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汤师爷的属性和在港岛的发展
但是肯定不能走汤师爷的路子了。
他这些年四处截胡他人的机缘,现在影响力已经覆盖了整个东南亚了。
要不是隐藏了不少产业,分散在潜龙城其他人的名下。
现在早就是货真价实的华人首富了。
尤其是在腾龙系多次截胡港岛李家的机缘时,更是商业敌人满地走了。
说起汤师爷,十年前潜龙城升级以后,才终于能看见他的属性面板了。
【姓名:汤百旺】
【身份:潜龙城总管】
【特性:过目不忘、触类旁通、易学易精】
【技能:武学(宗师级)、儒学(大师级)、经济学(大师级)、管理学(宗师级)……】
【属性:力量127,敏捷133,体质132,精神205(领地升级,全属性+20)】
【对领主加成:全属性+30】
直到那个时候,李青河才知道,这山君败在老汤手上那是一点都不亏。
别的人才出来的时候只有技能,他都有特性了!
而且这特性,看着一个比一个变态。
所以说,这李黄瓜斗不过老汤也是情有可原的。
67年双方大量抄底物业和地皮,那时候腾龙系的现金流就无比庞大了。
再加上背后还有个潜龙集团偷偷输送利益。
让腾龙集团打头阵出来得罪人……
当初为了把能圈的地都给圈上,不但动用了手头所有的现金。
老汤还卖脸从华润集团借贷了一笔高息贷款!
按照华润李经理的意思,利什么息啊,拿去用就是了……
老汤敬谢不敏!
手底下那么多厂子,都是下金蛋的母鸡……又不是还不起,欠不了那么大的人情!
所以,当初‘暴动’事件被抛出的地皮和物业,有一半进了李青河的口袋,另外一半被港岛其他家族分了。
前些年,老汤又出手直接拿下了黄埔船厂。
可以说是直接釜底抽薪,避免了将来要在汇丰当裁判的前提下,竞争‘和记黄埔’。
谁爱要谁要,最重要的地皮都归我了……
毕竟就算没有李青河的记忆作为支撑,就光靠着汤师爷的能力,应对这些事情都不在话下。
更何况现在这种情况。
两相印证之下,可以提前许多年做准备、布局。
当然,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也不是没有坏处。
那就是过于显眼了。
导致汤师爷现在不说被人拿放大镜看,但至少也是一举一动都被别人关注着。
好在,李青河在港岛也不是只有这么一条线。
还有颜月瑶的潜龙集团。
潜龙集团,名下三家实业公司都是港岛的最早一批的上市公司。
上市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扩大一下自己的影响力。
这些年一直在往高科技研究领域方面靠拢。
集团董事长颜月瑶真要是论名气,那可比汤师爷还大。
毕竟作为一个女人,能把事业做到今天这个地步,难度可想而知。
但是她的名气毕竟相对虚浮,知道的人多,但是没几个真的天天盯着她。
都是聊到的时候大家都知道,但是具体最近做了什么并不关心!
不像老汤,咳嗽一声,周围一圈公司都要感冒。
给宋雅办理入学这件事情非常的顺利。
港岛大学再怎么吹嘘,那也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产物。所以,只要有钱,就不愁不能上!
至于那些花了钱也没进得去的?
那只能说明你的钱还不够多!
1978年9月,在子女们进入大一下学期的时候,宋雅化名25岁的宋诗雅进入了港岛大学文学院学习。
好在时间也没有浪费,这几个月下来,宋雅的一口粤语说得那叫一个利索。
潜龙城过来的人中,除了老汤这个装逼贩子。
所有人都学了粤语。
他偏不,表示我就普通话,你想跟我谈生意?
那就得按照我的规矩来……
港岛的商人都是懂事的,至少都是把利益看得比面子重的商人是不在意的。
都是内地出来的,谁还不会说普通话了?
老汤已经可以放飞自我,为所欲为了。
但是宋雅可不行啊!为了不露馅。
李青河特意安排了一个专门的化妆师,给宋雅在两地设计了两套不同的妆容。
本来穿着就有着天壤之别,再画上明显风格迥异的妆造。
最后再配合着这个年代相机那感人的像素。
几乎不用担心这事能被人戳破。
再说了,谁会注意这么一个小人物呢?
就这样,宋诗雅作为颜月瑶的远房亲戚,顺利的进入了港岛大学学习。
每天夫妻俩早出晚归的,老李家也没人在意。
都是成年人了,还能弄丢了不成?
随着社会风气的进一步开放。
李来福和赵玉珍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乐子。
有事没事就在公园里跟一帮老头老太太们跳舞、下棋。还参加了夕阳红歌唱团。
李青河都在想着要不要给他们写一首小苹果让他们跳了!
不过想想刚从风暴年代走出来,还是不要干这种让人血压飙升的事情比较好。
“哎,青河,你说我给文学社投稿你看怎么样?”
李青河看着一脸跃跃欲试的宋雅,心里腹诽:你不是自己说不行才去上学的么?这才上了几个月?就又行了?
“好啊,你的实力我可是非常相信的,期待你一鸣惊人!”
想要混得开,漂亮话必须说得好。
不管心里怎么想的,嘴上只需要支持就够了。
再说了,还没投你怎么知道不行?
就算不行,那也有报社和杂志的编辑教她做人,你着什么急?
自从八月十一日,文汇报发表了《伤痕》以来,影响力与日俱增。
上个月更是开设了专栏评《伤痕》……
别人激动也就算了,毕竟确实在那个时代吃了不少苦。
这关你李太太什么事?
你也吃苦了?
不喜欢吃的东西你最多吃了点咸的……
好在李青河也只是心里想想,并不打算阻止她。
反正现在家里属于有钱有时间,找点事情做做也是好事。
想到就要做,宋雅开始在上课之余,构思起了自己的第一部‘鸿篇巨制’。
李青河也就是对于截胡他人的成就没多少想法。
否则,目前还没出来的那些文学巨作一部都跑不掉!
还是那句话,人生在世,无非名利二字!
他要是穿越过来就是现在这个时间段……那对不起,李·文学大师·青河,认识一下?
可惜,他已经过了那个需要找一个合法的途径进行原始资本积累的时代了。
这个时代的文学,其实就是一个人短暂的人生经历和感悟。
除非是天纵奇才,否则大多数是把自身的痛苦用文学的形式展现给别人看!
宋雅有痛苦可以展现的么?
……
所以,一直憋到年底,好不容易投出去一份稿件……
说实话,还不错,至少被人认可并且发表了,也得到了七八块钱的稿费。
毕竟宋雅是华国第一代的大学生,学的还是戏曲文学系!
文字功底还是有的,就是缺少了生活磨砺。
所以……反响平平。
只能说可以用来填补报纸角落的空缺,想要像《伤痕》那样引起全国范围内的讨论和争吵,那是想都别想。
这东西就跟高温补贴一样。
你享受了高温,可就不能再享受补贴了!
同样的,宋雅既然享受了平静而富足的生活,再有对苦难的感悟就过分了!
李青河虽然一直鼓励她继续投稿,不要放弃。
但是宋雅能明显捕捉到他潜藏的那一份幸灾乐祸。
好在她还有三个孩子支持她。
这三个,人均开挂……
他们决定了,既然自己没有故事,可以收集别人的故事!
正好,他们的同学,好多都是三十大几,经历了一整个下乡流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