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管家看陈皮一大早起来先在院子里练了一套拳,而后换了衣裳在院子里泡茶。
陈皮阿四不爱喝茶,他也没那个雅兴。大多时候都是泡给二月红和丫头,讨师娘开心。
今天他一早上起来又是练功又是泡茶又是换衣服的,管家看的身上直发颤。
就像平日里时常发癫的疯子忽然正经过起日子来,可怕的很。
陈皮阿四将袖子挽起来,说:“我今天不知怎么的,就是心情好。一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起来练练身法。”
“这茶就泡着,等师父出来刚好喝上。要是问起我,就说出去了。”
陈皮将茶碗一放,将九爪钩系在腰上抬步便走。
就在他往外走时,一个下人从外面急急忙忙进来,见到陈皮先是哆嗦了一下,立刻走到管家旁边说:“昨晚田中小姐遇刺了。”
管家下意识去看陈皮。
陈皮阿四看他一眼,扯了扯嘴角,冷笑道:“看我干嘛?”
管家立刻收回目光,让下人下去。
“你不要乱跑,待会二爷出来问,我也没办法帮你遮掩。”
陈皮阿四没理他,继续往外走。管家大喊:“你现在走了,今天就回不来了!”
后者根本没理他。
陈皮阿四步履匆匆,他心里心情不定,想不透中间出了什么岔子。又或者死的是谁。
他倒是知道现在张海桐二人藏身之地,如果那家水果店关门了,说明他俩大事不妙。
他刚走到大门边,便看见两个日本女人从街头走来。两个女人都穿着和服,前者的衣服非常艳丽,与落后半步的另一个日本女人形成鲜明对比。
走在前面的日本女人脸上带着虚伪又高傲的笑容,她看见陈皮阿四站在府门边,笑容更加灿烂了。陈皮阿四觉得这个笑格外欠揍,跟印象里一模一样。
这个女人正是田中凉子,她身后则是侍女小雅惠子。
“陈君,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啊。”田中凉子缓步走上台阶,站在陈皮阿四面前对他缓缓鞠躬。姿态优雅,形容秀美。
“你怎么自己过来了?”陈皮阿四脸色很臭。虽然他跟日本人做买卖,但从来没想过让日本人来红府作威作福。买卖和蹬鼻子上脸他还是分得清的。
自己在田中宅里跟这个女人虚与委蛇那是权宜之计,让她来红府,那才是捅了马蜂窝了。二月红生气也就算了,顶多给他几鞭子让他滚。若是师娘知道,恐怕真的会对自己失望。
陈皮阿四自欺欺人,觉得只要瞒着师娘,那就一切都没变。若是师娘发现了,他无法想象她看向自己失望的眼神。
陈皮阿四很了解田中凉子的性格,她这人嚣张跋扈十分强势。而且工于心计,心肠歹毒。她现在上门耀武扬威,难道是那两个张家人败了?
九门之中,上三门最强者乃是张启山。张启山此人除了没有传说中张家人那身奇异的本领以外,其他方面确实卓尔不凡。
九门中人多少知道一些张家的传说,光是张大佛爷的风采,就让这些人对传说中的张家人有几分神话的猜想。
但是除了张启山,九门里的人恐怕都没有见过所谓的张家人。因此大家都觉得那只是张大佛爷为了壮自己的声势从而杜撰出来的传闻。
事实上如果是有心人仔细追查,就会发现张启山从来没有编纂过张家传说。大多是好事者知道张大佛爷身边亲兵的本事,自己琢磨出来的流言。
这中间或许有顺水推舟,或许也有他人的推波助澜。总之到了现在,大家都只知道张大佛爷的本事,对于所谓的张家,多是笑谈为主。
陈皮阿四在二月红身边待了很久,二月红向来和张启山走得近。他所知道的东西,远比外面的流言真实。因此他知道张家确实存在,最厉害的就是一对发丘指。
发丘指这种技术,道上的人已经很久没有见过了。
反而是张启山崛起后,大家才渐渐在这群披着兵皮的盗墓贼身上看见。
结合这些印象和那天小巷交手的经验,陈皮阿四不太相信他俩这么容易完蛋。现在这样,不管他们完蛋没有,恐怕自己也要完蛋了。
两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玩意儿。陈皮阿四一想到那两个天杀的不仅没能达成和自己的承诺,还毁了他跟田中凉子的交易,就气的心肝乱颤。
我就说昨晚上怎么那么兴奋,合着他妈的是老子要倒霉了!
他阴沉的看着田中凉子,不阴不阳的问:“田中小姐怎么突然登门拜访?”
“陈君前些日子送我一份大礼,中国人讲究礼尚往来。我们日本人当然也是一样的。今日登门拜访,当然是为了回礼。”
田中凉子说完,她身后的小雅惠子抬头对着陈皮阿四笑了笑。
陈皮阿四当场就镇住了。
靠……这个笑怎么看起来妖妖调调的?记忆里小雅惠子不是沉寡言胆小如鼠的吗?
张海楼看陈皮阿四那副样子,就有点想笑。这小子之前在巷子里就吃了他们的瘪,这会还没发现,不知道摊牌之后会是什么表情。
张海桐和张海楼顶着两个日本女人的脸和陈皮阿四对峙期间,二月红大步流星如风一般走来。暗红色的长衫衣摆随着步伐摆动,如同一朵沉静又热烈的山茶花随风摇动。
这是张海桐第一次见二月红,不得不说确实是个风度翩翩十分招人稀罕的男人。也难怪霍三娘对他爱之如狂。
唱戏的身上会有一种普通人没有的气质。虽然会因人而异,但大多都兼具风情与风骨,有刚柔并济的华美之感。
二月红很会穿衣,哪怕只是不经意的穿着,上了他的身也格外不同。
他一个眼神也没分给陈皮阿四,越过这个徒弟站在张海桐身前。此时张海桐和张海楼都在缩骨状态,所以两人都得抬头看他。
“先前已经说过,红府不欢迎二位。还请两位小姐止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