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喜欢
苏彦青在单位里有宿舍,但家里也有他的床位。
给卫扬一家腾出来的房间就是他和弟弟苏彦霖的房间。
卫韶中午回来时,手上提着两个饭盒,都是她特意从饭店带回来的菜。
苏彦青把卫扬一家送到家后就挨个去通知了他爸和几个姨妈们晚上去饭店吃饭。
小舅在部队,出不来,便只能作罢。
“中午先随便吃点,晚上咱一大家子去饭店吃一顿,可惜卫昭没带着孩子回来。”
这一年到头的,家里人都凑不齐,不是这个不在就是那个回不来。
卫韶把给俩个孩子准备的礼物银手镯拿了出来。
“这俩闺女都像你,长的又干净又俊俏。”
宋露白把银镯子递回去,“这礼太重了,我不能收。”
卫韶今年四十有五,精神面貌看起来还好,就是她一笑时,眼角的纹路让人觉得很慈祥。
“两个银镯子我还给的起,本来当初你生完孩子我就该给,这几年你和卫扬在那边吃苦了。”
宋露白觉得自己没吃苦,她的日子简直不要太顺心了。
她瞅卫扬一眼,说:“我没吃苦,我们在那边挺好的。”
吃苦的人不长她这样,她这张面皮子和一双手都护的好着呢,咋看也不像是吃苦的人。
卫韶二话不说硬是把镯子塞到她手里,“我都听卫扬和卫昭说了,你自己在石城本来有工作,还愿意跟着卫扬一起去那边吃土,这几件也是你们帮衬着卫昭母子几个,真的辛苦你了。”
宋露白都有点心虚了,她跟卫扬结婚压根就没吃什么苦,大姐咋会觉得她吃苦了呢?
难不成受教育程度高的人都格外善解人意些?
“收下,赶紧吃饭,最近我们部里要检查,我一会儿还得赶紧回去,下午让卫扬带着你们出去好好转转,晚上咱去饭店吃饭。”
已经入秋,北方的秋意格外明显些,在房里休息了两个小时,宋露白是被凉醒的。
卫昭家这几间屋子朝向都不好,屋里阴凉,在这个季节给人的感觉很不舒服。
“下午我去找人换几张票,明天带你去百货大楼看看,给你和她俩都买两身衣服。”
俩人结婚的时候,宋露白连件红衣裳都没有,这次回来,卫扬准备把这个遗憾弥补上,顺便再带着她们一起去天安门前拍张合影。
“换票?那我们三个下午干啥?”
这么多天无所事事,宋露白都有点不适应了。
卫扬说:“姐把自行车留家里了,我带着你们去我以前的家看看,看完了一起去换票。”
一辆二八大杠前后都坐满了人,卫宜华坐在前面,宋露白抱着卫宜平坐在后面,一家四口二百多斤重,车子依旧稳稳当当。
胡同墙面斑驳,偶尔有枝条从墙内伸出,在墙上落下阴影,小风微凉,树影摇晃,一如宋露白此时的心情一般悠然。
卫扬家的老宅子在一片老胡同里,里头如今没了人气,到处都落满灰尘,角落里还有蜘蛛网。
倒是院子里那棵枣树虽无人管,但结满了果子。
枣子还挺甜,宋露白便准备摘一些拿回去吃。
“这屋子怎么会空置?”城里住房紧张,按理说不该有空屋子。
卫扬站在墙头摘着枣子说:“这是我爸祖上留下来的,现在就也就剩这一个小院了,房管局的以前来咨询过是否愿意出租,我们没同意。”
就算屋里都空着,也保留了他的回忆,要是租出去了,往后别人住进来,心里总觉得不舒服。
卫宜平吃着枣子仰头问:“爸爸,咱们家房子在哪呢?是这里吗?”
宋露白纠正道:“这是爷爷的房子,是你爸小时候住过的地方,不是我们的。”
卫扬纠正说:“其实我也只在这里住了两三年。”
卫宜华皱着小眉头说:“这是爷爷的房子,那妈妈,我们没有家吗?等我们回去是不是就不在十六团了?我们的家在哪呀?”
一句话问的卫扬这个老父亲差点流泪。
他有点羞愧。
忙碌这几年,他还没房子呢。
他家现在连个固定的居所都没有。
十八团不会是他的终点,往后他肯定还要带着妻女搬家,搬家时还会舍下很多家当。
他也没给他媳妇一个安稳的生活。
思及此处,卫扬眼眶微酸。
他媳妇真是没跟他过上好日子,连个固定住处都没有。
宋露白不知道卫扬会想那么多,她没看他,在想好跟孩子怎么说后蹲下了身子。
她笑盈盈的对孩子说:“爸爸妈妈在的地方就是家,爸爸妈妈有本事,能带你们去很多地方,只在一个地方多无聊呀。”
俩闺女同时点头,挺起小胸膛,骄傲的说:“爸爸妈妈厉害,我们以后要跟着爸爸妈妈一起去更多的地方。”
在俩孩子心里,爸爸很厉害,妈妈也很厉害,爸爸妈妈很喜欢很喜欢她们!
别的小孩只有一个家,可她们以后能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更多的地方,她们有很多家,她们很骄傲!
卫宜平害羞的看着妈妈说:“妈妈,你们为什么这么喜欢我们?”
妈妈每次看她们的眼神都好温柔,让她都不好意思了。
宋露白笑眯眯的说:“因为你们很好,所以爸爸妈妈都喜欢你们。”
她就要她的孩子长大后成为大大方方的人。
赵冬梅那样的女同志有很多,宋露白觉得性格窝囊的人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小时候在家里没获得足够的爱和关注。
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己很好,很满意自己,她的精神上不会轻易受到别人的打压,她永远会对生活里的事保持自己的看法。
卫宜平用力点头,翘着嘴角说:“爸爸妈妈也很好,我们也很喜欢你们。”
看俩闺女被宋露白哄的找不着北,嘴都快翘天上去了,卫扬是既觉得好笑,心口又微微酸涩。
出了胡同,卫扬载着妻女继续在街道上穿梭,他准备带着妻女去昔日旧友家串串门,顺便换点票。
就是不知道往日的朋友还有几个在首都,今天只能碰运气了。
自行车上,母女三人每人手上都拿着一串红红的糖葫芦,空气中都充满了山楂的酸甜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