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电力
宋阳正暗自思忖着,常二彪却在一旁催促道:“走嘛,痛快点,喝一杯,真不会乱来,你还不信嗦?多个朋友总比多个仇人强嘛,给我个尽地主之谊的机会噻。”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再拒绝似乎就显得自己胆小怕事了。
宋阳看着他们两人说道:“喝点倒是可以,不过,不会打扰你们两口子吧?”
“打扰啥子哦,等会儿我还有两个兄弟伙也要过来,就是你之前揍过的那两个。有你在,肯定能给他们两个家伙一个惊喜……我是真的想跟你交个朋友!”
都要来啊,那更不能退缩了。
宋阳当即点头:“走就走,正好,来这儿这么久,还没下过馆子,这次就沾你的光了。”
于是,三人一前一后朝着饭馆走去,到了店里,选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
店家手脚麻利,很快就送来了热茶,给三人一一倒上,然后询问几位用餐,想吃些什么。
常二彪看样子是这家店的常客,不假思索地就点了几样招牌菜,还特意要了两瓶江口醇。
这江口醇可是巴中的百年老窖,妥妥的好酒,看得出常二彪把这事儿弄得还挺隆重。
没过多久,另外两人也结伴而来。刚一看到宋阳在座,两人脸上顿时露出惊悸之色。
看着两人的反应,常二彪立刻拍着巴掌笑了起来:“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惊吓还差不多……你们这是搞啥子名堂,先说好了哈,不准动手打架!”
其中一个青年愣愣地看着宋阳,那模样,仿佛宋阳下一秒就会突然动手打人。
“打个屁,我们三个加起来都不是他的对手,难道你们还想再疼上十天半个月啊。吃了这顿饭,咱们就算和好了,赶紧坐下,菜马上就上桌了。”
常二彪不屑地嗤笑一声,指着两人向宋阳介绍道:“这个叫常飞,他爸在房管所上班,这个叫杜豪,他家父母都在税务局工作。”
两人这才拉过椅子坐下,目光在宋阳和常二彪之间来回游移。
宋阳不禁暗自感叹,在这小小的县城,能有这样的家庭背景,确实算得上有头有脸的人物了。
见三人都没有动手的意思,他也渐渐放松了一些。
酒菜很快就端上了桌,宋阳有意控制着自己的酒量,与三人边吃边聊。
他们三人讲了讲回县城后的经历,也问了问山里的情况,更多的则是对宋阳过往经历充满好奇,不断打听。
一番交谈下来,宋阳明显感觉,这三人对自己的底细似乎做过一番仔细打探,不然不会对自己的那些事儿了如指掌。
不过想到常二彪在派出所工作,能知晓这些事,他倒也不觉得意外。
毕竟桃园镇上那两个公安特派员,都是这里的一份子,有什么风吹草动,总是要向上汇报的。
而且听说桃园镇上的派出所正在建设,估计用不了多久,就将结束只有两个公安特派员的历史。
这顿饭吃得倒也算和谐。尽管宋阳知道常飞的父亲在住建局工作,但他并没有贸然询问下河街那些住房的事情。
毕竟是敌是友,还需要时间来考验,他可不会仅凭这表面上的友好,就把他们当成朋友。
一顿饭接近尾声,宋阳以要抓紧时间回去学习维修知识为由,没有过多停留,径直返回了县城外冯学文的老宅。
休息日,冯安的生意格外好,老顾客们纷纷上门,冯学文也在一旁帮忙打下手。
宋阳从山里带来的那些东西很受欢迎,消息一传开,客人比以往更多了。
宋阳回来的时候,已经有客人在就餐了。
原本他还想搭把手,却被冯学文以看书要紧为由,打发到属于冯启亮的房间去看书。
其实对于汽车维修知识,宋阳主要是为了应付考试。
他心里清楚,等以后允许买车了,汽车行业的发展变化会日新月异。
要不了几年,现在学的很多东西可能就派不上用场了。
就拿现在常见的老解放汽车来说,到了九十年代,很快就会被东风尖头的140- 2所取代,而且新款车冬天都有暖风。
再往后,车辆技术会越来越先进,路面状况也会越来越好,驾校、修理处也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他学车也不完全是为了跑运输谋生,只是当下为了通过考试,不得不学。
话说回来,若是自己家用的车子,又是在山村里,把技术学得扎实些,遇到一些小问题自己就能处理,也省得四处求人,确实方便许多。
县城里的条件就是好,屋里通了电,虽说灯光不是很亮,但看书还是勉强可以的。
宋阳不禁想着,等山里的水坝建好了,石河子村也该通电了。
然而一想到山里的电力情况,他又不禁有些沮丧,发现自己高兴得太早了。
在他的记忆中,山里的通电情况可不像县城这般理想。
山村虽然通电不算太晚,但一直都是由水坝上的小水电站供电,属于小水电自供自管区域。
村里用电常常不稳定,线路老化严重,电价还高得离谱。
尤其是到了晚上用电高峰期,隔三岔五就会停电。
即便有电,那灯光也昏暗得像烧红的碳核,有时候甚至得在灯泡
非得等到夜深人静,大家都睡了,电灯才会稍微亮堂一些。
有了电,似乎也没好到哪儿去。还不如拿出那种
但大部分人家都舍不得用,一般只有来客人的时候才会拿出来。
因为用电情况不佳,山里人还编了个顺口溜:“水坝水电站,水大不发电,水小冲不转,不大不小皮带又爱断……”
想到这些,宋阳心里对县城的生活着实有些羡慕。
但他也明白,山里才是自己的根,真要到了县城,也不见得能比在山里过得舒坦,于是便把这份羡慕藏在了心底。
转念一想,石河子村的河流流量不小,就连盘龙湾那条改道的小河也具备发电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