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0章一幅残画
第730章一幅残画
古董店里。
萧然正在查看陈列在各个博物架上的所谓古董艺术品,一副饶有兴致的模样,表现的颇为专注。
这里陈列的所谓古董艺术品,既有日本古玩,也有华夏古董艺术品,以及少量西方古董艺术品。
当然,还有不少现代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以及二手奢侈品等等。
萧然重点关注的对象,自然是华夏古董艺术品,以及西方古董艺术品。
对于数量最多的日本古玩,他却没有什么兴趣。
追根溯源,日本文化源于辉煌灿烂的华夏古代文化。
但日本文化的路走歪了,处处透着一股小国寡民的邪性,小家子气十足。
承载日本文化的这些日本古玩,也是一样的德行!
就萧然而言,他打心眼里瞧不上歪门邪道的日本古玩。
除了日本古玩,韩国古玩也一样,而且路子更邪!
就在萧然查看陈列在博物架的货物时,三浦光南和几名店员站在会客区,一个个瞪大了双眼,紧盯着他。
与此同时,这些也在低声议论着。
“看来传言一点没错,肖恩这个家伙的眼光非常犀利,他关注的宝贝,全都是真品”
“摆在博物架上的那些高仿和假货,全都被他忽略了!”
一名店员低声说道。
话音未落,另一名店员立刻点了点头。
“没错,肖恩这个家伙绝对是个罕见的高手”
“咱们今天可得小心了,千万别被这个家伙捡个大漏!”
站在他们前面的三浦光南,并没有说话,却满眼担忧之色。
这几名店员议论时,说的自然是日语。
他们以为,萧然根本听不懂日语,所以并没有太过小心。
但他们哪里知道,站在萧然左右两边的徐琳和王珏,却精通日语。
利用口罩的掩护,两位美女把听到的每一句日语,都低声翻译了出来。
萧然却不动声色,好像什么也没听到一般。
说话间,他已来到一个画缸前。
这是一个中型的青花画缸,里面放着一些华夏书画卷轴,尺幅有大有小,保存状况不一。
有的卷轴已通体杏黄,边缘甚至有些溃烂,看上去很有年代感!
还有一些卷轴的保存情况却要好很多,装裱看上去不是很老,看着像是近现代的东西。
萧然先是扫视了一下画缸里的情况,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一副手套,戴在了手上。
紧接着,他探手进入画缸,从中取出了一个尺幅中等的卷轴。
这个书画卷轴的保存情况不是很好,看上去颇有点沧桑,但好在没有破损之处。
拿起这幅卷轴后,萧然先查看了一下外观。
或许是因为年代久远的关系,这个卷轴的两个轴头,都有些发糟,好在没烂。
仅从外面来看,卷轴装裱工艺一般。
更重要的是,这幅卷轴的装裱工艺,居然是日式装裱。
但这幅卷轴上的标签,却用中文和日文明白无误地写着,《渔樵问对图》
也就是说,这是一幅纸本设色的华夏画。
这样一幅经典题材的华夏书画作品,跟日式装裱放在一起,顿时就给人一种不伦不类的感觉,非常怪诞!
看到这里,萧然眼中不禁闪过一丝心痛之色,却稍纵即逝。
下一刻,他拿着这幅卷轴,走到旁白的一张书案前,将其放在了书案上。
紧接着,他轻轻拉开绑着卷轴的缎带,缓缓将其一点点展开,故作认真地查看起来。
正如标签上的那几个汉字,这是一幅《渔樵问对图》。
画中一位老渔翁泛舟江上,正在江中垂钓,怡然自得。
此时,一位樵夫挑着一担柴从山上下来,在江边的一块礁石上坐下,准备歇歇脚。
看到在江中垂钓的老渔翁,两人于是聊了起来。
两位老者一问一答,通过一些非常简单的对话,来消解古今兴亡等厚重的话题。
画中的两位老人非常传神、生动,栩栩如生,风景优美,颇有种世外桃源的感觉!
在画作的右上角,龙飞凤舞地写着一首五言绝句。
那正是明朝诗人张宁的《渔樵图》
“风静烟涛息,云深石径长”
“江山一日活,城市几回忙”
在这首五言绝句的尾端,是一方模糊的钤印,已看不清上面的文字。
除了这枚不知出处的红色钤印,在这幅卷轴上,再也看不到任何一个钤印,也没有任何多余的题跋!
这在一幅华夏古画之上,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情况。
更何况这幅画作还非常出色,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和收藏家们,怎么舍得放过在上面留下个人印记的机会!
比如那位大名鼎鼎的盖章狂魔,乾隆皇帝!
跟他有同样嗜好的文人墨客,在华夏古代多如过江之鲫,数都数不过来!
或许是因为年代久远,历经沧桑。
这幅卷轴的表面已满篇杏黄色,斑斑点点,但好在不影响欣赏。
萧然故作认真地欣赏了一会这幅画作,接着沉吟思考片刻,这才转头看向三浦光南,好奇地问道:
“三浦老板,这幅《渔樵问对图》是怎么个情况?能介绍一下吗?”
“我没看错的话,这幅画作应该是一幅残画,原来写着题跋和盖着钤印的部分,已消失不见”
“幸运的是,画作主体部分却保留了下来,但已无法确认作者是谁”
“还有一点就是,画作外面的日式装裱是怎么回事?这显然是二次装裱”
“从这种装裱技术,以及使用的廉价材料,基本可以确定,这应该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在日本装裱的”
“啊!”
包括三浦光南在内的几个日本人,齐齐惊呼了起来。
无一例外,这些家伙都被萧然的这番话给吓了一大跳。
他连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的日式装裱都能看出来?真的假的?这怎么可能?未免也太神奇了!
一番震撼过后,三浦光南连忙走上前来,然后钦佩万分地鞠了一个躬。
“肖恩先生,你的眼光真是太犀利了,令人钦佩!”
“没想到你连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的日式装裱技术都很了解,简直不可思议!”
萧然轻声笑了笑,随即解释了两句。
“其实也没什么,使用这种装裱技术的画作,我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看到过几幅!”
“正因为如此,我才认出这种日式装裱技术”
“原来如此,这还是非常令人钦佩的”
三浦光南恍然道,随即开始介绍这幅卷轴的情况。
“肖恩先生,这幅来自华夏的画作,应该是一幅古画没错,它是老的!”
“但它具体有多老,是古代哪位画家的作品,我却不知道!”
“一年半以前,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妇人拿着这幅画作来我店里,准备出售这幅画作”
“我看这幅画作虽然不完整,但品质不错,于是就收了进来”
“据那位老妇人介绍,这幅画作是其父辈传下来的,但她父亲很早就去世了,并没有说明这幅画作的来历”
“在二战后期的东京大轰炸中,存放这幅画作的房间被美军炸毁,事后清理垃圾时,只找回部分残画!”
“被烧掉的部分,正是写着题跋和盖着钤印的部分,画作主体侥幸保留了下来”
“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初,那位老妇人的父亲才重新装裱这幅画作,就成了现在看到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