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要换换血了
随着方茜肚子越来越大,徐家的厂子在她的管理下也逐渐平顺,虽然也会有合作方拖欠货款的事发生,但拖欠时间都不久,方茜对付厂子里的事也更游刃有余了。¢d·a¨n_g′y`u′e`d?u`._c¢o¢m′
眼看着又要过年了,厂子虽然平稳运行,但方茜的心情却越发焦躁。
她肚子里的孩子马上就要降世了,方茜对儿子有执念,这不仅是因为徐家喜欢儿子,也是因为方茜的外婆想让她生个儿子。
只有老一辈自己经历过生孩子的痛苦,才明白生儿子的重要性。
在当代社会,第一胎是儿子,就不用再生第二胎了。
方茜的外婆不想她那么辛苦,也在为方茜祈祷肚子里的孩子是个男孩子。
方茜自从怀孕以来,不管是肚子的形态,还是吃东西的喜好,都像极了怀的是个男孩子。
连王慧芬都一口咬定方茜怀的肯定是她的小孙子,趁着商场打折,带着心心去购物,给心心买了粉色的外套,还给方茜买了好多蓝色的小衣服。
王慧芬还让心心贴着方茜的肚子听,让心心说方茜肚子里的是小弟弟还是小妹妹,可心心发育得比同龄人晚,她己经快一岁了,“爸爸”、“妈妈”、“奶奶”都说不利索,更别提清晰表达弟弟还是妹妹了。¤3?8#看_~书@网@ ?.更<新t/?最?o快)
不过王慧芬总能让心心顺着她的话发音,当心心发出“弟弟”相同的音节时,王慧芬总是很开心。
方茜的预产期正好在过年期间,所以她做主,今年比往常更早,就让厂子里上上下下都放假了,而且还给大家都加了两千块钱红包。
此举顿时俘获了厂里所有员工的欢心,他们都开始念着小老板娘对员工好。
这事方茜试探过徐为龙的意思,也和徐毅简单提了一嘴,他们觉得可行,厂里人也不多,所以奖金拢共加起来,也费不了多少钱,但能讨个厂里人的好。
眼见着心心过了周岁,自己未来孙子也快出世了,徐为龙也完全没阻拦方茜。
以往涉及钱相关的,都要王慧芬点头,王慧芬算得精,她知道厂里大多是裙带关系,这钱发不发,他们都会留下来,所以该多少就多少,己经好多年没有给员工加工资了。
方茜故意没和王慧芬说起这事,王慧芬也是后来才知道的,她最开始的反应,肯定是生气的。-我!的\书,城? -更,新_最,快_
给全厂子的员工多发两千红包,这事在她看来是顶顶大的事了!
可后来徐为龙说他知道,徐毅也说知道,而且他们说这大半年的,厂里没出什么大问题,还因为方茜的缘故,让邵晶父亲给了笔大单子,所以厂里的净利润比往年还要高。
有生意,厂里的人也辛苦,过年了犒劳一下也不是什么大事,就当提前为方茜肚子里的孩子出世当积福了。
这一劝二说的,王慧芬才罢休了,她不得不承认,厂里的风向一点点开始变了,这也让她下定决心,等年后,哪怕她再不想去,也一定得去厂里坐镇了。
方茜也是担心这点,她在肚子一天天大起来的时候,便着手安排摸了一下厂里员工的底,那些和王慧芬有首接的或者拐着弯儿有点关系的,她就只是找人聊聊天,而厂里那些正儿八经招聘来的人,方茜是重点个个面谈过来了。
像徐家这样的厂子里,最畸形的一点是靠关系进来的人,学历都只有大专,有些甚至更差,但他们的工资,比社会招聘的正经大学生的都要高一些,而且也因为有关系,那些关系户的活也比社招的大学生少上不少。
所以徐家的厂子压根留不住大学生,同样的岗位,活多钱少,谁能待得下去?
久而久之,厂子里沾亲带故的关系户越来越多,做事效率是越来越慢。
王慧芬知道现在社会上大学生一抓一把,而且便宜,所以她也不介意那些社招的大学生离职。
走一个,她再招一个就完事了,那些没过完年就走的,还省了她的年终红包。
这情形,像极了劣币驱逐良币,这情形存在徐家己经很久了,像一棵大树,从树干出现问题,虽然现在叶子还没掉光,但也己经出现病态了。
厂里的员工资质一般,决策层也不与时俱进,原本徐家的厂子和邵家是同期注册的,可慢慢地,徐家的厂子就落在邵家后头一大截了。
为此,方茜经常在邵晶老公林荫不在的时候,去她家请教。
此举是麻烦,可没办法,谁让当时方茜装坏人去邵晶那闹,这才让邵晶在不影响夫妻感情的前提下,顺利和公婆划清界限。
虽然邵晶之前对父亲的厂子接触得很少,但她父亲身体不适后,厂里的事她拿决策得多。
邵晶脑子聪明,出国留学回来在外企做了多年,厂里的管理事宜接管后也迅速上手了,看待问题也经常一针见血,方茜烦恼的事儿经过邵晶的分析,也能明朗一些。
像徐家厂子目前的状况,最重要的是赶紧把厂里的人员换换血,把一潭死水搅动一下,让水能流动起来,换走几个关系户,在重
要的岗位上匹配上更有能力的人。
可方茜知道,此举没有那么容易。
除非她真正掌权,不然轻易动不了关系人。
不然她一动,对方就告到王慧芬那里去了。
目前方茜在厂里的根基还不稳,还不能轻易地换掉所有的关系户,她只能徐徐图之。
方茜打算等自己生完孩子有状态了以后,回归厂里把最创收的客户维护这块牢牢抓在手里,不仅能给厂里带来收益,更能在厂里有绝对的话语权。
可现在,方茜没办法大动干戈,不能大张旗鼓地为厂里换上一批新鲜力量,只得在原有的布局里做文章。
她在待产之前,不仅把厂里的人员结构摸了个底,还给那些社招的人,根据每人的个性给他们安排了不同的活和画了不同的饼。
有些是职业前景,有些则更首接,和工资挂钩。
方茜想着,等到她生完孩子再回厂里的时候,那些社招生应该会给她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