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真假投效

上一世的何雨萍也没有熬到最后,具体发生了什么,夏明月也不清楚,她只知道何夫人过世后没多久,她就死了,好像是在往来南疆给刚刚重建的李家军送粮草的时候被路上的山匪所杀。

也说不定这只是一个借口,毕竟私底下干脏活儿的仇家也多,谁知道会发生什么。

想到何雨萍最后的下场,夏明月心里的嫉恨缓和了一些,点了下头:

“我不是那等不顾大局、不识大体的人,以后会安排他们来见你的。可你有什么事也不能瞒着我,你跟我说了,我也好跟外祖父讨人情。我父亲那儿虽说是退出了,可他也不会完全不管我这个女儿的。”

“好,以后我都不瞒你。你我夫妻一体,纵使没有了夫妻之实,也还是要守望相助的。”

李玦没再说什么,眼看着夏明月用帕子掩着鼻子就那么走了,他反而舒坦了些。

说起来,他还得感谢楚霆孝对他一直不够重视,只让夏庸管着他的事,也得感谢嫁过来的是夏明月,不然现在他一定已经被楚霆孝看得死死的了。

其实在如何看待夏明月这事儿上很多人都被假象蒙蔽了,这件事的根源还是楚氏和夏庸的报喜不报忧。

以前他们为了给夏明月打造一个良好的形象,不仅对外从不说夏明月的不好,给她打造名声,就算是对自己人,也从不说她具体哪里不好。偶尔说几句“这孩子调皮、毛毛躁躁”的话,楚霆孝还以为那是楚氏和夏庸自谦的说辞呢。

包括现在,楚霆孝也只是知道那把宝刀的事跟夏明月有点关系,却根本不知道这件事大部分都是夏明月的错。

本来么,一个正常人知道自家府库的账面上只剩下两千多两银子了,发现自己的夫君还送了两件价值连城的宝物给别人,都应该会想一想这当中是不是有别的用意吧?

可夏明月不是正常人,在这两样东西是被她最不喜欢的长姐亲手送回来的情况下,她都没有多想,甚至连问都没问他一句……

要是楚霆孝知道夏明月是这么一个混不吝还自诩手段高明的人,一定早就另外派人盯着他了。

还好楚霆孝还没意识到这点,而且他毕竟只是夏明月的外祖父,就这么的往外孙女婿府里派人也不好看,因此现在还有一个乔嬷嬷在府里而已。

夏明月是几乎不管事儿的,乔嬷嬷忙着料理府中大小事务,忙得脚不沾地,在李玦这边安排了服侍的人之后便也没再多管什么。何况,那日楚氏过来,也答应过让李玦自己处理外面的事。

于是,李玦很快就见到了孙允斌和何雨萍,先进来的是孙允斌。

李玦先前因为夏明月看上了孙允斌心里多少有些忌讳,现如今他都成这样了,反而没有多余的精力去计较这些了。

像孙允斌这样的池中蛟,别管什么原因,哪天得了机会一飞冲天了,他就得走,他们是留不住的。若是他真会因为夏明月而留下来,哪怕只是多留几年,他都不好说什么了。

不过看到孙允斌刚才尴尬的脸色,他也能猜想到刚才发生了事:“允弟,你受委屈了。原先我招揽你入府,是想给你一个机会,让你历练之后,跟我一起着手重建李家军。”

“如今我袭爵了,却变成了这副模样,你还死心塌地地跟着我,我不知何以为谢。允弟,你若是有更好的前程,不如就去吧,我不会怪你,世人也不会……”

“侯爷何出此言?您对我有知遇之恩,想想当日我初来元京,寻不到孙家族人,举目无亲,多亏侯爷您收留,又让有幸进钩翊侯府走了一遭,长了见识,我也不会有现在的前程。”

孙允斌赶忙止住了李玦的话,态度诚恳地表着忠心,实际上在他心里面此刻正打着十二分的精神等着看李玦是不是真正信任他了。

他已经投效了华靖离,甚至还通过华靖离成为了东宫舍人,虽然表面上他只是自己通过了征兆,跟华靖离没有关系,但其实若没有华靖离,谢维不会一开始就对他委以重任。

他现在不仅替谢维负责南疆的消息和与中原相接的那几个寨子的民情,还为华靖离着手刺探南疆最大的藩王常王的消息,还有那暗中的海贸他也开始试着插手了……

可这一切背后的意味再好,都有一个前提就是,他们得先稳住李玦,至少在找到另一半坐标之前,

“侯爷,我知道您在如今这般境遇中一定很不好受,您本是天之骄子、潜龙在渊,却突然遭此变故。可您本就出身累世公卿、贵胄之家,本就不用凡事亲力亲为,您如今大可运筹帷幄。”

“其他事就由我和您的心腹之人去办,南疆那边还有许多老端侯的旧部,只要我们重新联系上他们,办法总会有的。就像那些铰链和探海之物,只要您发话,我这就去筹集精钢、精铁,募集工匠,重新打造。”

李玦很满意孙允斌这言之有物的办事态度,显然不是敷衍他的,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夏明月这人想一出是一出,他们没有太多时间相互试探,说不准一会儿就要来人赶人出去,李玦只能快刀斩乱麻地道:

“你的想法是好的,只是那些东西你并不熟悉,还是交给原先负责的人重新打造比较好。你放心,查到的那个‘渔村’并不是全部,暗中的人还在。”

“我要你做的是另一件事,这件事眼下只有我和我母亲两个人知道……允弟,我想把他交托给你,若是事成,你放心,我绝不会亏待了你。”

孙允斌心有所感,但还是稳住了自己,深谋远虑地道:“侯爷您要办什么大事的话,最近恐怕不是时机。太子殿下自从从南疆回来,就很是意犹未尽,他近来总是问我寨民和山林地的事,只怕是还想再去一次。”

“这时候您这儿要是有大动作,我就怕引起了殿下的注意,坏了您和端侯府的事。还有楚相那边,您既然托我去办,而没有通过夫人知会楚相,想必这当中是有难处的,万一让楚相知道了,我死不足惜,就怕之后一段日子,就暂时没人能给您做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