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百人计划·其二

面对自己的新脸,田羹献并不是厌恶。就像张海桐所说,他是恐惧这张脸。

他今年快二十了,原本的脸跟着他也快二十年。这二十年,自己的脸看习惯了,怎么看都习以为常。顶多嫌弃自己长得不够好看,或者突然觉得自己长得奇怪。

但是现在站在镜子面前,里面出现的却是一张完全陌生的脸。看见这张脸的第一反应不是恐惧,而是茫然,以为是另一个人。等到反应过来这张脸就是自己时,才会开始恐惧。

大脑产生意识混乱,人会下意识质疑记忆里熟悉的脸。而对于新的脸,田羹献也不知道怎么来的,恐惧油然而生。

他对着自己的脸揉搓许久,什么也没弄下来。反而将脸皮弄得又痛又烫。

张海桐出现时,田羹献确实吓了一跳。

面对张海桐的问题,田羹献的直觉告诉自己年轻人在耍他玩。就像猫逗老鼠一样,自己就是那只老鼠。

他按在脸颊上的手一动不动,愣了一会儿才说:“没有人会不害怕,我真的在质疑自己是不是记错了。从前那张脸是幻觉,现在这个才是我。”

“你们对我做了什么?如果在脸上做了手脚,我会疼的。”

田羹献很确定自己的脸应该没有出现不可逆的改变,否则不会没有任何痛感。他在医院里醒过来的时候,距离被张海桐带走的日子只过去了三天。

这三天他就算是神仙,也不可能完全恢复。早知道长久的饥饿让他的肠胃一直疼痛,哪怕现在缓过来了也在发炎。

一切都在证明他的身体没有超乎寻常的变化。

那只能说明这张假脸是暂时的。哪怕它摸起来那么真实。

“这是一种特殊的化妆技巧。”年轻人站直了身子,两只手揣在外套兜里。长袖被挽起来,露出一截小臂。这个动作让他看起来像个乖仔,好像人畜无害。

加上他长得年轻,田羹献很容易放下心防。仿佛刚刚那种令人恐惧的气场只是错觉。因为脸的变化,而产生的认知错觉。

张海桐上前,从外兜里拿出来一个巴掌大的金属瓶。“里面的东西兑水清洗,你的脸就会变回原来的样子。”

张海桐没骗他,说的都是真话。

易容手段千变万化,一定要分类别,则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皮相法,也就是化妆。用特制的药水和植物制品修饰面部,达到真实且不容易被摸出来的效果。

因为只是在皮上面做了一层非常浅淡的伪装,因此格外轻便,适合没那么严苛的情况。不需要的时候可以等它慢慢脱落,或者用特制药水洗掉。

另一种则是骨相法。这种方法比前一种严苛许多,人皮面具就是其中一种。这种方法不仅对材料要求苛刻,制作过程也非常繁复。

要想做到以假乱真的程度,需要日积月累的经验。百年寿命的普通人要达到天衣无缝的程度,需要惊人的天赋。

张家人的藏面,也算这种易容手法的衍生。骨相法本质上就是由傩舞面具衍生而来,只不过多年以后,又被张家人追根溯源用在制作脏面上。

给田羹献易容的手法,就是皮相法。用特制药水洗掉之后,就可以恢复本来的面貌。

田羹献看着张海桐摊开的手心,那只手上分布着一些薄茧。像一只写字的手。这样一只手却能看出其中隐藏的、令人惊骇的力量感。每一处骨骼和筋脉都透露着奇妙的美感。

五根手指里,食指和中指的长度明显异于常人。

很少有人能长出这样一只手,这种手绝对不可能是天生的。不论是异常的手指,还是这只手的整体外形。无一例外不在诉说着年轻人身上的故事,连最细枝末节的地方都被训练的极为精密。

通过一只手,竟然能联想到这个人经历过多么长久的磨砺,才能有这样的手。你完全可以相信,在战斗中他身上的每一处地方都能发挥作用,只要他想,身体就是最锋利的武器。

那只陈旧的金属瓶躺在他手中,田羹献想都没想,立刻拿起那只瓶子转身就要冲回洗手间,将瓶子里的液体倒进盥洗池里。

就在他转身的瞬间,张海桐问:“你确定现在就要洗掉吗?”

他刚说完,张海侠不知何时出现在张海桐身后,端端正正坐在那里,刚好被门框框在中间。好像监狱外来探监的上位者。

张海侠和张海桐的感觉又截然不同。他坐在那里,明明还是之前那种稳重淡然的神情,眉目之间带着一些因为思考而沉淀下来的浅愁。如今看着,反而变成了似是而非的压迫。

他只是坐在那里,就仿佛已经笃定你是无处可逃的猎物。

田羹献听见他说:“如果现在就洗掉,那很遗憾。”

“你很快就会被送出去,彻底离开这里,并且失去所有记忆。没有人可以保证离开这里后,你会有什么样的未来。”

“不用猜测。因为离开这里后发生的事,并不是我们为了逼迫你主动做的。你拥有那样一张脸,一定要货比三家,我们其实也算不错的东家。”

张海侠的话并未说完,其中的意思就是:下一个接受你的人,未必比我们好说话。

田羹献握紧手心里的金属瓶,手背青筋暴起。不知道是不是最近一个月过得太舒心,他竟然久违的升起了逆反心理。

他这样的人是不配有逆反心理的。从小过得太差,只有抛弃不必要的东西才能获得活下去的机会。即便如此,他还是要死了。

现在这条命,说是捡来的也不为过。给他捡命的人什么也没干,他甚至不知道这些人到底要干什么。哪怕自己的脸被换了,也只是暂时的,甚至可以洗掉。

可田羹献还是不甘心,他心里有一股气,很想问为什么。

人过了一阵好日子,就会开始思考。一旦思考,就会生出不平。会想为什么我要这么做,难道我一定要这么做吗?

过往和当下碰撞,生出无数纠结,最后扭在心里,成了郁气。一旦如此,人就会愤怒的问:为什么?

凭什么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