看见了萧宁。

这个城府不亚于穆起章,还有着一身精湛的武学的昌南王。

他猛地觉得,兴许眼前这人,对上穆帅还真能有一战之力。

真好啊。

在死之前,可以看清这昌南王的底细,可以不再如此绝望的死去……

可以带着那一丝希望闭上眼睛,哪怕是,这丝希望真的渺小到宛若尘埃。

“怎么?看你的样子,好像对我的行为,有些不解?”

樊兵武胡思乱想间。

萧宁转过了头来,问道。

“是啊。”

樊兵武点了点头。

他是不懂。

他看不懂萧宁看向孟少商时,那眉宇间的悲悯和无奈。

更不懂对于这个敌人,萧宁为何要给对方立个碑。

“杀他是原则,立碑是同情。不冲突的……”

杀他是原则!

立碑是同情!

……

一刻之后。

当萧宁对于那眼前的木质墓碑,轻轻躬身的瞬间。

跟在后面的樊兵武猛地觉得。

自己在这个身影之后,看到了男人二字的影子……

他好像,有点读懂对方了。

随之。

当萧宁再次转身,走向了马车。

大雪之下,萧宁那孤独的身形,走在纷飞的雪花里。

整个人的身影,都变得高大了起来。

上车之后,樊兵武再次驾上车,二人开始朝着洛陵城内城的方向狂奔而去。

“萧王爷,前面就要到了那孟党的敌军大营了。就算咱们绕过去,那内城城门处,只怕是孟党也在攻城啊!”

“说不定,现在那内城已经被攻破了也说不定。我想要亲自去看一眼,死了也无妨。您确定,也要跟着一同前去?”

对于此刻,洛陵城内城的境况,樊兵武可以说是悲观到了极点。

毕竟。

穆起章何许人也?

既然是他设计好的阴谋。

外加孟党和守军之间的差距,他实在是看不到丝毫洛陵城内城守城成功的希望。

这件事,无论是从孟党的角度,还是从穆起章的角度,都不会出现意外的。

萧宁坐在马车子上,没有回话。

樊兵武见状没有多问,当即绕着孟党大营,先行朝着孟党内城驶去。

大约半个多时辰后。

樊兵武绕过小道,距离那内城城门,也就只剩下三五里路了。

“嗯?怪了!”

愈发的靠近洛陵城城门,樊兵武心中就越觉得奇怪。

因为!

都这会了,他的耳畔除了风声之外,依旧听不到任何其他的声音。

这一点是不应该的啊。

根据常年征战得出的经验,这三五里路的距离,已经足够自己听到喊杀声了啊。

难不成,是因为下雪的原因?

带着疑惑,樊兵武下了马车,将耳朵伏在地上听了听。

已经听不到任何动静!

四下里平静的,根本就不像在打仗的样子。

“难不成?洛陵内城这会已经被攻破了?!”

若是战争在这会已然停止!

他只能想到了另外一种可能。

“驾…………驾…………驾…………”

他重新坐上马车,疾驰而去。

马车之上。

一直紧闭着双眸的萧宁,猛地睁开了眼睛。

双眸之内,多出了一抹释然之色。

“对啊,我怎么能把这人给忽略了呢!孟少商啊孟少商,虽然你已经刻意隐瞒了,可我还是找到了你的同党!”

他的瞳孔里,射出了一抹精光。

很好,很好。

这个时候能想通这件事,是好事啊!

“同党?”

樊兵武听到了萧宁的喃喃自语,好奇的转过头问了一句。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先入城,很快,你就会知道了。”

“什么?入城?!”

樊兵武听到这两字,整个人都跟着一愣。

“这等时候,能入城?我听不到那战乱之声,只怕是孟党已经攻克了洛陵内城啊。说不定,这会的城中正在进行大清洗。”

“我们在外面远远地看看就好了,进去会不会……”

樊兵武担忧的说着。

说话间。

那洛陵内城的城门,终于是出现在了眼前。

然而。

跟他预期中不同的是。

那守在内城城门处的将军,还是那张熟悉的脸孔!

他认识!

是巡防营的都统!

已经这么多年了,内城的守军,一直是他,从未变过。

这?

巡防营都统依旧在守着内城城门?

这莫不是说,内城还没有被攻克?

那,为什么没有在打仗呢?

孟党的人马呢?

一瞬间,樊兵武彻底被眼前的景象搞懵了。

他纳闷的骑着马,又往前靠了几步。

城内熙熙攘攘的嘈杂之声,逐渐传出。

“许中相真乃大才,真乃我大尧的救世主啊!”

