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极速发展!
刘海中听到这,面色难看至极!
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走到这一步。
若是早知道刘光天的职位不降反升,
打死他都不会在这节骨眼上不跟他站同一战线啊!
可千金难买早知道啊!
真是悔不当初!
早知道那年刘光天刚毕业,就应该对他好的啊!
不!
应该从他一出生,就好好养着他!
哎!
这些年一直都有机会改善这段父子关系,
怪只怪自己不中用啊!
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院里众人议论纷纷,人人都在数落着他。
每一个声音都在这狠狠鞭策着刘海中的内心!
悔恨的泪珠情不自禁溢出眼角。
“光天、光福,非得这样吗?
就不能再给我跟你妈一次机会吗?”
刘光天沉默。
刘光福不耐烦道:
“甭废话了吧!
警员同志们都等着结案呢!
别浪费别人时间好吗?”
说着,刘光福看向刘光天道:
“二哥,请二嫂帮我写个断亲文书吧。
签了字好了结此事。”
刘光天点了点头,说道:
“你二嫂肯定已经开始写了,
你跟刘海中谈谈断亲条件吧。”
刘光福依言看向刘海中问道:
“说吧,你有什么条件?
我记得当初二哥断亲,
你们要了二哥480块钱养小金,
你们打算跟我要多少养小金?”
刘海中咬牙想了想,说道:
“那你跟你二哥一样,也给480块钱的养小金算了吧。
不过爸也不为难你,这钱等你工作了之后再慢慢还给爸也不迟。
还有,你二哥刚才也说了,你得保证我跟你妈晚年不缺钱花。
不然,我跟你妈今天无论如何也不会签断亲文书的!
总不能让我跟你妈养活你们一场,到最后落个人财两空吧?”
刘光天听到这心底拔凉拔凉的!
刘海中小脑缺根筋,压根也不知道何为人情味,
自然是更不会知道什么是情亲!
见刘光福一副憋屈模样,还想讨价还价,刘光天拍了拍他肩膀道:
“就这样吧!
这480块钱的养小金,待会儿二哥先替你给了。
今天你就把这事办得干干净净的,
省得后面无限扯皮,影响你的学业。”
刘光福自然是言听计从。
这时,周傲晴把准备好的断亲文书拿了过来。
她是街道办主任,由她起草,自然没什么问题。
接着,在大院里这么多群众注视下,
在几个警员共同注视下,
刘海中两口子跟刘光福一起签了字。
接着,刘光天让周傲晴回家数了480块钱出来,
非常干脆地交给了刘海中。
至此,刘光福跟刘海中一家彻底没了关系。
……
第二天一早,
轧钢厂对杨厂长被抓的情况进行了全厂通报。
同时对刘光天升任厂长的通知,进行了全厂广播。
刘光天没让高层失望。
上任厂长之后,迅速稳住局面。
极短的时间内便消除了杨厂长被抓带来的负面影响。
稳住局面之后,刘光天便联合师父张有才对保卫科进行了一次大改革!
保卫科一下子清除出去一半人员。
空出来的位置,让岳父安排信得过的即将退伍的老兵转业过来。
攘外必先安内!
有这样的班底,几年后大潮来临也可安枕无忧!
保卫科的事情安排妥当之后,
刘光天便开始着手安排跟半导体研究所的联合项目。
在研究所、轧钢厂和家电厂同时建立几个联合实验室。
小半年的时间,转瞬即逝。
几个联合实验室建成,刘光天也基本上摸清了轧钢厂的产业模式,以及上下游产业。
为了更好地配合半导体研究所的工作,
刘光天对轧钢厂产业进行了小范围调整。
与此同时,以轧钢厂名义,
要求上下游相关产业配合进行调整。
这年头大家集体意识比后世可强太多了!
非常适合集中力量办大事。
如今刘光天手握重权,做这些产业调整简直再简单不过!
而且知情人士现在可都知道,
国家对刘光天搞的这些联合实验室非常看重!
就连伍相都已暗访过红星轧钢厂好几次了!
而且每次都是笑着离开的!
谁敢不配合刘光天工作?
在刘光天提出的先进理念帮助下,
半导体研究所的工作很快有了重大突破。
新一代计算机很快投入使用。
得益于此,钱老的工作进程大大推进了一波!
整个华夏人民也因此更早地直起了腰杆!
举国欢腾!
这段时间里,杨厂长和商务部杨主任接受了严格审查。
在国家机器面前,任何劣迹皆是无所遁形!
杨为民和杨厂长的私生子身份很快被揭露。
而杨家祖上出过翻译官的实情也被切实查了出来。
替他们捂盖子的范首长,自然受到了牵连。
在周守仁多次汇报之下,范首长最终倒了台,被调去了南方。
而国计委的吴主任吴家梁则更惨!
通过刘光天提供的帮助聋老太太伪造五保户的线索,
很快就查出他跟部队里某些基层领导之间存在不正当交易。
深挖之后,发现他的手不但伸到了部队,跟司法行政机关一些人都有往来!
易中海、阎埠贵、刘光齐等人狱中立功表现和减刑,都有弄虚作假的成分!
犯罪情节相当严重。
证据确凿的情况下,从快从严处理,
没几天就直接拉去打了靶子。
至于易中海、阎埠贵、刘光齐等人,因为明知道有内应,却隐瞒不报,罪加一等!
不但减刑全无,全都重罚重判,十年起步!
刘光福已经考入了清北,学的是集成电路方面的专业。
这些事情,周傲晴只是在刘光天空闲时,给他汇报一下。
他现在可是大忙人!
学校、研究所、几个工厂,没日没夜的跑。
好在他每晚依然精力充沛,可以轻松对付她们姐妹几人。
要不然,周傲晴真怕他累着,让他辞去点工作。
时间在忙忙碌碌悄然而逝。
转眼进入了66年。
形势急转直下,大潮起。
好在刘光天早有应对。
半导体所那边的实验室全都搬到了轧钢厂内部的联合实验室。
所有院士也全都搬到轧钢厂来生活、上班。
要是一般人给他们这么安排,这些院士真不一定愿意过来。
但是,刘光天承诺亲自给他们下厨。
而且保证一定给他们一个安静的研究环境!
刘光天说到做到!
每天都亲自下厨给几个院士亲自下厨开小灶。
另外,他还自荐当了革委会主任。
在保卫科全力支持下,领导全厂数万名工人,
把张钢厂内部治理得宛如诺亚方舟!
任尔东南西北风,我自巍然不动!
也正因为有这样的良好环境,
在大潮中吸引了更多有志之士加入,
这极大地提高了产品走出实验室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