“多亏了许中相,不然的话,这次咱们这洛陵城,怕是要遭了大灾啊。”

无论是守军还是城内的百姓,无数类似的话语,从内城处传来。

许中相?

许居正?

什么意思?!

听这些言论,莫非是许居正的谈判成功了?

孟党退军了?

这,开什么玩笑?

怎么可能?

此等绝对的差距,孟党能撤军的?

“让开,我们要出城找萧王爷!”

“许大人到了么?许大人到了的话,麻烦请许大人转告一下,有没有遇到萧王爷?”

很快。

内城处那边,又传来了几声喊声。

樊兵武听清后,不由得看向了萧宁。

那群人看起来,是在找萧宁啊。

萧宁还没有说什么。

只见。

那内城城楼的瞭望塔之上,一个苍老却不失伟岸的身影,已然站在了那里。

正是许居正!

“大家,过奖了!”

他先是拱手,对着所有人微微躬身。

“洛陵城内城守住了,孟党退军了,这是事实!大家无需再怀疑这个消息的真实性!本相可以负责任的讲,孟党,退军了!”

因为方才,城内还不断会有对于谈判成功,孟党退军此事真实性所质疑的言论。

许居在第一句话,就先稳定了军心。

樊兵武在远处,抬头遥望着许居正的身影,都不由得心中深感佩服。

“没有想到,这件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事情,许大人竟然做到了。很难想象,他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啊!”

“在这等孟党百分百可以攻城成功的局面下,让孟党自愿放弃了攻城。这简直,就是神迹啊。”

“大尧第一使臣之名,果然名不虚传!”

他一番感慨,脸上尽是崇敬。

“许相真乃我大尧救世主!”

“许相!许相!许相!”

在许居正发声完毕。

不少转危为安的百姓们,近乎疯狂的欢呼了起来。

当然。

也有几个例外。

比如那卫青时等几人。

这会他们都快要急疯了。

洛陵城内一片欢天喜地!

大家都在疯狂庆祝谈判的胜利,孟党的退军。

却唯独不见小王爷的影子……

“许大人,可有曾见到昌南王?”

卫青时上前一步,高呼道。

昌南王?

一听到这个名字,无数百姓、守军,纷纷皱紧了眉头。

“这等喜悦的时刻,提那昌南王做什么?”

“就是,一个打着谈判的名义,偷偷去投降的王爷,晦气……”

很快。

这欢呼声就转变为了无尽的抱怨和质疑。

卫青时等人脸色一变。

可是,他们又无从反驳。

好在。

这时候,那许居正再次发声了。

“错了!大家都错了!”

他咳嗽了一声,大声喊道。

“大家都错了!是谁告诉你们,昌南王是出去投降的?这次谈判的胜利,就是那昌南王带来的啊!”

“啊?许相,您这话是什么意思?”

距离许居正最近的,自然是那边孟广和霍纲。

二人一听这话,当即瞪大了眼睛。

刚刚还在抱怨的军士和百姓,一个个更是闭上了嘴巴。

许居正的话,他们还是相信的啊。

“许大人这话是什么意思?”

“他说,这次谈判成功,是因为昌南王?”

“真的假的啊,昌南王不是出城投降去了么?”

卫青时、元无忌等几人,这下同样愣住了。

他们这会只是担忧萧宁的安危,根本就没有想谈判的事情。

可谁曾想……

竟然得到了一个这般喜讯。

霎时间。

所有人的目光,皆是落在了许居正的身上,等待着那许居正的后话。

就听那许居正清了清嗓子,一脸感慨的道:

“诸位这次,是真的错怪那昌南王了啊。此番谈判,老夫是真的失败了。好在。后来昌南王又孤身一人,入了那孟党大营!”

“刀斧携身而不退,一个面对那孟党叛军,临危不乱,言辞犀利!最终,才获得了这次谈判的胜利啊。”

“无论昌南王爷以往如何,可这次,在面对这等国家大难之时,他的这一番所作所为,可算是没有失了萧氏的风骨!”

“昌南王爷的挺身而出,更没有埋没他王爷的身份。仅此一次,老夫,佩服啊!咱们所有人,都欠昌南王爷一声感谢!”

许居正语落。

刚刚还嘈乱如菜市场的内城,此时已经是安静的落针可闻。

人们的目光,笔直的盯着许居正,做出了一副呆滞状。

良久良久!

才终于是有人缓过了神来。

“所以,这次其实是昌南王救了我们性命?”

“昌南王?我怎么感觉,这一切都跟做梦似的?他能有这般能力?”

“这没什么不可能吧。毕竟,前几日,昌南王还做出了那等诗作。”

“是啊,从昌南王前几日的诗作来看,昌南王就绝非是那寻常之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